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婉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加大,各高校紛紛探索基于朋輩互助式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本文以浙江大學為例,討論實行學長輔導計劃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推進和完善學長輔導計劃工作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學長輔導計劃 工作制度 過程管理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加大,以及分校區條件下帶來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的限制,為高校開展德育工作帶來了一些新挑戰面對這些挑戰,各高校紛紛探索基于學長制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2005年以來,浙江大學在朋輩互助式教育的基礎上,設計并推出了“學長輔導計劃”。這是一項旨在充分發揮優秀學長優勢,全面而又個性化地指導和幫助新生的結對工程,切實引導學生參與到“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高校德育工作中。
一、學長輔導計劃的實施和成效
以浙江大學為例,高校學長輔導計劃的實施,一般分為學長遴選、崗前培訓、工作開展和學長考核等階段。
1、學長遴選。每年5月,由各學院負責推薦和遴選,以大二年級本科生為主,每4-5名高年級學生組成一個學長組,對應輔導一個新生班級,重點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解決思想、學習、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2、崗前培訓。培訓主要集中在每年6月和8月,通常采用校院兩級分層培訓的辦法。由學校統一進行選課指導、學習規劃、心理輔導、危機干預等培訓,各學院再根據工作安排和要求,單獨進行專業選擇、素質拓展等方面的實務培訓。
3、工作開展和學長考核。工作開展時間為一年,考核時間一般在第二年5月,由學院根據學長組一年工作表現給予考核,其中優秀學長組和優秀學長獲得學校表彰和獎勵。
自2005年來,浙江大學萬余名優秀學長懷著無私奉獻的熱誠加入學長組,不論從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的角度,還是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均取得顯著的成效。
學長輔導計劃促進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從“傳統垂直型”向“立體復合型”發展。該計劃吸引了大量優秀學長參與到低年級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中,更好地實現輔導員、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交流互通的“傳感器”作用。學長成為解決新生入學選課困難的主力軍、新生班集建設和集體榮譽感樹立的主要推動者,且在及時發現和幫扶家庭經濟困難、學業困難或心理困難學生方面發揮了很大的價值。同時,該計劃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機制的形成。經選拔的優秀學長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服務新生的同時自身也在工作中得到綜合能力鍛煉和責任感的提升。
二、學長輔導計劃存在的不足
當然,學長輔導計劃實施至今,一直處于實踐和不斷完善的階段。筆者面向324名學長進行調研,概括總結出學長輔導計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處:
首先,選拔培訓效果參差。目前開展的培訓活動主要著眼于學長隊伍的實務性工作,受限于大二年級學長自身的思想意識和知識水平,部分學長在帶領新生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功利性和片面性的指導,尤其是學風建設和專業選擇方面。此外,學長輔導計劃的開展需團隊協作,每年學長人員眾多,其中不乏一些責任意識不強的學生存在“劃水”“搭便車”等情況。
其次,工作后期缺乏熱情。在新生剛入學階段,比如迎新籌備、班團組建、始業教育等,各學長對此項工作倍感新鮮,通常都熱情滿滿,甚至幫新生“大包辦”。待正式開始上課后,不少學長忙于學業,模糊定位模糊,缺乏主動與新生溝通交流的動力。
最后,考評依據相對單一。依據學長輔導計劃進行學長組和學長考評工作時,審核和評選優秀的時間點主要在工作開展一年后,考評依據主要是各組上交的總結材料和班級的評價意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過程管理不明顯,且考評依據主要為定性因素,缺少更凸顯對比度的定量考核。
三、關于優化學長輔導計劃工作制度的思考
針對學長輔導計劃上述存在的不足,筆者認為,可以從優化選拔培訓、加強過程管理、促進溝通反饋以及拓展長效引導等四方面著手進行完善。
(一)優化選拔培訓
完善學長輔導計劃的選拔工作,重點了解整個報名團隊的成員熟悉度、分工安排等,并且考慮基本素質、思想覺悟、在校表現、人際溝通等多方面的評價因素,切實遴選出優秀的責任意識較強的學生參與學長組工作,以免“搭順風車”的情況出現。同時,由于大二年級學生專業基礎受限,為保證有更全面更客觀的學業指導和專業引導,學校和院系應加大對高年級專業學長隊伍建設的推動作用,吸收更多優秀的大三大四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學長參與學長輔導計劃。
(二)加強過程管理
制定學長組整體工作計劃,在學長組組建之初,就告知各位學長一年內各時間點的工作重點,便于學長組工作常態化、長期化開展,也利于院系更好得為學長組工作提供資源和支持。
同時,加強過程監督,建議將學長組考核分為月度、學期、學年三個時間層面進行,考核環節同時吸收新生、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學長團隊四方面共同參與。細化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兩方面。定性考核主要考核學長組是否完成對新生的基本指導工作,通過班主任、輔導員對其的工作評價以及《學長組工作記錄本》來了解,定性考核主要通過新生評分和學長組內部互評來了解,同時考慮所指導班級的學習進步情況和學生工作等方面的表現情況。在管理過程中,對不合格的學長進行教育引導,對優秀學長(組)及時給予表彰。
(三)促進溝通反饋
學長輔導計劃是高校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與常規的德育工作有效結合。學長組作為新生最容易倚賴的群體,可以與班主任、輔導員、新生之友、班團委等形成五位一體的班級管理合力,打通相互間的反饋通道,定期就新生近期的發展情況進行溝通。
同時,每個學長組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很可能類似,促進學長組之間的溝通很重要。線下,可以召開學長組經驗交流會或者沙龍活動,邀請有經驗的優秀學長進行經驗分享;線上,可以利用兩微一端新媒體平臺加強小組間的工作交流和資源共享,切實促進學長輔導工作的開展。
(四)促進文化傳承
學長輔導計劃實施至今,依靠的并不是學校或學院的強行推動,而是一屆屆學長傳承下來的真誠付出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促進文化傳承,吸取前人經驗,整合多方資源,充分鍛煉自身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再通過學校長期的宣傳和鼓勵,進一步促進學長文化的傳承,形成高校朋輩引領、互助成長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