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 要:新時代下,我國水利產業的需求在不斷擴大,但我國水利產業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壓力,因此,我國水利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也是我國水利企業完善綠色質量管理的迫切性與重要性。在分析我國水利工程企業綠色質量管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基礎上,指出我國水利工程企業應當加強全過程的綠色質量管理建設,構建全員參與的綠色質量管理激勵機制,注重綠色質量管理的可持續性優化,加強企業綠色質量文化建設, 在不斷獲得企業自身可持續競爭力的同時,為構建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水利工程 綠色理念 質量管理
引言
國民經濟的強大推動下,極大地促進了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而要想貫徹落實節能減排理念,必須要將綠色理念滲透到水利工程質量管理中去,這已經成為了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支撐。加強綠色理念的應用,可以確保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配置,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避免工程建設影響到周邊環境,造成不必要的環境破壞現象。
1綠色理念與質量管理融合的意義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導之下,綠色質量管理的構建,是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質量管理中綠色理念的體現,主要在于:(1)以綠色理念為導向,優化質量管理模式、創新質量管理理念,為質量管理的實施創設良好條件;(2)轉變傳統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的科學含量;(3)創新服務理念,以服務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為依托,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首先,綠色理念是質量管理的內核。在傳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之下,質量管理的落腳點以經濟效益為導向,缺乏綠色質量管理理念的踐行。但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之下,質量管理的落實,應以綠色理念為指導,轉變管理機制,優化生產模式,充分將“綠色”貫穿于生產、銷售等各個核心環節,提高綠色理念在質量管理中的內核作用。 此外,質量管理的著力點,在于構建全方位的質量控制,綠色理念的融合,明確了質量管理的目標,也進一步深化了質量管理的控制效力。
其次, 綠色理念是質量管理的優化。 傳統質量管理的構建,更突出管理的高效性、經濟效益性,對于管理流程及目的的優化,以促進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構建。綠色理念以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立足點,通過綠色、高效、低耗的生產,為企業優化質量管理的內外環境,支撐企業質量管理的有效落實。 以最小的投入,最小的資源浪費,實現最大的綠色效益,是綠色理念貫穿質量管理的著力點。因此,質量管理對綠色理念的踐行,是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考量,更是實現綠色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支撐。
2水利工程企業綠色質量管理的對策
2.1加強全過程的綠色質量管理建設
我國的水利工程企業的綠色質量管理優化必須建立在全面的基礎上,實施全過程的綠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首先,工程的綠色設計質量管理。企業的工程設計部門負責工程設計研發過程,綠色質量管理體系優化要求工程的設計必須形成設計部門、施工部門、監測部門之間的聯動,從工程的設計階段就融入綠色的理念。企業應當積極調查工程需求信息、綠色技術信息等,在全面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準確掌握工程、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從工程的設計階段就追求實現生態環境保護。 其次,工程綠色施工過程質量管理。工程施工要根據國家制定的質量計劃、技術標準、工藝標準進行產品質量檢測,這種質量檢測不僅僅涵蓋了工程自身的質量合格性,同樣涵蓋了生產產品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及時的質量檢測統計、完善的質量過程糾錯都是完善綠色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方面。最后,水利工程企業要建設全過程的綠色質量管理體系評價中心,對企業綠色質量管理的目標、工程的綠色質量標準以及施工的綠色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的評價,也為企業綠色質量管理體系的不斷升級提供依據。
2.2注重綠色質量管理的可持續性優化
綠色質量管理體系優化的可持續性是企業不斷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綠色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實現消費者滿意與環境滿意的基礎。在生態資源日益成為人類最重要的資源的今天, 一個企業要在市場中持續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順應時代要求,不斷創新,重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可以通過綠色質量管理體系的不斷創新與優化,使得企業的綠色管理與技術創新始終處于世界的前沿,進而獲得更大的市場與更多的利益。所以,企業綠色質量管理優化的可持續性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綠色管理水平、企業的效益以及企業的未來生存能力。可持續性的能力是企業綠色質量管理優化的核心,沒有可持續性的綠色質量管理優化就等于關閉了企業向更高層次邁進的通道,企業在固有的綠色質量管理系統中循環會導致體系的僵化與失去活力,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2.3大力研發推廣環保新技術、新材料
創新技術是推動水利工程不斷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提高企業建設水平的重要舉措,因此企業應當大力研發新技術、新材料,建立科研部門進行技術攻關,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自有專利技術,并將好的技術加以推廣應用,讓更多的水利工程能夠受益,進而推動水利行業發展質變;除了施工技術的改革創新,我們還要把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起來,讓綠色施工管理科學化、客觀化、自動化、信息化,通過對施工動態參數信息的收集整理,隨時調整施工資源的投入,以最少的投入完成最高效的任務,達到低耗環保的目的。
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水利產業發展逐漸開始了綠色質量管理的研究及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資源與環境的約束下,我國水利工程企業綠色質量管理的構建依然面臨著諸如綠色質量管理的全面性不夠、綠色質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偏低、缺乏以綠色質量管理為內容的企業文化、企業綠色質量管理人才匱乏等問題與挑戰。在生態資源日益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的今天,企業只有將綠色質量管理體系應用于企業的生產管理才能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并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張愿會.淺談我國水利綠色現代化發展進程與戰略構想[J].陜西水利,2018(03):263-264.
[2] 娜林,王沙.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的配置初探[J].農民致富之友,2018(07):83.
[3] 韓寶瑩.以綠色發展引領萊蕪水利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東水利,2018(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