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愚 李世龍
摘 要:坐便馬桶以其明顯的優越性成為公共衛生間設備的發展趨勢,且在賓館、列車、飛機上已經多有應用。但是衛生問題和腸道疾病的交叉感染問題一直是困擾公共坐便馬桶的頑疾。筆者設計了一款既方便使用而且清潔衛生的具有自動清潔、殺菌功能的馬桶蓋,希望解決這個問題,不但使公共廁所的馬桶潔凈如新,更能有效防止傳染性腸道疾病的蔓延。關鍵詞:馬桶蓋 公共廁所 自動清潔 殺菌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a)-0058-02
1 背景和意義
根根據網上資料,1991年英國有一項針對528名女性的調查,在小便時,有85%的女性是蹲在坐便馬桶上的,12%的會使用座套,只有約2%會直接坐在馬桶上,這說明人們很擔心馬桶不夠衛生。可以說衛生和腸道傳染性疾病是所有坐便馬桶共有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對身邊的人做了一個小調查,調查是隨機的,大約20人,問題有兩個:一個是你是否會使用公共衛生間的坐便;一個是如果不使用原因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19個人明確表示不會使用,原因都是感覺不衛生。
2 研究目的
針對公共衛生間馬桶的衛生問題,通常采用的辦法有在馬桶座圈上套上一次性的座套或者是墊紙;在國外更有人工經常性地嚴格清潔。但是實際實踐中,效果都非常有限,且費時費人。
研究和設計一款實用、方便的具有自動清潔、殺菌消毒功能的馬桶蓋,徹底改變坐便馬桶不衛生的問題。并且在使用的時候,馬桶蓋應該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適用于各種不同的場合。
3 設計方案
3.1 設計思路
(1)為了增加馬桶蓋的適用性,將馬桶蓋和馬桶本身進行分離,這一設計初步的體現就是目前的家用智能馬桶蓋,筆者的想法是更進一步,徹底分離,獨立使用,無論下方是蹲便還是殘障人士的專用設備等,均可使用。(2)將馬桶蓋設計成回彈形式,正常狀態下為向上豎直放置,使用時下拉,使用完成后自動彈回豎直向上狀態。(3)在背后靠墻位置設計馬桶蓋的清洗艙,馬桶回彈豎直狀態位置時剛好進入清洗倉,進行由清洗倉內的水洗、清潔、風干、殺菌裝置對馬桶蓋進行清洗和殺菌。完成后可進行二次使用,如此反復。
3.2 方案示意圖
具體如圖1所示。
3.3 馬桶座圈結構設計圖
具體如圖2所示。
3.4 流程控制圖
具體如圖3所示。
4 成果
4.1 模型照片
具體如圖4、5所示。
4.2 使用說明
在使用馬桶后,馬桶座圈彈回豎直向上位置,使用者按觸馬桶蓋子上面的紅色按鈕,馬桶將進入清洗流程。整個清洗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為噴水沖洗;第二步為擦拭;第三步為風干、紫光殺毒消菌。在完成以上三個步驟后,蜂鳴器將發出聲音,提醒使用者清洗完畢。
4.3 特點
第一,具有智能化、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清洗、擦拭、風干、殺菌一體化完成。第二,非常實用,操作使用便捷。第三,全透明設計可以使使用者感到干凈衛生。第四,真正做到了廁所的徹底清潔,特別適合使用頻率高的公共衛生間。
5 創新之處
(1)馬桶座圈回彈式的設計可以有效避免小便濺撒和污染物污染。(2)清潔倉式設計可以有效減少細菌的滋生。(3)完全不同于傳統理念和思路,自動清潔、殺菌是本發明最大的創新之處,可以智能自動地為馬桶座圈清潔、殺菌,保證每次使用都是清潔衛生的,有效減少腸道傳染性疾病的滋生和傳播。(4)分離式設計使得馬桶座圈的適用范圍更廣。
6 完善與發展
這個設計的不足之處是清潔步驟較多,成本較高且時間有點長,且安裝條件較高。再就是這個還停留在理念階段,需要進一步完善。但是筆者堅信這個設計不但非常新穎,而且很實用,特別是高頻使用的公共衛生間,真正徹底解決了廁所的清潔和腸道病菌傳播,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傳播幾率。它更通過技術手段提升了公共廁所的使用體驗,用全新的創意和技術改變了千百年來的廁所使用中的衛生問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廁所革命。
參考文獻
[1] 韓樂爭.智能座便器緩沖包裝的動態分析[D].華北理工大學,2016.
[2] 楚存寶.基于用戶體驗的智能衛浴產品設計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8.
[3] 王嘉.基于用戶行為的智能衛浴產品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