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楊
摘 要:幼兒藝術活動包括繪畫、舞蹈、音樂等方面,在藝術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是提升教學效果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就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的重要性引入,探討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的主要原則。并提出設定情景,給與自主權,適時鼓勵和調整難度與強度四條具體策略。
關鍵詞:舞蹈教學 幼兒 主體性 代入感 參與性 積極性
引言:舞蹈是一門美學藝術,是一種借助動作及節奏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幼兒舞蹈教學由于其教學主體具有一定的年齡特征,對發揮教學主體的主體性作用有著更大的需求。這就要求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將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為主要的制定原則,注重在幼兒舞蹈教育中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其以后的舞蹈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 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的重要性
舞蹈教學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起到提升審美,塑造形體,完善品格等作用,是幼兒成長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學模式不當或者教學方法不能適應幼兒的年齡特征,而導致諸如幼兒對舞蹈產生恐懼心理,幼兒肢體受到不可逆轉性的傷害等嚴重后果。這就要求在舞蹈教學中,優化教學模式,完善教學計劃,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動力,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敢想敢說,在學習舞蹈基礎能力的同時,完善幼兒的品格,提升幼兒的交流能力。是新時代幼兒舞蹈教學應該達到的目標。
2 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的主要原則
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應遵循兩大原則,也是幼兒舞蹈教學的目標,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時同樣應該遵循以下兩大原則。
2.1 基礎性
在舞蹈教育中教學主體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是對節奏的掌握和控制,對舞蹈動作能夠準確地理解和完成,對舞蹈蘊含的感情完美地表達。針對這三個方面,幼兒舞蹈教育作為舞蹈教學的初始階段,要時刻把握基礎性的原則,在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時,要注重基礎能力的教學,更應該將重心放在培養幼兒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注重幼兒掌控節奏的能力,注重提升幼兒對節奏的敏感度;注重動作的規范性和專業性,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注重基礎性的動作訓練;引導幼兒理解舞蹈是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培養幼兒在跳舞的過程中情感表達能力。
2.2 趣味性
趣味性是引導幼兒主體性發揮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應該遵循趣味性的原則,貼合幼兒興趣的曲目,動作等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使其能夠主動理解舞蹈的內涵,產生表演和學習的欲望。避免幼兒對舞蹈學習產生抵觸心理。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對舞蹈和舞蹈學習的喜愛。
3 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的具體策略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
3.1 設定情景,增加代入感
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可以通過為編排的舞蹈曲目設定故事背景等方式增強幼兒的代入感。選取貼合幼兒生活,符合幼兒興趣的曲目,或者由教師根據歌曲的內容編寫更完整的能夠獲得幼兒喜愛的背景故事,或者與其他藝術教學活動聯動,將舞蹈曲目與繪畫等聯系在一起,為幼兒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開放的舞蹈世界。如果只是單一的舞蹈練習動作也可以為特定舞蹈動作擬定更符合幼兒口味的名字,根據形體特色等進行發散思維,也有助于幼兒的思維練習和動作記憶。
例如在《天線寶寶》曲目的舞蹈編排時,可以參考動畫中天線寶寶的人物設定和故事背景,設定符合人物設定和背景的動作和角色,制作相應的舞蹈服裝和小道具,幫助幼兒進入舞蹈世界,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一定的代入感。并在學習之前給幼兒播放該動畫作品,讓幼兒對舞蹈學習產生興趣。也可在教學的過程中,為難度較大的動作編寫一段有關該動畫的小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進行記憶。
3.2 給予自主權,提升參與感
很多幼兒舞蹈教學采取的都是傳統的老師教一個動作,幼兒學一個動作的模式,這樣的模式容易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割裂感和陌生感,不能完整地理解舞蹈的內涵,也沒有主動參與的感覺。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采取讓幼兒自主參與進舞蹈編排的方式增加幼兒的參與感。
例如《數鴨子》這個曲目的舞蹈編排,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情景設定的方式,為每一個幼兒設計一個不同性格的小鴨子的角色,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鴨子舞蹈動作,也可幾個幼兒分為一組,設計一套有一定配合的組合動作,再由老師進行專業的指導建議。這個過程能夠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思維能力。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3.3 注重個性,提高積極性
在幼兒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還會面對幼兒的個體性差異帶來的幼兒對舞蹈學習的抵觸心理。針對這樣的問題,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幼兒的個性差異。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優點,在幼兒發展自己長處的同時帶動其他方面發展。
例如在編排《茉莉花》這種傳統曲目時,根據各種成型的舞蹈動作,可以為不同的幼兒設計不同難度梯度的動作,或者根據幼兒不同舞蹈動作的情況設計更具有個性化特色的動作。讓每一個幼兒在表演的時候都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在這樣的學習和表演之中,幼兒會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更大的興趣,也能夠避免由于對學習內容完成度不同而產生的對舞蹈學習的抵觸心理。
結束語:幼兒舞蹈教學對幼兒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的幫助,在幼兒舞蹈教學中,要善于發揮幼兒主體性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緊扣趣味性和基礎性兩大原則,從代入感,生活感,參與感,積極性等方向著力,注意難度和強度的把握。制定成熟的教學計劃,選取適應的教學內容,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幼兒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夯實幼兒舞蹈功底。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發揮幼兒主體性在舞蹈教學中的
作用。
參考文獻:
[1] 夏儷.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幼兒主體性作用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7,624:143-144.
[2] 李丁辛.我國幼兒舞蹈教育的現狀[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2:176.
[3] 孫雯.提高幼兒舞蹈教學魅力的策略分析[J].商,2013,22:349.
[4] 王煜,陳紅梅.“快樂與審美”幼兒音樂教育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1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