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新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工業建設的步伐也有所加快,而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退火爐是比較常見的設備,對于工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退火爐內寬帶鋼跑偏的情況,這就極不利于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對于最終的收益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而這就要求有關人員能夠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可以考慮通過增加單輥糾偏裝置來進行技術的改造,以加以完善,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此,這就有必要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退火爐;糾偏裝置;技術改造
退火爐增設單輥糾偏裝置技術的改造方案是值得人們進行深入探究的,因為這關系著退火爐的使用功能,同時對于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質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只有加強對于退火爐增設單輥糾偏裝置技術改造方案的研究,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問題的發生,這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這就要求有關人員能夠提高對于增設單輥糾偏裝置的認識以及重視程度,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結合實際情況考量多種因素的影響,針對一些問題積極的加以改造,以保證技術改造方案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及可靠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1 概況
1.1背景
某冷軋廠連退機組于2007年投產.產品覆蓋了從CQ級到EDDQ級高檔汽車內外板、家電板,成品卷厚度0.3~2.5mm,成品卷寬度900~2000mm。其工藝段退火爐分為預熱、加熱fI、Ⅱ段)、均熱、緩冷、閃冷、過時效、二冷、終冷共8段。帶鋼總長2300m。為防止帶鋼在爐內跑偏,保證機組穩定運行,實現帶鋼動態對中控制。除預熱段外,爐內每段都設有一套雙輥糾偏裝置。
1.2 爐內跑偏原因分析
實際上,從投入生產以來,帶鋼跑偏的現象出現的就較為頻繁,這極大的影響了機組的運行效率,難以取得良好的運行效果,特別加熱段的跑偏的問題更為凸顯。而就目前而言,我國能夠生產較寬帶鋼的退火機組還是相對較少的,因此,這就不得不對于從事生產以及開發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隨著訂單數量的不斷增加,這類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于生產的質量也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證,這就不利于生產線的穩定安全運行,頻繁的跑偏降速容易引起爐內溫度的劇烈波動,致使帶鋼發生瓢曲現象,甚至還容易發生更大的問題,因此,針對跑偏的原因就有必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具體而言啊,有以下幾點。
首先,與來料的版型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尤其單邊浪的這種版型,很容易造成跑偏現象的發生。其次,與爐輥的外型以及粗糙度也有很大的管理。還有,工作人員對于張麗的控制也是主要的原因。最后,加熱段中的輻射管的具體工作狀態也是造成爐內鋼帶跑偏的重要因素,所以有關人員應該做到加熱均勻,會避免出現這類問題。另外,經有關資料顯示,增設單輥糾偏裝置有助于進一步的提高退火爐的糾偏能力,從而保證生產線的穩定運行,因此,做好加熱段的技術改造就成為了人們主要思考的方向。
2 技術改造方案
退火爐原設計選用的糾偏裝置為EMG公司板帶對中系統,為雙輥糾偏方式。主要由電感式測量傳感器、數字控制器、電動缸幾部分構成。該系統是一個連續的閉環調節系統.由爐內電感式傳感器連續地測量行進板帶的位置變化.將板帶的位置偏差信號輸入到數字控制器.電控系統的輸出與電動缸相連。電動缸帶動糾偏輥架進行左右移動或擺動,使板帶側向移動.以調整跑偏板帶回到預定的中心線上。實現板帶自動對中功能,其系統工作穩定、故障率低。
原退火爐第一個糾偏安裝在17#、18#輥處,鑒于連退爐的跑偏情況、爐體原設計、爐內道次等因素,本項目計劃在94輥處增設一套單輥糾偏裝置.以達到抑制跑偏的目的。
主要改造方案如下:(1)將9*爐輥更換為糾偏輥型爐輥.粗糙度提升至3.5:(2)將9*輥中心標高提升600mm,改造為比例積分型糾偏輥:(3)拆除9*輥下方對應糾偏傳感器部分的兩根輻射管,以方便安裝電感式傳感器:(4)在電感式傳感器下方增設輻射板,隔離下方輻射管的熱量:(5)糾偏框架采用積分型結構.考慮到此退火爐最高板寬達到2000mm,積分作用可能會造成寬板產生邊浪,故決定積分作用采用活動斜鍥塊以3。形式安裝,如果后續使用過程中對板帶有影響,則可以拆除,實現純粹比例型糾偏作用。
3 技術改造的實施
技術改造的實施是關鍵的部分,這部分是有關技術改造方案的執行環節,這就要求有關工作人員能夠按照有關的設計以及有關規定的要求進行改造。首先,要確保技術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并且有關的施工方案也要經過反復的論證,這樣才能進行實施。而針對本文案例而言,這也是基本的要求。其次,還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這個環節至關重要,這是推進后續改造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部分,只有將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到位,才能避免一些突發因素的產生。而針對前期的準備工作而言,主要包含有爐口的保溫制作、施工吊具的制作以及有關線架的制作等,這就是基本的準備工作內容。還有,就是要注意實施過程中的細節問題。要求有關人員在生產線停機抽帶后就能進行舊爐輥的拆除工作,同時也要拆除附近的爐輥,這樣才能方便后續作業的展開。然后就是要針對爐殼開孑L部分進行測量、劃線,繼續拆除輻射管以及舊爐墻等。最后,要做好后續的裝置安裝工作。工作人員要按照有關流程進行安裝,先進行糾偏框架底板以及底座的安裝,然后再安裝新爐殼,并且做好相應的焊接工作,再割除輻射管區域爐殼。安裝新的爐殼和糾偏檢測框架的法蘭口,拆除割除爐殼附近區域的保溫棉。
新爐殼區域和糾偏檢測框架區域進行內襯保溫,保溫纖維毯采用層鋪式方法,與舊保溫棉處形成50-100mm的搭接。所有新爐殼焊接完畢后安裝新爐輥、軸承座、調整爐輥、安裝糾偏電動缸并敷設電纜接線,糾偏系統單試;爐輥的安裝精度非常重要,輥子中間水平要求≤0.05mm/m,爐輥和軸承座垂直≤0.15mm。
4 改造效果
此次糾偏改造歷經十天順利完成改造任務.經過近半年的生產跟蹤.期間生產寬度大于1800mm帶鋼近萬噸.新增糾偏設備運行情況良好.對退火爐入口帶鋼跑偏有明顯改善作用.未發生寬帶鋼跑偏剮蹭爐墻造成生產線停機開爐的重大生產事故.生產線速度穩步提升.寬幅板生產速度由改造前150m/min提升至200m/min。
5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與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關系,正是因為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改進,新產品、新方案才會誕生,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生活,同時也能進一步的提高工作質量以及效率,對于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就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在工業生產中,同樣也需要有關技術的支持。針對帶鋼在退火爐內跑偏的問題,就有必要加強技術改進。這就要求有關人員能夠結合自身的經驗以及原因進行分析,可以通過增設單輥糾偏裝置加以技術改造,以保證退火爐設計的合理性,達到防跑偏的目的,從而更好的確保機組的穩定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李明.退火爐增設單輥糾偏裝置技術改造[J].工業爐,2017,39(3).
[2]龐界明,王玉琦,蔣興華,等.1500UCM冷連軋機新增工作輥竄輥技術改造[J].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2017(2):59-63.
[3]李洪啟.堆焊技術應用在單輥破碎機制造中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