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時政觀察員
推廣好的做法 放大辦會效應
隨著中國日益走近國際舞臺的中央,越來越多的國際性會議、國際賽事在各大城市舉行。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6年的杭州G 20峰會、2017的廈門金磚峰會及今年在青島舉辦的上合組織峰會,極大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提升了城市品牌和影響力。
大型活動的舉辦是檢驗一個城市管理水平、功能完善、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工作的總標尺。尤其是涉及到規劃、建設等重大問題,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服務保障等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如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張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時強調,首先要按照科學和先進的理念搞好規劃。這個規劃既有總體規劃,又有專項規劃、分區規劃,既有工作規劃,又有場館和設施建設規劃,涉及時間和空間的擺布、資源和要素的配置、目標和責任的分解,需要系統思維和專業素養。比賽設施建設一定要專業化,配套建設要有自己的特色,體現中國元素、當地特點,嚴格落實節能環保標準,保護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讓現代建筑與自然山水、歷史文化交相輝映,成為值得傳承、造福人民的優質資產,成為城市新名片。
圓滿落幕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把山東推到了世界舞臺的聚光燈下,青島由此成為一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從場館建設、環境整治、安全保衛到志愿服務,山東省做實每一個步驟,做精每一個細節。建立省市一體、扁平化工作機制,構建“一辦十組”組織架構,形成組織健全、制度規范、運行高效的籌備工作格局。
2016年9月,G 20杭州峰會成功舉辦。從籌備到閉幕,浙江全省上下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實作風、最好效果,扎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整治、場館改造、環境保護、安全保障、會場服務、文藝演出、輿論宣傳等各項工作,完成了數以百計的整治提升項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方案、中國道路、中國智慧,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充分肯定、高度贊揚,稱贊談判協調有力有效,會議安排嚴謹有序,安全保障嚴密穩妥,新聞宣傳有聲有色,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后勤保障全面可靠。
再過不到百天,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拉開帷幕。圍繞安全、有序、便捷、高效的目標,上海市發出《決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0天行動計劃》,確定16個方面86項重點保障任務清單,19個工作組成員單位緊密對接。市委書記李強要求,倒排時間,以10天作為一個節點,逐項檢查任務完成情況,嚴格按照任務書、時間表、作戰圖,把各項任務分解到位、明確到人、落實到底,確保后墻不倒。同時,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做好大客流預測分析,進一步夯實信息傳遞、共享機制,推動工作一線實現信息交匯、信息集成、信息處理。

舉辦重大會事、賽事是打開城市工作新局面的引爆器。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對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成功舉辦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辦得很成功,希望認真總結“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有益經驗,推廣好的做法,弘揚好的作風,放大辦會效應,開拓創新、苦干實干,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既是對青島,也是對其他城市通過舉辦會事賽事提升城市品質和能級的新要求。
會事、賽事是城市的活力之源、動力之源和開放之源,各地要積極爭取各種形式的會事、賽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打造城市品牌、擦亮城市名片。通過這些活動,鍛煉干部隊伍、凝聚干事創業合力。通過這些活動,加快項目建設,強化安防安保力量,提升服務保障精益求精的水平,把每個環節的工作抓細抓實抓好,確保最高標準、最實措施、最嚴作風、最好效果。
經驗表明,一座城市、一個省份,舉辦一次全球矚目的會議,帶來的推動和促進效應十分巨大。會后,舉辦地的城市面貌、人文素質、經濟社會發展都會有一個新的變化,上一個大的臺階。一個國際盛會究竟能給一座城市帶來什么?美國一位市長曾經這樣評價:如果在我這個城市開一個國際會議,就好比有一架飛機在我們頭頂撒美元。“一場盛會改變一座城市”這條定律已經在上海、廣州、杭州、廈門得到驗證。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使上海基礎設施建設整整提前十年,為上海帶來了經久不息的流量;2012年廣州亞運會投資超過1200億元,其中九成用于城市基建項目,城市建設速度比原規劃至少加快了5—10年;2016年舉辦的G 20峰會不僅提升了杭州國際化水平,還推動了杭州會展旅游、信息服務、文化創意、金融保險等行業的發展,讓城市軟實力得到了提升;2017年9月金磚峰會的“放大鏡”作用讓廈門受益匪淺。在中國社科院近期公布的全國(含港澳臺)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廈門進入可持續競爭力百強名單。每1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創造2.23億元的G D P,經濟密度高居全國第五,一座現代化宜居活力之城正悄然崛起。
辦賽事本身也是在建城市,其長遠目標在于進一步推動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的提檔升級,進而促進本地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冬奧會籌備期間就反復強調,要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我們要認真研究和總結用好會事賽事遺產、釋放會事賽事紅利。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具備重要意義、豐富內涵。一方面,把辦賽事與建城市統一起來,放大會議效應,以會促建、以會促變,通過舉辦會事賽事,提升城市的全球影響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傳播城市品牌、重塑城市形象、促進城市轉型、提高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另一方面,要把舉辦會事賽事作為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過程,作為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的過程,以更加卓有成效的工作讓城市思想活起來、機制活起來、創新活起來、經濟活起來、社會活起來。在經濟方面,將會事賽事作為新經濟新動能新業態,助推供給側改革、力促消費升級、推動雙創、擴大就業、促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在社會文化方面,傳遞正能量,助力社會管理社會建設、增進民族團結、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增加國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培育合格公民,讓會事賽事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讓城市乘著會事賽事東風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