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中國南部福建廣東這一帶,是籃球賽事舉辦較為頻繁的地區,海上女神——媽祖是讓莆田享譽海內外的標志性代表,本文以福建莆田首屆“媽祖杯”籃球文化節為例,通過對籃球賽事案例分析,從體育與文化的融合視角出發,探討了體育與文化的相互影響和作用,以期打造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競技體育品牌籃球賽事。
關鍵詞:媽祖文化 籃球賽事 福建莆田 有機融合
前 言
近年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迅猛,體育已成為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體育理念,激發體育發展活力,大力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以創新體育賽事運營機制,有效擴大體育產品消費,推動體育與文化、旅游、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體育產業。筆者作為華東師范大學籃球專業的大學生,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致力于媽祖文化與籃球賽事的有機融合研究,更多地思考怎樣將籃球與當地文化有機結合,提升籃球賽事文化內涵。
一、福建莆田的籃球歷史與體育賽事
中國南部福建廣東這一帶是籃球賽事舉辦較為頻繁的地區。其中,莆田是首批中國籃球城市,這里有著悠久的籃球歷史與濃厚的群眾基礎,人們對籃球的熱愛不言而喻,素有“籃球之鄉”的美譽,下文將具體進行分析:
1.福建莆田的籃球歷史
莆田為國家輸送了劉玉棟等蜚聲中外的籃壇名將。2000年,莆田獲得首批全國“籃球城市”的光榮稱號,從籃球城市排名上看,在全國實力最強的10大籃球城市之中,莆田排名第二名。籃球在莆田市體育運動中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很高品位,全市各類籃球代表隊在全省乃至全國各類比賽中均名列前茅。其中,“莆田閩中真田籃球俱樂部”在2012年、2015年中國業余籃球公開賽男子俱樂部聯賽都獲得了第一名。2017年,俱樂部莆田籍隊員張佳濱、黃清彬奪得全運會3V3籃球比賽的冠軍,隨后代表中國參加2017FIBA3V3籃球亞洲杯,這些莆田籃球運動員們,打出了莆田籃球的風格與風采,都是莆田籃球的驕傲。
2.福建莆田的體育賽事
隨著莆田籃球的出名,包含中國國青隊四國賽及中國規模最大的街球聯賽等全省、全國乃至國際的籃球賽事與籃球交流活動也日趨頻繁。因此,莆田政府部門有意普及性推廣莆田籃球這項傳統優勢項目,通過官方體育部門及民間莆田籃球協會等組織,積極籌辦高規格體育賽事,力求最有效放大賽事綜合效益,提升城市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鑒于筆者的父輩是莆田籃球業內人士,始終致力于籃球賽事的組織與籃球活動的推廣活動,筆者也參與策劃組織了莆田安泰杯籃球賽,莆田農商行杯籃球邀請賽等。
二、籃球賽事與媽祖文化相互交融促進的策略
究竟要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將籃球賽事與文化相互交融促進。筆者正是基于此考量,策劃了如下籃球賽事案例——首屆“媽祖杯”籃球文化節,籃球賽事與媽祖文化相互交融促進的策略如下:
1. 首屆“媽祖杯”籃球文化節活動介紹
莆田有著深厚的籃球淵源,莆田籍球星劉玉棟被譽為中國籃壇“戰神”,全國的媽祖信徒數以萬計,而莆田市湄洲島是媽祖的故鄉,籃球賽事融合媽祖文化進行發展,無疑將有利于進一步擴大莆田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媽祖杯”籃球文化節正是將借力“媽祖”與“戰神”的影響力,將二者合二為一,并強力推出“游燈”、“十音八樂”等莆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各級媒體的聚焦效應,團結海峽兩岸三地籃球愛好者,全力打造莆田籃球賽事第一品牌,積極探索的籃球賽事健康可持續化模式,從而提升莆田籃球國際知名度。本次活動致力將“媽祖杯”籃球文化節打造成為繼媽祖祭典儀式品牌效應一致的另一知名體育活動品牌,讓莆田籃球名片享譽海峽
兩岸。
2. 首屆“媽祖杯”籃球文化節活動內容
首屆“媽祖杯”籃球文化節的活動時間計劃在春節期間,包含以下三個階段的活動內容,第一階段是上午的活動“戰神劉玉棟銅像揭幕”;第二階段是下午的活動“海峽兩岸中學生籃球賽”;第三階段是晚上的活動“媽祖出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戰神劉玉棟是CBA歷史上唯一一個單賽季獨攬“聯賽最有價值球員”、“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和“得分王”三大獎項的運動員,CBA10年最佳球員。將他在中國籃球界乃至中國人民中的地位與賽事相結合,可以更大地推動本賽事的社會影響力。海峽兩岸中學生籃球賽兩隊分別為莆田1隊(莆田體校代表隊)和莆田2隊(莆田一中代表隊)臺灣嵩山中學代表隊,兩支隊伍都非常優秀,載譽滿滿,是莆田籃球運動未來希望。而莆田與臺灣一海相隔,血脈相通,通過籃球后備人才的賽事交流,更好的推動兩岸體育與文化的交流。此外,莆田的十音八樂與游燈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晚上六點的“媽祖出巡”活動,意在向世人展示莆田非物質文化的魅力與精髓。最后,晚上八點是“媽祖杯”海峽籃球邀請賽,媽祖主隊,并邀請兩岸大學籃球代表隊參賽。
結語
總之,體育儼然已是一個地方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目前體育工作在許多城市已取得良好成效,福建莆田首屆“媽祖杯”籃球文化節,籃球賽事與媽祖文化的有機融合,對于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大有裨益,要使籃球賽事可持續舉辦,還需加強策劃對接相關體育項目,組織好公益性、群眾性體育活動,不斷豐富體育產業,努力把地方體育事業發展推向一個新的臺階,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我國體育發展新視野:整體思維下的跨界整合[J].楊樺,任海.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01).
[2] 賽場文化與籃球賽事觀賞性的關系[J].陳永.商.2015,(52).
[3] 籃球運動融入閩南農村民俗節慶文化現象的啟示[J].扈偉.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03).
[4] 整體思維下的中國籃球賽事可持續發展研究[J].葉茂盛,邱招義.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6,(06).
作者簡介:王言(1998.04-),男,漢族,福建省莆田市,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運動訓練(籃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