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冰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而在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問題依然很突出,這也成為了制約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短板。本文通過對我國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現狀做出分析,并總結出了針對其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義務教育;農村;問題與對策
義務教育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提出,并在之后頒布并最終完善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義務教育法規。清朝末年,在歐美各國以及日本普遍實行義務教育的背景下,20世紀初清政府也在草擬清廷有關文件時使用了“義務教育”、“強迫教育”這樣的詞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對教育的重視,我國現已全面實行義務教育。今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一、我國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
義務教育是一種準公共產品,教育經費都是由國家承擔的。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加上農村稅費改革的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出現了大幅度不足甚至縮減,直接導致逐其與縣城、市級教育差距的拉大。雖然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改善,但與城鎮學校之間的差距并沒有得到明顯改變。
首先,在部分地區仍然存在學校危房的現象。在農村義務教育改革后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是以區縣的管理為主,在進行農村學校危房改造時,存在資金不能到位或將危房改造的資金挪為他用的情況,導致農村學校危房現象仍舊存在。其次,教學設備不足。農村學校主要依賴上級撥款的經費體系致使農村學校基本配套設施不完善,基礎教學器具缺乏,一些課程特別是藝術、體育以及實驗課所需要設施與條件并不具備。最后,教師辦公條件比較差。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動者,其教學能力對義務教育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當前農村教師的辦公條件簡陋,、輔導性教材少,使得很多教師教學理念難以應用于實踐。
2.師資隊伍質量不高,隊伍不穩
隨著義務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當今社會對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農村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教師數量不足,農村教師不僅工資低而且待遇環境較差,從而導致很多教師更有意愿在城市學校工作;農村教學隊伍質量不高導致其知識結構單一,農村教師大部分為老教師或學歷較低的年輕教師,這一教師體系也是農村教學質量與城市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當前農村教學方式仍舊是師講生學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觀念相對滯后,素質教育亟待加強。
3.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
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使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農村地區生源數量不斷下降,產生了一系列的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隨父母大量流入城鎮,這一現象導致農村生源減少,面對這種情況農村地區不得不對當地學校進行整合以縮減學校的數量和規模。致使農村教育的規模不僅沒有隨著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發展,反而在逐漸萎縮。
農村留守兒童逐漸增多使這一群體的義務教育處于尷尬境地。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注和呵護,容易對學習產生錯誤認知。大多兒童的未來追求不是接受教育,而是達到一定年齡就外出打工,這種情況下義務教育現狀可想而知。
二、農村義務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1.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與強度
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一要高度重視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大信息化基礎條件投入和全面發展的優質資源配置;二要高度重視農村學校規劃,將農村和城鎮學校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配置,完善農村學校配置和投入標準;三要高度重視對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投入,讓農村教師真正愿意扎根農村;四要高度重視農民對高質量、多樣化教育的需求,支持辦好農村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職業學校的建設。
2.加強對農村教師隊伍管理和建設
首先認真優化落實公費師范生、特崗計劃等政策,降低公費師范生培養重心,加強地方師范大學本土化培養;其次應全面落實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職稱評定、榮譽表彰等也要向鄉村教師傾斜,提高鄉村教師社會地位;最后應引導鄉村教師參與課程改革,使素質教育在農村得到大力開展。
3.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小學教育更應關注留守兒童,督促廣大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學校應建立相應的“留守兒童”檔案,密切關注學生動態,對于家庭極度困難的學生應給予支持。學校教師應切實擔負起責任, 不僅要教授知識,更應該對學生進行德育,實現家庭、學校、社會合理育人。
4.采取防止學生流失的有效手段
建立依法保障機制。實行“控制學生輟學四書制”,即學生入學前向家長送達由鄉(鎮)政府蓋章的《義務教育通知書》;學生入學時由鄉(鎮)政府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簽訂《保學合同書》;學生輟學時向家長送達由鄉(鎮)政府蓋章的《限期復學通知書》;家長不送學生返校時送達《處罰決定書》。
完善學籍管理機制。加強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籍管理,建立健全學籍管理的兩級報表制和輟學學生情況報告制度,認真履行學生轉出轉入休學手續,防止學生輟學。建立小學升初中交接制度,避免小學升初中過程中出現學生輟學現象,保證初中的入學率。
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提出的,農村學校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陣地,農村教育在鄉村振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做好農村九年義務教育這篇大文章,提升農村新生代的整體素質,使他們真正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力軍。在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應充分認識到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我國農村義務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找到正確的解決措施,提高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加快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49-1975)[G].海南出版社,1998.
[2]李思沁,張瑩瑩,何莉莉等.我國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0, 12 (7) :45-47.
[3]王少峰.義務教育公平研究文獻綜述[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4 (3) :214-215.
[4]賀連成,王乙竹.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分析[J].法制與社會, 2015 (16) :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