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德
各位代表、同志們: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征程,提出了要“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建材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和制品工業,經過幾十年來的努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目前傳統建材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以增量為主的發展方式和雷同技術復制的方式已經一去不復返,當下去產能、補短板、發展綠色建材是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行業主旋律。轉型的主要支撐是由傳統產業為主體向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由建材制造業向建材服務業延伸,推進綠色發展,實現由高速中低檔為主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轉折。處在轉型中的建材工業總體上講矛盾交叉,困難重重,目前三大主要矛盾是實現轉型的焦點,即去產能、補短板、綠色發展是諸矛盾的焦點的焦點。在三大矛盾中發展新興建材是化解和解決三大矛盾的關鍵點。因為傳統建材化解產能嚴重過剩不僅要淘汰落后產能,而且必須有一批傳統建材產業通過創新提升、改變功能性能轉變為新興產業;新興產業自身的發展快慢、占比多少,將決定整個建材行業結構調整優化與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建材行業綠色發展,不僅要通過現有的產業節能減排達標來實現,更要以增加建材新興產業的比重,調整與減少耗能產品,實現大幅度地減排。總之,建材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高科技的、附加值高的、功能強性能好的綠色環保的新興建材作為主要支撐之一。由此,發展新興產業就成為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的核心和主角。發展建材新興產業客觀上這么重要,這么緊迫,但是其發展的條件、政策與緊迫的需要不匹配,發展的模式和組織方式與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適應;必須與其匹配的技術研發、標準制訂、產品應用系統與其不配套。由此,導致了從認識上都說重要,但在實際發展中很多工作相互脫節造成步履艱難。對于這么一個非常現實又非常重要的突出問題,如果無動于衷,任其發展,就是放棄歷史使命,整個建材工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就會推遲,最終就會大大增加結構調整與轉型的成本。為此,很有必要重新認識,做出新的發展部署。這次會議以十九大確立的新征程為鞭策,目的是以問題為導向,分析原因與根由,尋找新的發展領域,創新新的發展模式,提出新的發展目標,用市場經濟的機制構建新的開發系統和與其匹配的配套系統,形成新的發展格局,為建材行業可持續發展增添新的里程碑。
下面我講四個問題:
一、拓展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
(一)拓展建材新興產業是建材行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折支撐和重要載體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國建材行業經過幾代建材人的艱苦奮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主要產業的技術裝備、品種質量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部分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就其產業結構來看,傳統的建材占到80%以上,建材新興產業只占到14%。全球工業技術革命和進步的追求目標是高科技經濟,以科技創新為驅動,集技術、信息、智能化為一體,創造出少用資源、能源、勞動力,低排放、綠色可循環的科技含量高、功能性能好、附加值高、融合性強、組合便利,有利于人類健康的高質量產品,這是現代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追求的共同目標。建材新興產業完全符合和具有現代技術進步和經濟追求目標的特征。由此,加快與拓展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是時代進步賦予我們的使命,這個使命是由建材行業產業產品結構極不合理和新興建材產業自身的功能、特征與作用所決定的。其中尤其是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由于其優異的性能與多功能具有跨界的特征而用途越來越廣,具有巨大的技術進步空間和發展空間,正在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建設各個領域。先進玻璃基材料、先進陶瓷基材料、高性能碳纖維、人工晶體材料、石墨烯等分別用于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進軌道交通、新能源、新型汽車等重要戰略領域。毫不夸張地講,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先進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將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等將高性能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超薄液晶玻璃基板、高性能陶瓷材料、人工晶體、大型風電葉片、石墨烯、新型電池材料等列進其中。我國建材行業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由尖端技術引領的、橫跨多個領域的、代表行業發展方向的建材新興產業的規模化為支撐和載體,因為它技術含量高、資源能源消耗少、排放少、綠色程度高又有新的需求,還可以跨界發展。為此,不僅要加快其發展,而且還要有一部分傳統建材提升功能和質量,也成為新興產業,形成新興產業在建材行業超過半邊天的格局。屆時,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就能真正得到實現。
(二)拓展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是真正實現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和載體
我國建材行業以數量型、速度型,以投資拉動為主導、主體的發展方式已經過去,行業的主要矛盾是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供給側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而新興產業發展緩慢成為行業發展的短板,產業結構不合理異常突出。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建材行業發展的方向和主導在哪里呢?回答很干脆:一是要拓展與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發展,使其增加在建材行業的占比;二是要淘汰傳統建材的落后產能,將傳統產業一分為二,即一部分提升一部分淘汰,最終減少其在建材行業的占比。我們的使命是要滿足人們生活日益提高的新需求,滿足國民經濟日益增長的新需求,解決建材行業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對建材工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滿足與適應這種新的要求的基本路徑,就是把短板補起來,把過剩產能壓減達到產能利用率適度,提升絕大多數傳統產業的產品質量和經濟運行質量,實現綠色發展。由此,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減少低質量、高消耗、高污染的產品是建材行業實現結構調整的主要支撐和載體。
(三)拓展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是實現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和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