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森林資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大,森林資源對人民生活環境和國家的各項經濟生產都具有重大的影響。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的長期發展戰略順利的實施,林業能夠穩定保持生態平衡,進一步實現既促進經濟發展又合理利用林業資源的和諧關系十分重要。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需要對防火工作進行重點管理,森林受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出現各種突發性火災隱患。將針對森林防火工作和應對措施進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森林防火中的重要步驟內容,制定有效的防火應急預案,加大森林防火管理預警的執行力度,確保森林防火的管理效果。
一、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1、森林防火是保護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森林火災是我國三大自然災害之首,防止火災就等同于保護森林資源和國家財產。而我國作為林業資源大國,人口基數過多,以至于人均占有面積頗少,遠低于世界資源的平均水平,加上近些年來亂砍盜伐情況及其嚴重,以耕地、城市建設大量征用等多方面社會發展需求,森林覆蓋率逐年在降低。目前實施天然林保護,加強人工造林技術,早已成為我國林業發展的里程碑。而保護森林資源,制定砍伐、管理等政策后,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因此,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是保護森林資源和發展林業事業以及共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是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
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責任制度。行政領導負責制是各地區森林防火責任制度建立的依托,深入分析國務院最新出臺的《森林防火條例》,其對地方政府行政領導提出新的標準,要求其在主觀上提高對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視度和關注度,定期對林業轄區人員,尤其是護林管理人員、普通工作人員等,要進行相關技術指導和業務方面的培訓,督促他們在防火戒嚴期間務必堅守崗位,嚴格值守,落實巡視巡查工作。另外,森林防火專業器械以及人員的供應,也是完善森林防火責任制度體系的有效途徑之一和必然條件。
3、創新、普及優化森林防火設施與技術。提高火災的撲救效率眾所周知,如果引發起森林火災,其蔓延速度極快,很快會造成大面積森林在燃燒,在火災發生時僅采用傳統的救火撲火設施開展撲救工作,其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效果也很緩慢,不僅沒有撲火成功,反而會造成火勢越來越大的后果。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合成滅火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彌補了單一型滅火技術的不足,通過降低火苗傳播速度達到對火情高效管治的目標。推土機、森林消防車、水泵森林滅火索、手工具合成滅火技術的應用,使森林資源的燒損面積大大縮減,也就是說,合成技術的應用使森林火情達到防治的目標。另外,加強對巡視人員防火知識方面的培訓和工作力度,也是落實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步驟,促使他們能采取科學的方法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降低經濟財產損失的不良后果。
4、森林防火工作是保護森林生態環境良好發展的根本手段。森林是人類及所有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然而,一旦森林發生火災勢必會造成大量森林化為灰燼,嚴重影響森林在生態環境中的調節功能,甚至喪失這種生態保護功能。而森林防火工作,恰恰是有效預防、及時補救森林火災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森林防火工作,不僅能夠及時、準確、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而且還可以減低減少火災危害的幾率,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
二、面對新形勢下森林防火工作所采取的應對方法
1、積極修建森林防火隔離帶與森林防火道有機結合的森林防火隔離帶能夠大大降低修建成本,節約林地,為森林火災發生時救援工作人員能夠快速到達火災現場提供了有力條件和保障。森林火災發生時可以便于就地修建隔離帶,減少損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事件。加大宣傳我國的森林火災防范管理必須要從人為因素入手,加強森林中人員的行為管理。對于發現不良行為的人員,應給予警告或懲罰;對于行為極其惡劣的人員,可以依照森林保護法依法拘留等。同時,加大森林防火的宣傳力度,每一個人都擔負起森林防火隊員的職責,讓森林防火工作越做越好。
2、強化對森林防火的認識,落實防火責任,加強防火控制,實行防火教育制度,提高民眾的防火意識,加強森林防火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實現森林防火體系,調動整個社會來防御和應對森林火災。建設森林防火通訊網絡,要充分的利用各種媒體和渠道對森林防火的重要意義進行廣泛宣傳,加大對森林防火的宣傳,強化全民的森林防火責任和意識,加強森林火災的預測和預報,提高火災防治決策的可信性。
3、預防森林火災時,針對不同性質情況,展開有效防御。落實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途徑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監督、管理以及巡護是使林業火源及時發現的基礎和根本,能及時在撲救行動中,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開展撲火行動。森林監控網絡體系的構建,是對森林防火監控信息系統的優化,也是專門針對森林防火工作所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森林火災的預防、撲救體系不完善從現在的森林防火體系來看,森林防火還停留在單單是林業主管部門和森林防火部門的職責,力量單薄,一旦發生火災會錯失撲救的第一時間,火勢得不到及時控制,有的還會帶來二次燃燒,就會造成更大更嚴峻的損失,后果不堪設想。
4、加強對森林火災的預測和預報工作。森林火災的預測主要是根據氣候的變化規律和天氣的濕度情況等,對火災發生的可能性進行預測,主要分為火險預測、火災預測、可燃物濕度預測等。它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對火源進行處理,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提高防火積極性,保證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開展。森林火險的預報必須要從實際出發,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出現火災的可能性,并及時進行火險等級通報,以引起人民群眾的注意。能夠對森林火災進行全方位、全覆蓋以及全氣候的監管,落實“打早、打小、打了”的火災撲救目標。此時國家森林防火主管部門任務較為繁重,相關工作人員應擬定森林監控技術推廣方案,為其科學的實施提供保障。
結 語
參照我國的基本國情,在新形勢下應全力做好與森林相關的防火防御工作,是生態環境建立健全的重要基礎之一。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增強對防火預防工作的重視程度,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條例》,使全民的防火意識得到提高。在先進技術、高端器械、防火監測預報體制的協同配合下,未來幾年我國的森林防火預防工作效率必然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