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淮北商貿經濟發展的實地調研,查閱淮北市商貿經濟發展的相關文獻,了解淮北經濟發展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國內商貿發展的情況;對外經濟發展的情況;三次產業結構的主要特點。發現淮北商貿經濟存在的問題:對商貿研究不透,整體布局不合理;二元經濟結構差距明顯,商貿經濟發展兩極分化;商貿企業競爭力不強,商貿經濟人才不足。提出策略建議:樹立商貿創新理念,完善商貿發展的不足;推進農村商貿經濟發展,縮小兩元經濟商貿發展的差距;科學布局商貿經濟發展,注重商貿經濟人才建設。希冀為淮北商貿經濟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商貿貿易 經濟發展 淮北商貿經濟
隨著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的發展,商貿經濟越來越受到重視。商貿經濟的平臺助推著生產和銷售的共建,對淮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淮北商貿經濟展現出良好的態勢。但在發展中也遇到一些瓶頸,審時度勢,分析商貿經濟發展中問題的原因,提出淮北商貿經濟發展的策略,對淮北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
2017年,淮北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1億元,同比增長11.8%,以經營單位所在地劃分,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69.3億元,同比增長11.7%,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3.8億元,同比增長12.0%。以消費類型劃分,商品零售337.5億元,增長11.8%;餐飲收入15.6億元,增長12.2%。
(一)淮北市在國內商貿發展的情況
201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1億元,比上年增長11.8%。以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9.3億元,增長11.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3.8億元,增長12.0%。以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337.5億元,增長11.8%;餐飲收入15.7億元,增長12.2%。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類值看,淮北市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24.4億元,增長9.1%;飲料類商品零售額4.6億元,增長2.9%;煙酒類商品零售額10.6億元,增長12.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8.8億元,增長4.8%;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7.9億元,增長13.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7.7億元,增長4.5%;中西藥品類商品零售額3.0億元,增長26.5%;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17.7億元,增長16.9%;汽車類商品零售額34.9億元,增長11.3%。淮北市納入統計的15家開展網絡零售業務的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6億元,增長47.8%。
(二)淮北市對外經濟發展的情況
2017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080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出口55761萬美元,下降2.3%;進口5048萬美元,增長17.9%。同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0家,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81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2%。同年引進并開工規模以上項目184個,其中,5000萬-1億元項目71個,1-3億元項目71個,3-5億元項目11個,5億元以上項目31個。
(三)淮北市三次產業結構的主要特點
2017年淮北市地區生產總值(GDP)929.0億元,比上年增長7.6%。第一產業增加值64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547.3億元,增長8.6%,第三產業增加值317.7億元,增長6.9%。三次產業結構6.9:58.9:34.2,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2.2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41885元,比上年增加5458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4%;按年均匯率折算為6204美元。
二、淮北商貿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基于傳統思維模式及過去貿易模式的影響,制約淮北商務貿易經濟的發展,有些因素制約著經濟的整體布局發展,經過調查,認為商貿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有以下方面:
(一)對商貿研究不透,整體布局不合理
政府和企業對商貿經濟的發展理解不透。政府干預商貿經濟,對商貿經濟的本質理解不透,淮北市作為資源型城市轉型,原有的資源逐漸失去優勢,特色商貿經濟沒有特色市場。商務貿易經濟的發展創新驅動不足,對本土資源尚未最大限度的開發。商貿企業沒有對商貿模式深入研究思考,缺乏創新。
商貿經濟布局不合理。從宏觀方面布局,主要是商貿地點較多布局在城市及成熟的商業區,對農村地區或邊遠地區的布局不多。難以保障偏僻地區商品的供給在數量不足和質量欠缺,更多的基層消費者的需求難以滿足。制約商貿經濟的全面發展;商貿經濟與批發市場比較密切。批發市場的規劃還是過去的模式,布局與流通難一致,存在批發市場面積小,地域偏的問題。
(二)二元經濟結構差距明顯,商貿經濟發展兩極分化
城市商貿經濟的發展較為成熟,資金的投入保證基礎設施的完備,較大程度滿足城市居民的訴求。問題是,在廣大的農村,商貿經濟的發展薄弱。長期以來,農村青壯勞動力進入城市務工,經濟的主體不在鄉村,更加導致農村經濟的落后。農村貿易環境明顯滯后,服務意識和質量很難滿足消費者的要求,經營的理念陳舊。諸多因素使城鄉商貿經濟發展嚴重出現兩極分化,極不均衡,制約了商貿經濟的全面發展。
(三)商貿企業競爭力不強,商貿經濟人才不足
淮北市因地緣問題,商業貿易規模小,管理的科學性不夠,規范性受限,商貿企業在周邊城市競爭中優勢不足,從大型的商貿企業來說,也是幾個小企業聯合體組成,商貿協調性不夠。商貿企業科研能力方面,創新性的積極性不夠,商貿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核心競爭力不強。
目前商貿企業發展慢,規模小,很難有效的吸引人才的加盟,特別是難以吸引高層次的人才。有些商貿企業沒有大的格局,不具有戰略高度。忽視對人才的培養的規劃和招攬人才的心胸。在商貿發展中留不住人才,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導致人才流失。從長遠來看,商貿企業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后勁,限制商貿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淮北商貿經濟發展的策略建議
商務貿易經濟在淮北市崛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關系到淮北市城市轉型的發展。從思想上的重視,厘清商貿經濟發展理念,關注農村商貿發展,縮小兩元經濟結構商貿發展的差距;科學設計商貿企業發展規劃;儲備商貿人才,推進淮北市商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樹立商貿創新理念,完善商貿發展的不足
互聯網視域下,商貿經濟發展出現新的理念,貿易范式多元化。傳統的貿易方式,例如,零售業與批發業,倉儲業與物流業的發展僅僅是單一性,在經濟多元化的互動中,融入金融資本、旅游資源和科研力量。打造全方位的大商貿的發展理念,從市場的需求出發,發展本土商貿經濟,設計大規模、信息化、專業化的大型市場。物流業、商業信息、資金流融為一體的互聯網平臺,以市場為導向的商貿經濟共享共建的創新途徑與商貿經濟體系。營造商務貿易的發展環境和商貿文化,為消費者在環境貿易的氛圍和文化氛圍里感受購物的快樂。互聯網+商貿經濟的建設,完善商貿經濟發展的不足。
2.推進農村商貿經濟發展,縮小兩元經濟商貿發展的差距
隨著鄉村振興建設的發展,制定商貿惠農政策,精準扶持農村商貿市場發展。面對新環境,設計農村商貿規劃,對涉農商貿企業科學的布局,鼓勵和幫助零售業在鄉村的發展,合理布局鄉村連鎖超市,形成特色的商務貿易市場和特色農貿小鎮。例如,杜集段園的葡萄小鎮,聚焦綠色農產品消費,通過購物節促進消費市場,筆者在實地調研中,感同身受第五屆段園葡萄采摘節的氛圍;烈山榴園的石榴小鎮等。通過引導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建設,形成地理標志產品。縮小兩元經濟商貿發展的差距,對特色農產品進行研發,通過高科技推動農村商貿經濟發展,注重綠色農業、生態環保,農村商貿經濟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
3科學布局商貿經濟發展,注重商貿經濟人才建設
科學布局商貿經濟規劃,避免商貿企業發展的瓶頸,好的布局規劃是商貿經濟發展的關鍵。商貿體系的布局要具有行業的前瞻性和規范性,大的格局,大的發展,才有商商貿經濟的大作為。生態環境的保護,綠金淮北的發展,大數據產業引導,智慧城市的建設,未來的淮北大商貿經濟格局蓄勢待發。
商貿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建設,高層次的人才是商貿經濟發展的核心元素。人才聚,企業興。校企定制,企業互聯,政府幫扶等系列的措施為商貿經濟助力。商貿企業內部通過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儲備本土人才的開發和外來人才的引進,為淮北商貿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優勢。
總 結
在走訪和調研中,看到淮北市商貿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也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機遇與挑戰并存,通過調研分析,對商貿經濟進行預研、預判及預案。研究政策,抓住機遇,積極謀劃商貿重大項目,促進淮北商貿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淮北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淮北市統計局,2018年5月9日.
[2] 聶瑞芳.地方商貿流通與產業簇群發展的互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09).
[3] 俞倩.淮北經濟轉型的問題與對策[J].時代金融.2017,(20).
作者簡介:徐文慧(1997-),女,安徽淮北人,山東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2015級貿易經濟本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