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進元 段淑芬 胡金木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能源工程學院, 江西 萍鄉 337055)
建筑工程有著施工時間長、技術程序復雜等特點,一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很可能出現一些未知的突發事件。此時,我們應當借助已保存的工程技術資料來幫助工程師分析和解決問題[1]。如圖1,為江西某高校學生公寓樓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局部軟土地基,經過翻閱已整理保存的《場地巖土工程勘查報告》的工程技術資料,發現此處局部軟土現象屬于地質勘查范圍內未預測到的突發情況,從而幫助現場工程師較好地處理了問題,確保下一步施工環節的順利進行。

圖1 江西某高校學生公寓樓地基突發情況與處理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驗收,如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驗收,其基本要求之一為:相應過程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
在建筑工程竣工質量驗收合格的規定之中,也應滿足資料完整的規定:質量管理資料應完整,單位工程中包含的分部工程的有關安全和功能檢測的資料應完整[2]。
一個工程項目的建筑工程技術資料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其資料中的一些案例具有隨機性。但當企業經歷的項目足夠多,多個工程項目的資料經過整理和歸納,就能夠在隨機事件中找到一些必然性的規律。通過長期這樣的資料分類整理,能夠給企業提供很好的技術問題解決方案,如果能夠從以往處理相同案例的經驗中尋找到處理類似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就能對處理方式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到達最佳解決效果[3]。因此,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從一定角度反映了一個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
由此可見,建筑工程技術資料是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重視其管理的過程和方法。
我校開設的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建設工程管理、建設工程監理等專業是為培養未來建筑業人才而開設的具有較早歷史的專業,而《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是這些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而這門課程內容繁多,其教材多有著文字多、圖片少的典型特點,學生普遍反應課程較枯燥。
根據我校建筑行業相關專業 2010~2012級教學實踐,無論是從學生的平時表現、課程成績或者相關用人單位的回訪調查情況都表明:采用理論教學的方式,如果僅僅向學生傳授書上的文字內容而不聯系工程實際案例去探究,學生聽課只是走馬觀花,根本不可能深入理解課程的精髓。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現場案例和現場圖片,不夠直觀和形象,嚴重影響授課目標的達成;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很難適應要求較高的工程資料管理崗位,傳統教學模式需要創新。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采取簡單的理論教學法,已經難以適用當前行業人才發展的需求。從2013年開始,我校結合學校新校區建設的有利環境,將一個單體建筑工程從其立項、地質勘查、設計、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主體工程施工及驗收到竣工驗收等各個過程的工程技術資料進行階段性收集,并充分利用這些資料進行教學。我們通過首先在課堂上教授《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課程的理論知識,再結合這種現場式、案例式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另外,建筑行業相關專業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這就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聽懂,要求學生能動手操作,更要求學生能創造性地開展實際工作。為了達到這一培養目標,使學生畢業即能將自己的所學用于企業,我校與中國優秀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讓學生在大三下學期深入企業去現場鍛煉,參與實際工程。
我校從2013級開始到2015級的學生,通過“理論-案例-實踐”教學[4],首先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際案例加深學生對業務知識的理解,最后通過去企業實踐使學生最終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經過對學生平時的表現和課程成績分析,采用這樣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好知識;通過與用人單位積極溝通回訪表明,我校學生動手能力較強、職業認可度較高。
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極高的重要性,讓相關專業的學生掌握好《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這一門專業課,才能滿足建筑行業日益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由于該課程實踐性非常強,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我校使用了“理論 - 案例 - 實踐”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