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單韜
摘 要: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良知,在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學科越來越細分的背景下,知識分子卻不斷的被邊緣化,甚至有人高呼,知識分子已經死了。本文將從知識分子的定義,知識分子邊緣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對知識分子精神進行重建三方面進行探討當今知識分子邊緣化的問題。
關鍵詞:知識分子 邊緣化
知識分子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社會群體,知識分子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在社會建設中起著足輕重的作用 。在中國,如果說士人締造了傳統社會,知識分子則締造了現代中國。看了余英時老師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思緒久久平復。古代文人騷客,不僅可以征戰官場,還可以馳騁文壇,做到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而我們今天的知識分子只能躲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耕耘了。作為一個中文系的學生,談到這個話題的心情是復雜的,雖然我不算一個知識分子(下文會嘗試對知識分子做定義)。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耳濡目染于儒家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或多或少是有些“士”或者“知識分子”的責任感的。
一、知識分子定義探尋
余英時老師對“知識分子”地定義和西方社會的intelligentsia 與intellectual地定義是一致的,而不是《辭海》中對于“知識分子”的定義。這是我們對“知識分子”這個詞的意義做了一個分析比較,不然如果每個人對“知識分子”的定義都不一樣,那么是沒法進行討論的。如果我們認為“知識分子”的定義和《辭海》的定義是一致的,那么就會像我在文章開頭那樣,產生疑問。所以我們本文中所說的“知識分子”的含義和余英時老師對“知識分子”地定義是一致的。
二、當代中國知識分子邊緣化的原因是什么?
1、意識形態與價值選擇的原因
意識形態與價值選擇,我認為這個是核心原因。經過八九學潮后,好多人受到牽連,據我一個高中同學說他們大學一個老師,年紀很大了,教學也沒問題,但就是不給評職稱,因為這個老師年輕時參加過八九學潮。我們這里不評論學潮的對與錯,只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你做什么都得瞻前顧后,一步走錯可能影響你一輩子,如果你一直生活在這個體制里面。還有前幾周一個有名的教授來我們學校做演講,據我們老師介紹,這個教授已經被推薦為長江學者了,但是因為從國外回來的時帶了一本政策不允許的書,所以就被取消長江學者的評審資格了,我們課中聽了大笑,覺得不可思議,這種事怎么今天也存在呢?
試問作為一個良心沒有泯滅的人,誰不想助人為樂,誰不想為社會做一點貢獻,誰不想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然而事實是今天不是你想做這些就可以做的。你如果去中南海旁邊舉一個牌子說,我要見國家主席,為國家出謀劃策,估計主席沒發現你之前就被警衛帶走了吧,他們以為你是精神病患者。我們今天常常聽到一句話,“戲子當道”,為什么不是“知識分子當道”呢?戲子為什么會當道?沒有國家宣傳媒體的宣傳估計不會這么容易當道吧?那么為什么不給知識分子提供這樣的宣傳平臺呢?國家意識形態、價值選擇決定了我們個體的所作所為。
2、市場經濟與專業細分的原因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加重我們生活的的成本。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之前實行計劃生育,有的家庭還是甘愿冒著被罰款的風險生孩子,但是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卻沒人愿意多生孩子了,一家依然是只生一個,就是因為教育成本太大了。同樣的對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不得迫于生存壓力,被市場牽卓鼻子走。當知識分子以經濟利益為方向后,就再也不能做一個知識分子了。
3、知識分子自身原因
知識分子邊緣化,一方面是被邊緣化,另一方面是自愿邊緣化。被邊緣化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社會意識形態與價值選擇造成的,自愿邊緣化則就是知識分子自身責任使命的背棄、批判精神的衰弱以及道德人格的缺失造成的。
三、知識分子精神如何重建
1、國家意識形態層面
政治文明,完善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但我們今天無疑離政治文明還有一段距離要走。當我們整天聽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些口號的時候,說明我們目前的狀況不是這樣的,起碼是和這些口號有一定距離的,如果真正實現了、落實了這些口號,那么還在宣傳這些口號就是無意義的。一個國家需要靠政治手段來規定人民可以議論什么,不可以批評什么的時候這個規定肯定是有問題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不讓接觸,不讓評議就是霸權。既然宣傳的是民主、文明,那么就切實落實到位,不讓宣傳僅僅止于宣傳。給知識分子一定的話語權,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心聲看法,為國家社會的發展諫言獻策。同時,知識分子也是人,他們不是圣人,也有妻兒老母,因此在物質保障上做到基本的滿足,不讓他們整天為生計奔波,如果連生活都艱難,那么談何責任感與使命感呢?還知識分子一片天空,利國利民。
2、知識分子自身層面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應該作為知識分子的操守,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就是在于此。面對當今社會這么多的利益誘惑,權勢壓迫,真正做到不懼外界影響又談何容易,但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完全放棄知識分子操守,正因為難能,所以才可貴。錢穆說:“政治上層 ,乃至全社會必須尊重自己的知識分子,讓他們去自由研究,并隨時預備接受他們之指導。而我們的知識分子也該自尊自重和自省,以達自覺自發的階段,才可有真的救民族救國家的新政治之出現 。”
結 語
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精神重建,這是一個巨大的任務,不是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用幾千字能解決的,雖然我知道我的文章對這一問題起不了作用,并且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我還要發聲,一個人的聲音是渺小的,但是眾人的聲音卻可以撼動山河。由于才疏學且,急于求成,文中觀點也都是自己片面之見,錯誤在所年免,讓大家見笑了。
參考文獻:
[1]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2] 許紀霖.中國知識分子十論[M].復旦: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5
[3] [以]愛德華·W.薩義德.知識分子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