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穎
摘 要:《共產黨宣言》中包含著豐富的全球化思想,《共產黨宣言》發表距今170年,我們仍然有必要對全球化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梳理其中所包含的具體內容,總結關于全球化的形成、發展、影響的二重性、意義以及應對措施等?!豆伯a黨宣言》中所闡述的觀點對今天全球化的發展仍然具有指導作用,對我們研究和處理全球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全球化;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9-0052-03
《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確立的標志性成果,自它誕生以來,共產主義理論與工人運動的結合走向了新的階段,對整個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近些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頻頻爆發經濟危機,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卓越成就,國內外學者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宣言》中有關“全球化思想”的研究中,高度肯定了《宣言》中對全球化趨勢的預見,對當今世界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一、《共產黨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
馬克思沒有明確提過“全球化”,而是更多地使用了“世界市場”“全球”等詞匯,并且在《宣言》中對全球化現象和進程做了全面闡述。19世紀,“全球化”這一概念還未得到普遍使用,但是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呈現出了世界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他們從宏觀視野科學地預見到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進程?!缎浴啡娴卣撟C了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宣言》中的觀點和方法對我們理解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宣言》認為,全球化始于航海大發現時期,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歐洲資本主義開始了世界范圍內的大規模擴張,掠奪了巨額財富,并且不斷擴大原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資本主義逐漸成為一種全球現象,世界各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著其殘酷性和擴張性?!缎浴分赋觯懊乐薜陌l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活動場所?!盵1]402哥倫布等航海家在航行過程中將世界重新聯系起來,資產階級開始沿著新航線開始了世界范圍內的擴張,在掠奪土地和金銀財富的同時,也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二、《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表現
全球化思想就其內容來說主要表現為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以及由此引發的生態全球化。在《宣言》中對此有充分的闡述。
首先,《宣言》中闡述的是經濟全球化?!缎浴愤M一步發展了《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關于“世界歷史”觀點,詳盡地闡述了資本主義全球化發展的進程。經濟全球化主要包括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消費全球化。關于生產全球化,馬克思指出,“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盵1]402關于貿易全球化,馬克思提出,“不斷擴大商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盵1]403《宣言》中對消費全球化也有相關的闡述,“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盵1]404依此可見,《宣言》中所描繪的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消費全球化,與當今社會的發展模式相差無幾,馬克思準確地預見到了未來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資本主義的生產、貿易和消費都與國內外市場有著緊密的聯系,由于新航線的開辟和新大陸的發現,美洲成為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看好的市場,資產階級使得一切生產、貿易和消費具有了全球性。
其次,《宣言》中對政治全球化也做了相關表述。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經濟全球化對政治全球化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手中,由此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獨立、幾乎只有同盟關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關稅的各個地區,現在已經結合成為擁有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法律、統一的民族階級利益和統一的關稅事物的統一民族了。由此可見,經濟上的集中必然導致政治上的集中,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政治全球化。歐盟從經濟上一體化向政治一體化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這種思想。同時,政治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有著密切聯系并且互相促進,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歐洲政治一體化對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與成就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只有不斷推進政治一體化,歐盟成員國才能更好地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才有可能處理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諸多矛盾和問題,鞏固和增強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成就。
第三,《宣言》中也詳細地解釋了文化交流的全球化問題。根據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宣言》在論述了經濟領域、物質生產的全球化和政治領域的全球化之后,必然又會轉到了精神生產的全球化,即文化全球化?!斑^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與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來和各方面的相互依存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2]126由此可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加速了文化交流的進程,伴隨著世界市場的擴大,資產階級開始奔走于世界各地,資本主義不斷向全世界滲透,在經濟政治一體化的交流進程中,人類不同文化形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相互影響,成為一個整體,各國人們可以享受到不同國別的文化影響,只不過在這個文化統一體中,資本主義占據主導地位。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商品已經成了文化全球化的中介。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發展,資本主義商品征服全球市場,資本主義文化也在征服全球的進程中不斷進步。在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下,各地原有的民族文化或是徹底消失,或是融合到資本主義文化中去,世界各區域、各民族之間文化的差別正在逐步縮小。
最后,經濟全球化也必然導致生態全球化。生態全球化實質是生態問題的全球化和生態治理的全球化。工業革命時代,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進步,以及人口的迅速激增,都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和掠奪產生了迫切需求,人類征服自然的貪婪欲望與日俱增。資產階級這些做法,是人在驅逐了神靈意義上的上帝之后,把自己變成了高高在上的上帝,使人類在自然面前變得為所欲為。當今世界出現的生態失衡、環境破壞、氣候異常和資源短缺等全球性危機問題,并不單純是自然系統內平衡關系的嚴重破壞,實際上也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嚴重失衡,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巨大挑戰。馬克思認為,應當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這種物質變換。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對人類進行報復”以及“人類同自然的和解”問題[1]28。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世界上不發達地區和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出賣本國的生產原料和土地,以吸引擁有先進技術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投資,從而導致該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全球化的“污染轉移”嚴重影響著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進程,成為當今人類不可回避的時代性課題。
三、全球化后果具有雙重性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全面地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全球化的產生和發展有其積極意義,但不可否認,也帶來了消極后果。馬克思在《宣言》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首先,全球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隨著全球化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盵1]405由于全球化加速發展,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加強,科學技術之間的交流也隨之加強,社會生產力得以提高,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精神和物質財富?!八鼊撛炝送耆煌诎<敖鹱炙?、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跡”[1]403,“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1]405我們必須承認,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對資源重新進行了優化配置,使資本、勞動力、技術等在全球市場上流動,跨國公司的建立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帶動了發展中國家的就業,各國經濟日益成為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
其次,全球化的發展瓦解了封建的生產關系,促進了世界歷史進程。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封建的所有制關系,不再適應已經發展的生產力它必須被炸毀并且已經被炸毀了。全球化開始之前,世界各地區各國家之間仍處于封閉狀態,經濟模式主要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嚴重阻礙著社會進步。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區域之間的聯系和交流不斷加強,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利益的驅動下,奔走于世界各地,逐漸打破了原來各地區之間的封閉隔絕狀態,在掠奪財富和收取利益的同時,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大到世界范圍,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以商品經濟替代了原有的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瓦解了封建生產關系,消滅了封建制度,從此,人類社會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歷史的進步,促進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第三,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加快,促進了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正像它使鄉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盵1]405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醫療、教育的機會。資產階級不斷向世界各地滲透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衡量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就是城市化的發展水平,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為城市化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白匀涣Φ恼鞣?,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1]405大量人口的出現,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交通日益發達,加強了各地之間的聯系,農村人口更多地轉移到城市,尋求更多的就業機會,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原有的落后愚昧狀態。東西方之間交流逐步加強,突破了原有各地域和民族國家的范圍,東西方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但我們在享受到全球化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不可忽視其帶來的消極后果。
首先,全球化的發展使資本主義固有矛盾進一步深化。馬克思指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1]407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漸滲透世界各地,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在該矛盾深化到一定程度之后,經濟危機爆發,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經濟依賴性越來越強,而有效的全球性經濟協調機制并未隨之建立起來,這就不可避免地引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其次,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加深了貧富差距?!百Y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生產資料集中,將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里。”[1]405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世界的建立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加緊了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和掠奪,使發展中國家長期處于貧困狀態。資產階級占有大量的生產資料和商品,工人階級日復一日地勞動只能換來微薄的薪水勉強維持生活。全球化使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東方與西方國家之間兩極分化加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正像它使農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1]405經濟全球化導致了政治全球化,以及由此產生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威脅著發展中國家的領土完整和安全,對發展中國家的和平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最后,全球化深入發展嚴重破壞了發展中國家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在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和生態效益,往往將污染大、耗資嚴重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造成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枯竭、環境惡化,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加深,不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則會引發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
四、全球化思想對未來社會發展的啟示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壯大的今天,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應該打破原有的限制和壁壘,在《共產黨宣言》的指導下,科學認識全球化本質和發展趨勢,正確對待其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抓住時機,發展自己。
第一,把握全球化的機遇,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又要規避風險。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秉承改革開放的政策,趨利避害,揚長避短,積極吸引國外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借助跨國公司,帶動國內的就業和創業機會。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在帶來巨大經濟利益和科學技術的同時,也具有很大消極性。另外,“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也是對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回應,在發展自己的同時,為其他國家提供便利條件,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因此,我們既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又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增強抵御和化解各種風險的能力,加強合作,與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共同努力,推動全球化朝著“共贏”“平等”“公平”“共存”方向發展。
第二,積極推進國際新秩序,構建多主體參與合作的全球化。現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美國依然占據著世界霸主地位,在制定國際貿易規則和金融規則等方面仍具有壟斷作用。經濟全球化帶動了政治全球化的發展,以致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不發達地區還具有一定的威脅性。雖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在取得民族獨立之后,順應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到全球化當中,但是單極主導下的全球化格局并沒有被徹底打破,對于發展中國家,依舊沒有公平競爭可言。因此,必須打破舊有的國際經濟政治格局,建立一個多主體參與、平等共享、相互合作的全球化國際新秩序。
最后,在全球化背景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尤其注重生態建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逐利性使得全球生態面臨著嚴重困境,在今后的全球化進程中,要認識到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緊迫性和嚴峻性,各方要切實承擔起責任,積極探索有效的環境保護機制,加強法律監管,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加強合作,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綠色發展,構建全球生態環境共同體。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桂翔.文化交往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5年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