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楠
摘 要:當前生態學的理論在我國廣為流傳,生態學以其獨特的創新性,一經推出便引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隨著我國生態保護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提升,已經打破傳統生態學理念,也重新定義人與自然間的關系。海綿城市是新一代的雨洪管理技術,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本文結合海綿城市理論的基本概念加以分析企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情況,旨在進一步促進海綿城市理論的有效應用,促進我國風景園林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論 風景園林 自然 生態保護
引 言
隨著園林生態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科得到了融合,其具體內容不僅包含多功能景觀研究,還包括景觀遺傳學和景觀綜合模擬等多個方面。在這樣的背景下,海綿城市可以更好地優化城市水域景觀生態環境。
1、海綿城市理論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海綿城市的建設理論主要著眼于轉變我國的排水防澇思路,嘗試用必要的建設方式保護我國的城市生態系統,梳理我國生態系統存在的紊亂情況,同時保證各個建筑項目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首先,建筑企業要根據當地天氣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設計建設,例如,一些花園這樣的景觀來增加對雨水的掌控能力。我國經常會有一些地區的降雨強度大于其地面的滲水能力,建筑商便會選擇在這樣的地區中多栽種植株,同時采用挖渠道的方式采集水源并進行過濾,過濾凈化后的雨水便可直接用于進行生態濕地的加濕工作及景觀水塘的建設工作,多出來的水資源也可直接移至人工塘和城市河道中。
2、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實踐
2.1在道路規劃中的實踐
第一點,風景園林規劃人員應適當增加綠地面積,相應減少道路面積。具體來講,可以按照環狀路網設計原理來減少風景園林道路面積,例如,可以用曲線路徑來替代直線路徑,在此過程中要保證間隔綠化帶設計面積必須滿足排水功能的實際需要。第二點,將道路兩邊齊整的林木換成密度大且連續性較強的綠化植被。第三點,在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路面過程中,材料的選用也應符合海綿城市理論的要求,通常選用滲透性強、質量優且功能全的路面鋪設材料,從而健全風景園林的雨水消納、徑流量以及水質等方面功能。
2.2在綠地規劃中的實踐
在園林規劃方面,海綿城市理論要求對現有起伏地形的改變應盡量減少。在具體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應以因地制宜為基本原則,立足于原有地形走向和深度來設計排水隱形地塊,也可以將天然的凹陷空間設計成蓄水池、人工湖等。如,在規劃設計園林綠地過程中,基于存在的大面積綠地,設計人員應從林木根系分布狀況出發進行綜合考慮和分析,科學布置積水坑塘,同時在此基礎上進行林木以及草地的有效配置。園林綠地規劃過程中,對排水口以及低下管網等位置情況的精確把握是重點工作之一,將這些方面與景觀設計有效結合,來科學布置凹地的流水通道。這樣做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城市排水的實際需要,還使城市綠地形成起伏多姿的各種形態,進而促使景觀設計的情趣有效增加。
2.3人工濕地的規劃設計
濕地的建設也是風景園林規劃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濕地的建設周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平衡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某個地方的自然濕地,在對其進行管理時,在周圍建設了養豬場,想要利用豬的糞便來增加濕地中的營養,促進水中生物的養殖,而實際上,大量的糞便破壞了濕地的生態環境,污染了濕地中的水資源,對周圍的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最后,有關部門將養豬場改成了休閑旅游地區,有效改善了濕地污染的情況,不但促進了濕地中的生物的健康生長,同時,濕地中的水資源也對周邊植物省生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全面提升了該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所以,進行人工實地的規劃設計時,一定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
2.4公園建筑物的規劃設計
在對風景園林進行規劃的過程中,公園中的建筑也可以起到“海綿”的作用。首先要對風景園林中整體建筑的建設結構和規劃布局進行有效掌握,然后根據建筑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雨水收集系統的建設。可以在建筑物的內部建設暗渠,利用收集外界環境中的水分。建筑物的各個方面都會有雨水掉落,在這一過程中將雨水引入到建筑的暗渠中,暗渠是由環形的濾水槽組成,濾水槽需要使用礫石來進行雨水的過濾,然后流入到蓄水池中,經過過濾、處理等操作實現村循環使用,還可以將過濾后的雨水直接應用到建筑周圍植物的澆灌中。
2.5在水景觀規劃中的實踐
在風景園林規劃中,一般都會進行河道、溪流以及人工湖等景觀設施設計,以此將其蓄水功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通常情況下,設計人員常常將水景觀的池壁和底部進行固化,使其形成一個封閉狀態,以便于換水和管理,但此方式對景觀水的自然交換以及滲透非常不利。同時,只有在降水豐沛的時期才能發揮封閉狀水景觀的作用,而在其他時間就只能靠自來水來保證水景觀所需,進而造成很大的水資源浪費問題。所以,在規劃設計風景園林過程中,設計人員應主動挑選低洼地形,并將該區域設計成便于降水集聚的園林水景觀。
2.6規劃風景園林滲水透水裝置
為了保證城市的園林景觀能夠得到充沛的灌溉補給,需要著手在城市道路表面鋪設具有滲水透水功能的裝置,讓雨水能夠快速滲流到地下,為地下土壤提供水分供給。最終將滲透到地下的水分一并收集到生態滯留塘里,加快塘體表面水蒸氣的蒸發速度,帶來多次的降雨過程,從而利用雨水收集的良性循環,有效提高了奧林匹克公園的節水護水效率,強化了公園景觀的觀賞效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生態理念的快速發展,海綿城市理論已經不斷改革創新,引來更多人們的關注。在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中,海綿城市理論必須充分發揮城市的自身排水能力,能夠有效實現排水蓄水等功能,通過構建科學的儲水系統,有助于水資源的再次循環利用,推動我國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紅建.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6(11):40.
[2] 金麗莉,張騰飛.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6(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