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最主要途徑,基于核心素養對一堂初中英語閱讀課進行教學設計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本人基于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對自己的一堂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反思。
一、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本課例的教學內容為九下Unit 1 Asia Reading板塊閱讀材料 “Two cities in China”。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亞洲幾個國家的概況和文化。
2.教學目標。基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分析,結合英語核心素養的理論基礎,本課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經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1)在語境中領悟本課出現的生詞及詞組的含義。(2)運用閱讀策略理解文本,獲取文本概要、基本要素以及細節信息。(3)體會并理解文本中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介紹。
二、教學過程
Step 1. Pre-reading:先復習前一課時Millie給來亞洲的交換生介紹的中國物品,激活學生已學知識,活躍氣氛。然后自然導出Millie想給交換生介紹中國的兩個城市。
Step 2. While-reading, Welcome to Beijing:
1.預測。讓學生對北京的幾個景點進行預測,激活背景知識,激發學生對文本的興趣,為進一步理解文本作鋪墊。
2.略讀,獲取北京主要景點。師:Please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find out how many attractions are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What are they? Can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ttraction”?
3.掃讀,找出特定信息。
⑴ The Palace Museum.師:Read paragraph two quickly, and answer what it is also called? Who used to live there? When was it turned into a museum? What can we see in the Palace Museum?
⑵ Tiananmen Square.快速閱讀第三段,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完之后,讓學生通過思考升國旗時候,我們應該做什么?
⑶ the Summer Palace. 快速閱讀第四段,讓學生填空:The Summer Palace is a large garden___. 并且提問:Why was it called The Summer Palace?
⑷ the Great Wall. 快速閱讀第五段,進行文段填空,并且進行Further thinking: What spirit of our nation does the saying show? 讓同學們思考以后進行分享,以提升學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自尊自強的感受。
All about Guilin.
交換生參觀完北京的著名景點后我們來到Mei Fang的家鄉桂林,體驗桂林的美麗自然風光。自然過渡到第二篇文本的學習。
1. Watch a video about Guilins natural beauty. 師:Have you ever been to Guilin? What do you know about Guilin? Lets watch a video.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Can you use a proverb to express the beauty of Guilin?
In Chinese, it means “桂林山水甲天下?!?/p>
2. 由總到分感悟桂林之美。讓學生快速閱讀文本,然后通過任務型閱讀讓學生從宏觀角度把握文本,并且在表格里面對幾個重要景點進行超鏈接深入體驗自然風光之美。
Step 3. Post-reading:
1.小組討論。給四人小組3分鐘時間討論文本中反映作者對家長的情感并且找出相關詞句。幫助學生鞏固對文本知識的理解和進行語言練習。討論活動的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以及作者情感的感知和體悟,為后面學生自身的情感做鋪墊。2.編創對話。創設真實的情境:你的筆友Chris 正在作為交換生在北京,元旦期間想參觀中國,他在了解了北京,桂林之后,想征求你的建議,是去參觀北京還是桂林或者來你的家鄉南京?讓你和Chris進行對話,征詢意見和提供建議。3.印象中國。讓學生進行自由發言,換位思考把自己當初交換生。
三、教學反思
授課教師進修反思,認為本節課體現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以下幾點:
1.以語篇為依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本課擺脫了以詞匯、語法為主線的問題,在文本真實的情境中,在以閱讀為主,聽(對文本的聽錄音)、說(課堂活動的開展以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寫(課后家庭作業里面的寫作)為輔的課堂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同時利用文本的深入學習,幫助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從而避免了技能訓練的單一化和語境的缺乏。
2.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思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筆者有意識的在文本學習過程中 巧設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通過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幫助學生從表層學習進入了深層學習,使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批評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思維品質得到提升,而且最后一問可以發展學生自己的提問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自主發展。
3.善用課堂教學機智,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文化意識核心素養不僅僅指讓學生了解一些文化現象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更是形成他們自己的文化立場與態度、文化認同感和文化鑒別能力。幫助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J].
【作者簡介】傅蘭珍 (1987.06-),女,江蘇南京人,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