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玥
摘 要:變電站建設中工程建設是主要的內容,而在當前的建筑施工作業中,混凝土墻體開裂一直是困擾施工作業的難題。在變電站建設中出現裂縫,不僅影響建筑施工的質量,同時還會影響變電站的正常運行。由此變電站裂縫預防以及控制施工質量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以預防和減少變電站建設中幾種裂縫的技術措施為課題,詳細闡述了變電站建設中裂縫的施工控制策略。
關鍵詞:變電站 土建裂縫 施工質量 控制策略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a)-0041-02
在變電站建設中出現的土建裂縫,究其緣由一方面是自然環境因素導致的土建裂縫,由于溫度變化以及氣壓等條件引起的熱脹冷縮效應和沉降應力,使得變電站建筑墻體結構變形,進而出現土建裂縫問題;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的影響。其主要表現為變電站外部的動荷超過了建筑的負載程度。具體來說,引發土建裂縫的原因,第一,材料缺陷。主要包括材料的收縮性、剛性強度以及穩定性等內容。第二,溫度變化因素。由于溫度變化,鋼筋混凝土骨架和墻體產生的應力與溫度應力發生失衡,進而出現裂縫。第三,填充墻體面積過大造成裂縫。填充墻體的長度和高度與裂縫出現的幾率成正比關系,一般來說,墻體建筑距離大于3m就很容易出現墻體變形。第四,施工工藝不符合相關的規定。在變電站施工建設上,施工工藝不達標造成的土建裂縫已經成為當前影響變電站建筑質量的重要方面。
1 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
因此,在選擇施工材料時,施工單位要根據具體的施工圖紙要求,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尤其是對于加氣混凝土砌塊的質量。首先,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篩選。通常情況下,加氣混凝土砌塊穩定性是保障變電站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必須達到28天加氣混凝土砌塊才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才能夠在建筑承重以及自然環境的風化作用下保證整體建筑的質量。其次,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環節主要注意的事項。在具體的施工存儲中,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擺放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進行存儲,比如,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堆放不能夠超過2m,如果及其混凝土砌塊的存放環境是室外,要做好相應的防雨措施,避免因為潮濕或者工地存放地積水過多造成加氣混凝土砌塊穩定性不符合建筑使用標準的情況發生。另外,在具體的施工作業中,通常情況下加氣混凝土砌塊不能夠與其他水泥材料混合使用,因此,要清除施工場地的雜質,避免因為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環境不干凈造成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出現。在砌筑時,一定要保持砌塊的縫隙平整,做到橫平豎直。
2 縮短變電站填充墻體的高度和長度
根據變電站土建裂縫出現的原因分析,變電站填充墻體的高度過高或者長度過長都會增加裂縫產生的幾率,縮短填充墻體的高度和長度能夠有效地降低溫度與砌塊之間的應力,從而減少墻體變形,防止土建裂縫的出現。因此,在具體的施工作業中,施工單位要組織好施工人員安排,做好相應的施工作業準備,比如,遇到變電站的建筑墻體過高或者過長的施工情況時,可以在填充墻體內增加構造柱,增設構造柱或者圈梁能夠有效地減少填充墻體的數量,減低填充墻體的高度和長度,有效地提高填充墻體的穩定性,降低出現土建裂縫出現的幾率。另外,相關的施工人員也要從保障建筑質量的高度出發,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施工作業,確保施工工藝符合建筑要求。
3 鋼絲網保護設計
在變電站建設中,鋼絲網是非常有效的裂縫預防措施。鋼絲網保護設計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設置3層,鋼絲網第一層保護設計,在變電站土建墻體抹灰前,在混凝土柱和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相連位置設置一層鋼絲網,這樣既能夠確保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的純潔性,同時也能夠消除連接位置應力不均衡的問題,有效增加填充墻體的抗拉強度,避免出現土建裂縫的產生;鋼絲網第二層保護設計,主要是處于變電站整體工程建成后,由于自然環境、建筑材料因素等造成的土建裂縫情況出現的考慮。具體操作是在土建墻體兩個頂角45°位置設置鋼絲網,輔助土建墻體增強結構強度;鋼絲網第三層保護設計,在填充墻外側設置鋼絲網,以增加建筑墻體的基礎強度,防止土建結構出現裂縫。總體來說,鋼絲網保護設計主要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通過增加建筑墻體的抗拉能力,防止土建裂縫的出現。因此,在具體的施工作業中,相關的施工人員既要確保鋼絲網的質量,又要按照相應的設計要求進行鋼絲網的設置,避免因為人為因素造成土建裂縫的出現。
4 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進行施工
在我國變電站的土建裂縫的原因分析中,我們能夠認識到很多土建裂縫的出現都是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如果施工人員沒有按照施工工藝要求進行施工,再好的建筑材料應用,也是沒有任何效益可言的。因此,為了保障變電站建設的質量,減少變電站建設過程中裂縫出現幾率,就需要施工人員從自身做起,不能因為施工環境惡劣出現消極施工的態度。
第一,加強混凝土施工工藝。在我國變電站的建設中主要采用框架結構原理運用加氣混凝土砌塊進行墻體施工作業的。因此,要嚴格按照加氣混凝土施工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施工,比如,在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頂磚施工上,通常要保持傾斜,這樣才能夠使墻體和頂磚連接的更加緊密,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還可以延長頂磚的建筑時間,通常在半個月之后將頂磚與梁底和墻體進行契合,以此增加填充墻體的強度,減少頂磚與墻體出現土建裂縫。另外,施工人員在墻體開槽的作業中,要充分考慮預留墻體之間的空洞,避免因為墻體受力不均造成墻體變形。
第二,墻體抹灰工序的施工工藝。在具體的墻體抹灰作業中,首先,施工材料配比上的工藝要求。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墻面抹灰的配比,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具體的墻面抹灰作業的要求標準,避免因為強敵抹灰施工過程中出現干縮裂縫或者強度裂縫,而且要特別注意施工材料的水含量,減少墻體因為溫度問題發生的干縮現象。其次,抹灰作業的工藝要求。在進行墻體抹灰工序時,一定要控制好抹灰的厚度。如果抹灰厚度超過10mm,則要采取分層抹灰的方法進行施工,如果抹灰厚度超過35mm時,施工人員則需要在厚度高的地方進行鋼絲網設置,增加墻體抹灰的穩定性。最后,養護階段。在墻體抹灰結束后,施工人員需要對墻體進行為期7天的灑水保濕養護作業,以此提高墻體的質量,避免因為干縮出現墻體裂縫。
第三,在變電站的施工工藝要求上要遵循建筑工程設計圖紙的要求,既要求施工單位統一的指揮、有效組織以及嚴格的質量控制,同時也需要各個施工人員能夠端正工作的態度,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點滴的積累和重視才能夠確保變電站建設的質量。
5 結語
由于變電站承載了數個百噸重的變壓器,地面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強,再加上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具有質量問題難修復、自然因素干擾多、質量影響因素復雜等特點,很容易在變電站建設施工作業過程中,出現土建裂縫等工程質量問題。因此,在建設中,既需要科學合理的施工設計,同時也需要施工人員的高度協調,嚴格按照相應的技術措施來進行具體的施工作業,才能夠較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才能夠提高變電站承受自然因素影響的強度,保障變電站正常的運營。
參考文獻
[1] 雒億平,鄧永婕,茍娟霞.淺析變電站GIS設備基礎大體積砼裂縫及濕陷性黃土基礎處理方法[J].科技傳播,2011(8):185.
[2] 趙飛馳.1000kV荊門變電站重要設備基礎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探究[J].科技風,2009(10):9-10.
[3] 賈春俊.35kV變電站砌體結構墻體裂縫的原因與防治[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