謝燕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快速發展,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也應有新的提升,教師應將高一到高三的課程進行整體性的規劃,提高語文教學系統的統一性,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地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主要研究如何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和諧關系,以推動語文教學更好地開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和諧關系;整體教學
高中語文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整合高中語文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怎樣構建語文教學的和諧關系是教師的研究重點,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語文知識進行統一,方便學生系統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語文成績。
一、打好語文基礎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基礎知識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只有扎實掌握基礎知識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前應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語文學科的文字性知識較多,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感到枯燥,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應在教學前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通過文言文、現代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舉辦詩歌大賽、閱讀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學生在參加活動過程中自信心會得到提升,學習興趣會被激發,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2.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進步,通常高中的學習壓力都較大,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會使自己更加疲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朗讀課文時應做到邊朗讀邊理解;在寫作文時應將意思表達清楚,并做到文字干凈工整,平時應該多讀書,積累名言名句以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力,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也能夠更加輕松容易。
3.加強基礎練習
在高考中很多題型都來自語文的基礎題,例如文言文解析、成語、標音等,教師在后期教學時往往容易忽視語文基礎。在高一階段,教師應利用早自習時間對學生的閱讀、成語進行訓練,并定時小考,為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使學生在牢固的基礎知識前提下進行學習,對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二、階段性培養
1.注重學生的想法
學生在高二期間無論是成績還是思想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觀察學生的想法,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重視語文的學習。
2.板塊培養
在高二階段,教師主要講解必修和選修的課程,在教學時,應采用板塊練習,每到一個階段就對學生進行相關能力的培養,例如,講《史記》時要對學生進行理解、閱讀、斷句的訓練,在學生掌握知識后,挑選合適的試卷鞏固復習,再對相應知識進行鞏固。
3.試題訓練
高二是學習語文最重要的一年,重點和難點知識都會安排在高二,因此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是很大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可以在每節課講完后,對學生進行隨堂訓練,將講過的知識總結整理出來,在課上最后的幾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并選擇近幾年高考中典型的試題給學生,使學生適應高考題型的難度和問題方式,為高考提前做準備。
三、鞏固與復習
1.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
教師在教學中,應將繁瑣的知識總結出來,定期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點,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找出解決方法。教師應將學生平時在練習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總結出來,并集中在一張試卷上,定期為學生鞏固,學生在做題時就會對錯題產生深厚的印象。在高二學習中,學生對語文的基礎知識有了深層的了解,經過反復的練習、消化,語文成績就會提高。
2.回歸課本
語文知識無論再怎么延伸及創新都離不開課本。在高三復習階段教師應將學生帶到課本知識中,整合高一和高二的課程,并重新溫習基礎知識,包括對文言文的背誦和理解,對錯字的認知等。教師應將學生帶入教材中,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再帶出教材,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包括閱讀欣賞、作文創新等,每天為學生安排一篇課外文進行閱讀,并寫出讀后感,在高三一年中,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作文基礎會得到提高。教師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采納完成高考前第一階段的復習目標。
3.提升學生全方面的能力
在高三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應放在高考上,因此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生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分析能力等,在經過基礎知識、板塊練習、習題復習后,學生的語文成績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教師也能夠清楚地看到學生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師進行分層教學。
4.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性
教師在教學中,應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將知識串聯起來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高語文知識的整體性,并將知識由淺入深地交給學生,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容易很多。教師還應提高自身知識的儲備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教師,能夠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盡量不要安排學生在課下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中語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教師在教學時,應將知識點總結出來,并由淺入深地教學,從基礎知識到課外延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應該了解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目標,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復習進度,并安排給學生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總之,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提高語文知識的系統性,為高考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章萍.高中語文模塊整體教學的實踐研究[J].天津教育,2017(10):35-36.
[2]向選軍.論高中語文整體化教學策略[J].中學語文,2013(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