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陽 肖飛鵬 李孝金
摘 要:水資源危機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建立高效、公平、統一的水資源高效利用綜合體系已成為共識,本文研究并概括了發達國家為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所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這些經驗可為我國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節水,措施,節水型社會建設
自從 1977年在阿根廷的馬德普拉塔召開的第一次聯合國水資源大會以來,水資源問題開始為全世界矚目。2002 年在南非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上,一致通過將水資源危機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聯合國環境署同年在《全球環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減少或被嚴重污染,世界上80個國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因此,建立高效、公平、統一的水資源高效利用綜合體系已成為共識[1],目前,各發達國家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措施:
一、建立全國性、地區性和流域性水管理機構,加強節水管理。
日本在1985年成立了“推行建節水型城市委員會”,水資源管理由五個省分管,英國和法國的節水管理則是以流域為單位的綜合性集中管理。
二、加強立法工作,依法管水。
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出臺有針對性的水事法律,依法管水,采用行政管理手段,綜合實現節水目標。上個世紀40年代,美國就已頒布了《水污染控制法》,隨后又頒布了《清潔水保護法》和《防止水污染法》,后者要求1977年全國污水普及二級處理,1982年達到所有水體適于文化娛樂用途,1985年達到不排污,即“零排放”,可見美國重視控制水污染的程度。日本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先后頒布了《日本水道法》、《水質保護法》、《環境污染控制法》和《水污染控制法》等等,還制定了《節約用水綱要》,動員市民共同努力,建設節水型城市。
三、制定合理的節水型水價。
通過制定水價政策來促進節水是一項有效的措施。美國的一項研究認為:通過計量和安裝節水裝置,家庭用水量可降低11%,如果水價增加一倍,家庭用水可再降低25%。一些國家比較流行的如采用累進制水價和高峰水價等;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對居民生活用水收費實行基數用水優價甚至免費,超過基量則可加價收費,從而增強居民的節水意識,如我國香港每戶免費基數為每月 12立方米。
四、調整產業結構。
當今世界節水工作的趨勢是在缺水地區,發展耗水量小的工業和農業種植耗水小、效益大的經濟作物,同時壓縮耗水量大的工業及農作物的種植,從而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
五、開發節水新技術。
在工業方面國外節水主要是通過三個途徑,一是加強污水治理和污水回用;二是改進節水工藝和設備,提倡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三是減少取水量和排污量。在農業方面,發達國家一是采用計算機聯網進行控制管理,精確灌水,達到時、空、量、質上恰到好處地滿足作物不同生長期的需水;二是培育新的節水品種、從育種的角度更高效的節水,如低下灌、膜上灌、波涌灌、負壓差灌、地面浸潤灌和激光平地等;三是推廣增墑保水技術和機械化旱地農業,如保護性與帶狀耕作技術、輪作休閑技術、覆蓋化學劑保墑技術等[2]。在城市生活方面,很多國家重視推廣節水型家庭設備,要求新建住宅、公寓和辦公樓內安裝的用水設施必須達到一定的節水標準,政府要求制造商只能生產低耗水的衛生潔具和水噴頭等。
六、開發替代水源。
發達國家特別重視廢污水治理、排放和回收利用,通過各種法規和嚴厲的處罰條例,迫使工業廢污水排放單位改進污水處理技術,增加水的循環利用。日本、美國等國家還廣泛利用“中水”,即在大賓館、學校等單位,將沖洗浴等一般生活用水回收處理后用于非飲用水。還有很多國家充分發揮海水和雨水的再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七、加強節水宣傳。
世界各國都采取多種形式宣傳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通過媒體、學校等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讓廣大的人民群眾提高節水意識,積極投身到節約用水的行列中。
總體而言,發達國家通過上述節水措施,公眾節水意識和用水習慣大幅度改善,節水型社會建設效果顯著,其中,以色列和澳大利亞兩個較干旱的國家更是制定了完備的節水措施,執行相對更徹底,已成為當前世界節水減污的典范,其節水型社會建設經驗值得我們研究與借鑒。
參考文獻:
[1]朱曉原.世界水資源問題研究趨向[J].中國水利, 1999 .
[2]郭慧濱,史群.國內外節水灌溉發展簡介[J].節水灌溉, 1998,(5): 25-27.
作者簡介:
肖陽(1989-)男,技術員,研究方向為:水利工程.
基金項目:
廣西水利科技項目“廣西典型巖溶地區節水潛力研究(項目編號: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