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珉/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謝修振/贛榆區厲莊鎮政府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厲莊鎮近年來圍繞發展大櫻桃等特色果品產業,聚焦產業與創意休閑農業的融合發展,始終保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新”的發展思路,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取得顯著成效。
精準定位櫻桃品牌。厲莊鎮大櫻桃產業起始于上世紀80年代。全鎮搶抓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契機,加大丘陵山區開發力度,趁勢而為力推大櫻桃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經過近30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厲莊鎮經歷了“積極引種、望樹興嘆、科技改進、持之堅守、柳暗花明、厚積薄發”六個發展階段,經過艱辛探索和科學推進,全鎮從事大櫻桃種植的農戶達到了1680戶,形成育苗、種植、采摘、加工、銷售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模式,僅大櫻桃一項人均年增收2600元。在探索櫻桃產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該鎮把產業發展和“精準脫貧”掛鉤,制定大櫻桃標準示范園村村覆蓋工程,每個村都要發展一個特色櫻桃主導產業。目前,大櫻桃種植已經覆蓋全鎮所有村,群眾參與大櫻桃種植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通過“互聯網+”模式,“厲莊”“謝湖”牌大櫻桃暢銷全國。
大力發展特色水果。藍莓種植始于1998年,由日本愛知縣海部郡宮本武儀在新壩村試種成功,先后發展藍莓100多畝,2003年通過有機認證。2009年,由上海和深圳客商總投資3億元建設的沃田農業股份公司在厲莊鎮種植藍莓3000畝,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藍莓基地之一。經過9年的發展,已建成日光溫室藍莓800畝,鋼架大棚藍莓600畝,生態停車場和自主采摘區1500畝,倉庫1200平方米,組培育苗基地100畝,1座大型冷藏冷凍中心和1個分揀加工中心,年產值近3億元,帶動周邊2000人就業,是連云港市第一家獲準于“新三板”上市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公司生產的“藍寶寶”牌鮮果和“臻恬”牌100%純藍莓果汁等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同時,將藍莓產業與文化產業有機融合,使之成為連云港鄉村旅游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培育新型人才。搶抓產業融合發展機遇,積極引導農民轉變思想,加大培訓力度,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聘請科研院所專家,深入到田間地頭和農戶家庭,大力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切實抓好農業先進實用技術、質量標準化體系的培訓,努力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與產業融合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創業創新人才隊伍。
緊扣資源優勢。積極搶抓贛榆特色水果產業園區發展機遇,通過持續發展生態休閑農業,打造櫻桃特色創意小鎮,逐步實現生態經濟循環融合持續發展。依托大櫻桃、藍莓、光伏農業等特色產業,連續舉辦九屆櫻桃節、三屆鄉村旅游文化節及藍莓異域文化節等系列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年接待游客近40余萬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大櫻桃之鄉。

引進工商資本。引進工商資本進軍現代休閑農業,是快速壯大產業規模的有力手段。厲莊鎮堅持兩手抓,一手抓龍頭項目的招引,一手抓一家一戶產業培植。堅持“公司+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發展思路,著力培育和壯大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通過村點共建、點線結合、區塊聯動,著力打造了以大櫻桃、藍莓為主題的美麗鄉村大眾旅游線路。依托櫻碩農業、沃田農業、朗禾農業、沃龍農業等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升級改造,提高產能效益。加快土地流轉步伐,以建設高效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為目標,著力拓展鄉村旅游新空間。引進培植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旅游產品開發,實現育苗、種植、采摘、儲藏、冷鏈物流、深加工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扮靚產業基地。按照“調優結構、調大規模、調高效益”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打造江蘇“櫻桃小鎮”目標,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穩步實施。著力擴大特色產業規模,形成了“萬畝大櫻桃基地、3000畝藍莓基地、4500畝農光互補基地、2000畝海棠觀賞苗木”四大基地。先后投入8000萬元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配套,不斷集聚鄉村旅游要素,精心扮靚以謝湖村為中心的休閑農業旅游觀光景區,逐步提高丘陵山區鄉村旅游檔次和綜合接待能力。始終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全鎮廣大干群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借助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聚力創新創優,聚焦產業富民,讓全鎮人民共享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帶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