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倩



摘 要:當今,CT系統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與工業生產中。精確的幾何參數標定和準確的圖像重建方法是CT系統研究課題中的重要任務。本文以2017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A題為例,依據Radon變換和最小二乘方法,經過坐標變換,建立優化模型求解出系統的旋轉中心、初始角度和探測器間距。基于所求參數,采用濾波反投影算法,通過平移及旋轉修正完成圖像的重建。
關鍵詞:CT系統 參數標定 圖像重建 Radon變換 濾波反投影算法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c)-0088-03
1972年Hounsfield研制出第一臺CT機。40多年來,CT技術在其掃描方式、成像視野、重建速度、重建圖像質量以及應用領域等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發展 [1]。
在實際應用中,CT系統的參數由于安裝不當等原因會產生一定的誤差,由誤差引入的幾何偽影極大地影響重建圖像的質量。本文借助結構已知的模板,依據CT系統的成像原理,建立數學模型求系統參數的精確值,再將計算結果作為已知條件,把“取投影”→“反投影重建”→“重建后的圖像”這一過程看作一個輸入原像,輸出重建圖像的成像系統[2],建立反投影圖像重建模型來反演出介質的形狀和坐標系中的位置。
1 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1.1 基本假設
假設一:假設X射線由單一能量的光子組成。
假設二:假設X射線源焦點的物理尺度可以忽略,可視為理想的幾何點。
假設三:假設探測器單元的物理尺度可以忽略,可視為理想的幾何點。
假設四:假設CT系統每次旋轉的角度是均勻的。
1.2 CT成像原理與Radon變換
本文給出的CT系統是從初始位置起,掃描完一個指定層面后,系統轉過一個角度(一般為1°),然后對同一指定層面進行掃描,如此進行下去直到掃描系統與初始位置成180°的位置。CT系統的旋轉示意圖及坐標系如圖1、圖2。
由于我們的模型是以正方形托盤來建立坐標系的,因此必須對Radon逆變換后的結果做旋轉校正,將介質在坐標系中旋轉角度φ0。同時,依據坐標變換做一逆向變換,也就是將介質的幾何中心平移到坐標系的中心處。
計算可得,兩介質的幾何特征和坐標位置如圖5。
如圖5中,實心點是旋轉中心在像素坐標下的位置,空心點代表系統的幾何中心。
2 結語
本文通過最小二乘方法搜索最優解,得到精確度較高的旋轉中心坐標和初始旋轉角度值,有利于提高重建圖像的質量。相比直接反投影算法,濾波反投影算法重構圖像會更加清晰,沒有陰影。這種算法經過一定的變換也可以推廣到扇束CT和錐束CT的圖像重建中。
參考文獻
[1] 池明輝.錐束工業CT系統幾何參數誤差校正算法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5.
[2] 范慧赟.CT圖像濾波反投影重建算法的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07.
[3] 張曉瑞.基于Radon變換的濾波反投影重建算法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27(1):259-261.
[4] 李想.CT圖像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
[5] 張朝宗,郭志平,張朋,等.工業CT技術和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6] Herman GT.Fundamentals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y:image reconstruction from projections[M].New York:Springer Verlag,2009.
[7] 張朋,張慧滔,趙云松.X射線CT成像的數學模型及其有關問題[J].數學建模及其應用,201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