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發展時期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如何才能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讓有限的空間變成孩子成長的樂園,引導學生感悟愛并回報愛呢?
關鍵詞:感恩 寬容 廣泛閱讀 提升技能
前言:一間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決定教室的尺度呢?那就是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拜讀了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也曾親耳聆聽了他的講座,從他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感悟中,我深刻體會到了雷夫先生對教育事業的專注與熱愛,因此,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掩卷深思,一段話不斷在腦海中閃過,“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蹦敲吹降资鞘裁丛跊Q定教室的尺度呢?那就是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讀完《第56號教室的奇跡》,我有了一些粗淺見解和感悟。
一、率先垂范,嚴于律己。
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自覺成為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遵守的各項行為準則,首先自己要做到。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每次學校組織的義務勞動,我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參加,并在勞動中給孩子講解一些知識,教給他們一些勞動的技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身為教師,我很清楚自己一言一行的重要,身教重于
言教。
二、善待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引導學生感悟愛并回報愛。
教師應有仁愛之心,和顏悅色,善待每一個學生。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的需求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注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老師,教育效果往往令人欣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引導學生感悟愛,回報愛。告訴他們要想得到回報就要懂得付出。不能把別人為自己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每周班隊會課上,通過召開主題班會,播放相關教育影片、講名人故事、朗誦感恩詩歌等,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布置以“感恩”為主題的手抄報。在節日期間,給父母、老師、同學,朋友或幫助過自己的人發送祝福短信或制作愛心卡片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平時要做到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待有困難的人要竭盡所能幫助別人。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夠和睦相處,對老師常懷感恩之心,樂于接受老師的教導,對老師由衷的喜愛,班級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強了。成為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師是最幸福的事。
三、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讓有限的空間變成孩子成長的樂園。
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錯誤和過失會有反復,寬容他們一時沒有取得較大的進步。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雷夫正是以他對教育無法比擬的熱情和寬容將40平米的教室無限延伸,使得這里成為了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這值得我們所有教育者借鑒和學習。
四、多花時間將中等生轉化為優等生,用他們影響班級,形成良好班風。
每個班都會有"優等生"和"后進生"。雷夫先生認為:學生分三種,即孩子一,孩子二,孩子三。孩子一是天才,聰明,愛上學,愛老師,出身好,他們讓老師覺得很幸福。孩子三,不喜歡上學,每次考試都不及格,非常憎恨老師,父母也恨你,如果你敢罵他的孩子,父母不依不撓。而孩子二們很普通,平凡,各科成績都一般般,但是他們不搗亂,通常老師不會在他們身上花太多精力。大多數教師在工作中常常注意抓兩頭,卻忽視了中間。因為孩子一聰明,學得快,教師不要花很多時間就能教會.孩子三如果不花時間,他就會給你帶來很多的麻煩,常常讓自己感到無能為力,不管用什么方法,他們總是讓自己感到失望,結果不僅讓自己精疲力竭,往往還收效
甚微。
現在我卻深深明白了,我們如果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常常關心鼓勵他們,把他們轉化成優等生。只有這樣,當后進生在那里找麻煩的時候,他們就會找不到搗亂的伴。讓中等生來影響班級,就會形成良好和諧的班風。對于后進生,我們只有為他們創造更有趣的課程,讓他們產生興趣,才能改變他們。因此,著力孩子的品格培養,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五、重視廣泛閱讀,讓學生學到生活技能。
雷夫先生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但并不是為考試做準備,而是讓學生通過廣泛閱讀,學到生活技能。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為考試而學習,他們的終極目標是為了生活中受益的知識學習。所以學生考試成績依然很好。相比較而言,我作為語文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要求過于單一了,大多數時候僅僅是為了考試而閱讀。因此,有時候學生的閱讀效果就不是很好。
雷夫先生的教學理念,讓我耳目一新,猶如醍醐灌頂。吸取他的經驗,結合班級實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養,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我追求的終極
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麗.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課程教育研究》,2016(21)
[2] 李宏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學生學習興趣,《教育科學,引文版》:00251-00251
作者簡介:王慧(1975—),女,瑤族,籍貫:廣西桂林,單位:廣西桂林市龍隱小學,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