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榮華
摘 要:由于數字出版集信息經濟、知識經濟為一體,具有融合性、長尾性、個性化、易復制等特點和傳播廣、效率高等優勢,數字出版固有的大數據、大規模、大投入等“大”的出版特征和經營方式,往往被大型出版集團、移動互聯平臺利用和搶得先機。中小型出版社要突破傳統出版產業結構性矛盾和發展中遭遇的增長性瓶頸,使數字化戰略成為核心戰略,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就必須要在“大”中謀“小”,以“小”搏“大”,以“少”搏“眾”,以“專”搏“全”,樹立有別于傳統出版的理念,構建面向新型出版生態系統的經營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中小型出版社數字化轉型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中小型出版社 數字化轉型
1、前言
中小型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困難重重,存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難以承擔高額的數字化轉型成本,中小型出版社因資金相對薄弱,一般不考慮做需要大投入而不能快速盈利的業務;二是數字出版產品尚難形成較大規模市場需求,對于營銷能力不強的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數字產品的銷售壓力更大。在此情況下,中小型出版社選擇以本社特色、優勢出版領域為切入點探索數字化出版轉型之路或許是一條捷徑。數字化時代出版物資源及出版類型將以幾何倍數增長,出版活動不再是以一本書、一套書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數據庫、資源包、網站、移動互聯平臺、電子書等形式出現。因此, 適應數字化出版發展的需要,思考和實踐數字化轉型必須從更新出版理念做起。
2、構建數字化轉型升級模式
傳統中小型出版社要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結合自身資源、人才實際,探索、建立符合數字化出版內在規律的出版模式。
2.1項目驅動
數字化出版需要大投入,這是中小型出版社的弱項。但通過項目驅動解決初始時期的資金、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并且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是可以探索且可行的。《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完善數字出版投入機制,加大財政對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扶持和對重點數字出版工程項目的資金投入,推動設立扶持數字出版專項資金,支持設立數字出版公共服務平臺和骨干項目建設等多項具體措施,不但為中小型出版社數字化升級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切實的支持。例如,我社充分利用自身在中醫藥領域的出版特色優勢,基于多年中醫方劑內容積累,申報了《中醫方劑網絡數據庫平臺》項目,并獲得財政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目前項目已完成并通過驗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數據加工、知識標引、產品設計等經驗,為后續出版社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基礎。
2.2技術支撐
在數字出版領域,技術占居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型出版社要量力而行,有所為有所不為,真正將新技術與自身的內容資源高度融合,創造出數字出版領域的競爭力。第一,選擇適用技術,開發特色產品。在數字出版中,不一定是越高級、越復雜的技術就是出版者和讀者需要的,關鍵在于數字技術能否很好地和內容相結合,能否為讀者提供比傳統方式更便捷、更多樣、更有價值的服務。能很好地表達內容的技術才是有價值的。第二,運用先進技術,探索新型服務模式。要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鎖定讀者人群,分析消費習慣,還原消費心理,預判消費趨勢,創造新的消費服務模式,鞏固市場地位。
2.3增值服務
傳統出版社現階段的優勢在于內容的專業性、權威性以及圍繞這些內容所開展的優質服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版社不再是簡單的‘內容提供商,而是‘體驗提供商和‘服務提供商。”此時,內容產生更快,生命周期更短,閱讀和服務需求更加個性化。簡單的“內容為王”的概念將被徹底顛覆,雖然,讀者(消費者)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沒有變,雖然,產品提供的價值是有限的,但企業能夠附加在產品之上的服務價值卻是無限的。當圖書或者數字化產品的價格和品種難以形成差異時,服務便成了贏得讀者(消費者)的關鍵因素。出版社不再是單純的內容生產者,而將成為面向特定領域的信息服務商。只有“內容+服務+用戶體驗”,才是數字化時代的出版“王道”,出版社除了策劃內容,還要策劃用戶體驗,為用戶(讀者)提供超出商品價值以外的增值服務。
2.4產業融合
傳統媒體在轉型中必須“跳出傳媒看傳媒”、“跳出媒體看產業”,以產業融合的視角來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在服務好產業融合的基礎上來有效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隨著傳統出版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傳媒行業邊界的模糊以及信息的充分共享,出版產業鏈將重構和再造,產業融合的趨勢不可阻擋。地方中小型出版社要完成轉型升級的任務。在資源方面,必須同擁有豐富技術、品牌和人力資源的大型出版集團和移動互聯平臺合作,增強互補性;在技術方面,必須和專業網絡信息公司合作,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需要的技術,增強產品的創新性;在資本方面,要更多地利用轉型資助和社會資本開展基于自身專業領域以及品牌特色的版權開發,增強出版核心競爭力。
3、結語
出版企業要從版權是重要的出版資源、版權交易是新的出版經營方式的高度,對版權資產進行管理、開發、運用和維護,從而獲得新的市場生命力和經濟增長點。版權資產的有效管理、開發、運用和維護,將是中小型出版社提升市場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獲得較快發展的重要推進劑。數字化轉型升級將提高出版單位的核心競爭力。面對以“大”“快”為特征的數字化出版,中小型出版社要想在“大”中謀“小”,以“小”搏“大”,以“少”搏“眾”,以“專”搏“全”,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必須立足現實、超前思維,構建模式、合理布局。
參考文獻:
[1] 廖彬成.圖書館地方文化文獻的收集、整理與出版[J].圖書情報導刊,2016,1(3):28.
[2] 楊娟.數字時代新型出版文化的構建[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7(1).
[3] 邵景均.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J].中國行政管理,2015(8):1.
[4] 趙學軍.論MPR圖書的出版價值和發展前景[J].中國出版,200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