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何建華
摘 要:在八二憲法起草過程中,彭真在立法工作中兢兢業業,堅持民主立法;在理論上堅持正確方向,結合中國國情進行創新,為中國法制的健全與發展做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為我們當代的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了珍貴的歷史借鑒。
關鍵詞:彭真 八二憲法 歷史貢獻
八二憲法的誕生有著獨特的背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鄧小平的兩次重要講話”、“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等大事件為八二憲法的誕生乃至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畫出了濃墨重彩的幾筆。
一、彭真對八二憲法的主要貢獻
(一)立法貢獻
1.準備工作:探求修憲方向
1981年10月,彭真發表了自己關于草擬八二憲法的指導意見,這些意見可歸納為四點:(1)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草擬新憲法的總的指導思想;(2)修改憲法的工作不能離開中國的實際情況而進行空談;(3)憲法只能寫入已定、可定的根本性內容;(4)堅持以五四憲法作為修憲的前提基礎,繼承與發展五四憲法。此外,秘書處在開始草擬憲法之時,模仿了蘇聯憲法的結構,后在彭真的堅持和指導下,改為依照“五四憲法”的結構進行起草。
2.修憲工作:堅持民主立法
彭真一直堅持著民主立法的思想。他在強調修憲中堅持黨中央的直接領導的同時,也提出要特別注重發揮民主的力量。在內部,彭真組織各種形式的討論,鼓勵不同聲音;在外部,他發動和組織了億萬群眾進行了長達數月的集體討論,真正做到了集思廣益,民主立法。據統計,在這次修憲的全民討論中,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其中,全國公民的參與度達到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間。
(二)理論貢獻
1.創新憲法序言的寫法和思想
在憲法序言的寫法和思想方面,彭真提出要在憲法中寫入20世紀中國的土地上發生的四件不容忽視的大事①。序言部分高度概括濃縮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歷史長河的碩果,并由此得出了最基本的結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并自然地推導出第七自然段中的國家總任務,證實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四項基本原則的入憲方式也有著激烈爭論,彭真在深入思考后,選擇將其寫入憲法的序言之中。序言體現憲法的整體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精神文明,都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因為各項工作的開展,都要以憲法作為依據。這樣的做法使之既具備了憲法的崇高效力,又兼具了在適用中的靈活性。
2.恢復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
“人民民主專政”是在馬克思主義國家的一些學說基礎上創設而來的提法。八大以后, “無產階級專政”的提法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受文革影響,七五憲法提出“全面專政”,七八憲法剔除了這一提法,但保留了“無產階級專政”。八二憲法起草時,彭真堅決支持恢復“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彭真還請了很多理論家來做了多次座談,這些理論家也都是贊同彭真的主張的。
3.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創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其誕生至今,經歷了萌芽、曲折、侵蝕、重建四個階段。十年文革打磨侵蝕使人大制度一度瀕臨廢止,人民代表大會成為“橡皮圖章”,彭真在八二憲法對人大制度的完善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常委會作為一個常設機關,相比于人大會議人數構成足夠精簡,會議的召集也就方便得多。彭真對常委會進行相應的改革,如委員長和副委員長的連續任職不超兩屆;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得兼職等。
4.實事求是保障民主權利
彭真提出,憲法的修改必須要堅持實事求是,權利的保障是否寫入憲法要始終依據實際的情況來決定。八二憲法中有以下三處表現得最為突出:
第一,是勞動權②。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但是社會各方對這一內容的合理性存在爭議,勞動部提出當時失業人數已經很多的事實。按照彭真實事求是的要求,現行憲法中增加了本條第二款的內容;
第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在中國憲法史上前所未有,在外國的憲法中也很罕見。在八二憲法中寫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胡喬木提出的建議,得到了彭真的大力支持,但他主張只將普及初級教育寫入草案,不能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第三,是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章。彭真認真總結反思文革中胡作為非的現象后,在這一章增加了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有檢舉的權利、禁止非法拘禁、禁止非法剝奪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等新內容。
5.從基層抓社會主義民主
彭真多次提出,社會主義民主要從最基層抓起。彭真認為,全國的民主要在最基層組織的民主化搞好的基礎上,逐步地擴大和提高,打好堅實的基礎之后,必定能得到發展。在他的堅持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寫入憲法。
二、彭真主持起草八二憲法對當代的啟示
(一)“民主立法”思想的啟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彭真在八二憲法起草中體現出來的“民主立法”的思想對當代立法有如下啟示:第一,立法不能脫離實際;第二,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走群眾路線;第三,具體立法工作要堅持民主化,民主立法應該得到制度化、常態化和多元化。
(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思想的啟示
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知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思路和要求,彭真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思想,對今日的我國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第一,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第二,大力促進社會基層自治制度的建設。
(三)“憲法監督”思想的啟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分別提出“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和“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彭真法律監督思想核心是憲法監督思想,八二憲法規定了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憲法實施。在建設法治國家的今天,只有將構想的落實和完善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實現 依憲治國,依憲執政。
彭真為八二憲法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做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重讀彭真主持起草八二憲法的歷程,結合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之路,我們更加確定,要以憲法的規范、原則和精神治國,堅持人民主權,基本人權、權力制約和依法治國的原則,在全社會樹立和維護憲法的權威。
參考文獻:
[1]許崇德·彭真對現行《憲法》若干理論創新問題的貢獻?法學雜志,2007,28:25-27
[2]蔡定劍·論彭真對民主法制建設的十大貢獻?法學,2010,2:14-26
[3]嚴書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若干前沿問題?科學社會主義,2014,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