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 林芷炫 張牧晗 任文超 盛麟
摘 要:近年來,電動車車棚的市場不斷擴大,但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存在穩定性不足、難以拆卸、有安全隱患等問題。但市場上車棚種類繁多,且都有各自的設計問題和使用弊端。本文在雙鉆設計模式的指導下對電動車車棚做了相關研究,并嵌套使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在符合人機工程學前提下,設計出結構穩定、拆裝簡便、舒適性強且兼具美觀的電動車車棚。
關鍵詞:電動車車棚 雙鉆設計模式 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a)-0070-02
1 設計背景
近年來,國內電動車產業迅速增長,然而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電動車難以滿足人們對其舒適性的需求,而電動車擋雨遮陽棚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市場上車棚種類繁多,且都有各自的設計問題和使用弊端,前后固定式車棚穩定性不足,收納不便,易遮擋視線;傘式車棚靠單管支撐,結構上不穩,有安全隱患;半包式車棚不易拆卸,外觀欠缺;全包式車棚阻礙視線。
2 雙鉆設計模式的內涵
雙鉆設計模式描述了設計的兩個階段:尋找正確問題和滿足用戶需求。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正確”和“滿足需求”兩個標準的界定需借助“以人為本設計流程”進行較為科學的判斷。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包含4個步驟:觀察、激發創意、打樣和測試[1]。在觀察階段,需要觀察用戶的行為,理解用戶的興趣愛好、動機以及真實需求,為產品設計進行問題定義[1]。當確定設計需求后,需要在“激發創意階段”產生可能的解決方案,激發創意的方法為頭腦風暴。為確定創意的合理性,需要對方案打樣進行測試。如圖1為在雙鉆模式指導下嵌套使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
3 雙鉆設計模式在車棚設計中的應用
3.1 發現車棚設計潛在問題
首先,我們在某交叉路口進行了20min內路口電動車車棚使用情況的觀察記錄。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雨天的車棚使用量為晴天的8.3倍,其中53%的用戶是接送孩子的家長。接下來,我們對電動車車棚的可設計點進行了第一次聚焦:設計應強調車棚的遮雨功能,同時關注家長對于車棚的需求。
其次,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有53%的人偏好運動風,75%的人偏好簡潔風,95%的人重視車棚的拆裝簡便性。接下來,對車棚設計點進行第二次聚焦:設計簡潔大方的外觀,并研究拆裝簡便性。
最后,針對車棚的拆裝簡便性問題,我們進行了拆裝實驗。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現有車棚拆裝需要至少7~8個步驟,而且拆裝至少需要兩個人才能完成。接下來,我們對車棚設計點進行了第三次聚焦:嘗試新型的連接方式取代原本的連桿和軸套設計。
3.2 聚焦車棚設計的核心問題
通過3種調研方式聚焦得到4個設計點,分別為遮陽遮雨、外觀簡潔、安全、易拆裝。尤其關注家長對車棚安全性的考量,而與安全性能相關的因素主要是車棚的結構,所以最后的聚焦點主要是車棚結構的形態,主要體現在車棚的穩定性、易拆裝與便攜性。
3.3 針對核心問題探究車棚設計的解決方案
逐層折疊設計:此設計方案著重解決車棚的穩定性、易拆裝與便攜性等問題。如圖3,將棚頂分為大小不一的4個部分,每兩個部分之間可以旋轉翻折,棚頂的骨架中間為柔性防水材料,車棚兩側分別添加了伸縮支撐桿,支撐桿底部與車架緊固連接,保證了車棚的穩固。此方案在人機方面將棚頂設計為翻折式,將支撐桿設計為伸縮式,盡可能降低用戶的拆裝難度,車棚前側采用無簾設計,不遮擋用戶視野,提高了駕駛安全。
4 結語
本文闡述了雙鉆設計模式的基本原理,并嵌套使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在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前提下,設計出了一款結構穩定、拆裝簡便、舒適性強且兼具美觀的電動車車棚。
通過此研究,驗證了雙鉆設計模式在產品設計中的合理應用,并闡明人們對電動車遮陽遮雨棚的需求性已不再停留于簡單遮陽擋雨的層面,而去考慮人性化需求,未來市場,更加需要人性化的設計出現在電動車遮陽遮雨棚中。
(指導老師:馮亞娟 何燦群)
參考文獻
[1] 唐納德·A·若曼.看上去很美——讀《設計心理學1—日常的設計》[J].室內設計與裝修,2015(9):139.
[2] 楊銘偉,王宏.淺析電動車充電棚改造的方法[J].建設科技,2017(20):147.
[3] 丁娜.公共設施——(電動車)車棚一體化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