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平

去年7月,應旅居澳洲多年未見的好友陳寧之邀,參加了由上海張江當代藝術館舉辦的“玄遠·無終之蹤”畫展,陳寧的一幅《新鞋》的水墨畫作品,深深地打動了我,畫面里的一對情侶正高興地欣賞著各自腳上的那雙新鞋。整個畫面應用了中國畫中的水墨,單純的黑白灰描繪,唯獨兩個人腳上的那雙新鞋用了鮮亮的紅綠色,整幅作品充滿了情趣和快樂的視覺效果,并具有當代藝術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與陳寧相識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時我在上海一家著名雜志社做美術編輯,那時的他已是一名燈具廠的設計師。由于有較高的藝術素養,畢業于上海工藝美校繪畫專業的他很快成為一名在燈具行業中小有名氣的產品設計師。但當時在我眼里,他更是一個很會畫畫的插圖連環畫家,因為我知道他和認識他是從許多出版物中、從他的作品里,由喜歡到欣賞,到成為我的插圖作者,成了我的藝術知音和摯友。
陳寧的連環畫插圖藝術,在當時圈內的眾多優秀作品中,無論在藝術性及視覺的表現形式上都有很高的造詣。作品中既有傳統中國畫的深厚底蘊,又有造型設計方面時代和時尚的現代理念,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傳統的書法書寫的線和具有強力的形式感黑塊,線畫得隨意而不隨便、松而不溜。黑塊處理得不刻意又不無道理。作品中的線和塊都在感覺上“點到為止”,而并非在刻意描繪“硬摳死做”,使作品表現得極具藝術的感染力和表現力。這就是他的智慧所在,既能把學過的傳統繪畫繼承發揚,又能將所從事的設計理念融會貫通自成一體。他的連環畫插圖樣式一時成了行內模仿的陳氏樣式。
到20世紀80年代末,陳寧也隨出國潮留洋去了澳洲。與許多優秀畫家一樣,出國后為謀生都改了行,繪畫成了他們的業余愛好,我們也慢慢失去了聯系。直到前年的某一天他通過好友聯系到我,說是要回上海開畫展,才得知他又拿起了畫筆開始了創作,每年都來上海訪友觀畫展。并通過微信發來了他近年來創作的許多作品,有連環畫,更多的是中國畫。
看后讓我驚訝的是多年不常畫畫的他竟然不見生疏,題材都是人物畫,他雖長期生活在國外,而畫的都是中國人物畫。這些題材看似與他現在的生活無關或沒有直接關系,但我卻感覺到有種隱約的憂慮和孤獨感。如一組《藏民肖像圖》,采用了最傳統中國畫的筆墨方法,幾乎沒用顏色純粹的水墨,熟練的造型能力用線和墨色,制造出形象生動并附有自身對生活感悟與理解的作品。如一組以傳統戲曲為題材的人物畫,古老的題材人物,在他的筆下傳遞出勃勃的生氣,生動的形象中流露出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特別是我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幅《新鞋》作品,更讓我們讀到了這位藝術家幾十年來的人生經歷和藝術發展之路。整個作品采用了工筆黑白裝飾的表現形式,畫面圖案化的簡潔夸張營造出畫面視覺上的現代感。畫中一對時尚男女正滿心喜悅地注視著各自腳上的那雙新鞋。為突出“新”,唯一兩雙鞋大膽地用了“紅綠”絕對艷色,在這只有黑與白的畫面里,讓觀者直奔主題。“黑白”呈現出畫面的厚重感和當代性;“主觀性的裝飾表現”讓人感覺輕松又愉悅的時代氣息。“紅綠”兩雙鞋既幽默地點了題,同時又將陳寧這位優秀藝術家一直以來對藝術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正是他幾十年來在藝術和生活上積累與沉淀的結果。
相信陳寧的藝術之路就像作品《新鞋》一樣,藝術之路的新開端,在自己認定的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