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合意合是英語和漢語的最根本區別之一,本文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及張培基的英語譯文為語料,在英漢對比語言學的理論指導下從形合與意合的角度進行分析,通過比較兩種語言的形式特點,進一步為語言教學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形合;意合;《背影》;對比
【作者簡介】紀羽茜,長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引言
形合(hypotaxis)與意合(parataxis)是指不同的詞語粘合手段。“合”,即粘合。“所謂形合,指的是句子中的詞語或分句之間用語言形式手段(如關聯詞)連接起來,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所謂意合,指的是詞語或分句之間不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其中的語法關系和邏輯關系通過詞語或分句的含義表達。”英語句子主要采用形合法,以形表意,而漢語句子多意合,以神統形。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回憶性散文,語言質樸雋永,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英譯文是著名翻譯家張培基的優秀作品之一。本文以《背影》及張培基的英語譯文為語料,結合文中實例對比分析英語與漢語的形合與意合特點。
二、形合意合的對比分析
1.主語與主語缺省。英文除祈使句外,所有句子為了邏輯結構的完整都必須有主語,主謂結構主導調控。而漢語句子常平鋪直敘,句子簡短松散,主語經常被省略。英文句子與漢語相比更受語法規則制約,王力(1984)曾提出:“就句子的結構而論,西洋語言是法治的,中國語言是人治的。”英文注重外在結構的完整嚴謹,漢語靠句子之間內在含義聯系,形散而神不散。
例1: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張譯:When I met father in Xuzhou, 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his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
例2: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張譯:Im all right except for a severe pain in my arm. I even have trouble using chopsticks or writing brushes. Perhaps it wont be long now before I depart this life.
例1中主語完全缺失,即零位主語,根據上下文內在邏輯可知主語是“我”,而其英譯文則需根據上下文補全主語“I”。例2“舉箸提筆,諸多不便”是漢語特有的四字結構,其譯文連續添加主語“I”和形式主語“It”以保持句子的完整,而漢語沒有形式主語。
2.顯性連接與隱性連接。英語有豐富的形式變化機制,注重顯性銜接,常用關系詞、連接詞、介詞等連接手段。而漢語的語法關系模糊,主要依賴詞語順序,句與句之間通過句子本身的含義進行銜接。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1985)指出:“漢語沒有形式的語法區別,拋棄了一切無用的附屬裝置,從而使句子跟思想的順序密切對應。”漢譯英時要適當根據語義和邏輯關系添加關聯詞。
例3: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張譯:I repeatedly tried to talk him out of it, but he only said, “Never mind! It wont do to trust guys like those hotel boys!”
例4: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張譯:I wanted to do all that myself, but he stopped me, so I could do nothing but let him go.
例3和例4中的漢語句子是轉折關系,但并沒有出現轉折連詞,文字簡潔流暢,句與句的關系建立在思維的序列之上。而英文中用兩個“but”來表示轉折,從而達到語篇意義上的連貫。例4漢語句子中的因果關系在其英譯文中通過“so”凸顯出來。
例5: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
張譯:The discouraging state of affairs filled him with an uncontrollable feeling of deep sorrow, and his pent-up emotion had to find a vent. That is why even mere domestic trivialities would often make him angry, and meanwhile he became less and less nice with me.
在例5中,“情郁于中,自然要發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因果關系形式上并不明顯,但卻有明確的意義脈絡,而其英譯文用“That is why”來明確表明前因后果,起到邏輯關系的接續。“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前后句通過語序即可表意,其英譯添加了“and meanwhile”以提示了時間關系,使語義更加清晰。
三、結語
本文以《背影》及英語譯文為語料進行分析,就語言結構而言,英語偏重形合,漢語偏重意合。英語的詞語粘合多依靠形式,漢語多取決于意義。在漢英翻譯時應盡量符合目的語表達習慣,根據行文特點添加適當銜接手段以實現連貫。
參考文獻:
[1]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力.中國文學法初探[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