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宇 王興 向其英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訪談等研究方法,從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科研素養、生涯規劃、導師綜合素質的提高等方面全面剖析了本科生導師制意義,同時,從思想意識、專業知識、教育見習、科研素養、生活指導等方面論述了導師制主要內容,并提出了選聘德才兼備導師、實行雙選擇、激勵機制、考核、評價、監督機制,為體育教育專業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 本科生 導師制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c)-0249-03
導師制最早出現于西方國家;在國內,導師制廣泛應用于高層次學歷(碩士、博士)培養,至于導師制在本科生培養重點大學實施,如北大、清華、浙大等高校體制較為成熟;普通高校也開始探索該模式,一度在全國高校出現本科生導師制熱潮;隨著導師制推行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諸如,普通高校本科生數量龐大,導師所帶學生數量過多;導師教學科研工作量大,精力有限;激勵、考核、評價體制缺乏,培養效果差等突出問題,本科生導師制模式遭到專家、學者質疑,于是出現“冷”局面。本文主要研究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生導師制,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性較強,本科生導師制在體育教育專業處于起步階段,只有首都體育學院等個別高校開始推廣,本研究全面剖析前人關于本科生導師制模式基礎上,構建體育教育專業理論體系,力圖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提供參考。
1 體育教育專業實施導師制的意義
1.1 促進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職業技能提高
本科體育教育專業主要培養中小體育師資,中小體育師資需要掌握技能種類多,師范類技能(教案、備課、說課、口令、隊列隊形、課堂管理、教學技能等);專業技能(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網球、健美操等)。根據訪談部分學生,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面臨高考訓練量及強度非常大,進入大學后,瞬間不知努力方向;于是,許多學生感到迷茫,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談戀愛、酗酒等;實施導師制,可以有效指導學生,作為合格體育教育,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為什么要掌握這些技能以及怎樣掌握這些技能,對學生科學指導。
1.2 促進學生科研創新素養
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準教師,在將來體育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教學安全、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改造、場地器材、教學方法手段、教學課堂組織、運動負荷等,需要通過觀察、實驗、調查,收集資料,找出內在規律,利用科學方法、創新手段,找出解決問題新途徑,這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素養。通過本科生導師制,遴選出具有一定科研素養的導師,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科研素養,提高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1.3 有利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規劃生涯
大學四年可以說是人生關鍵的幾年,時間管理、生活管理、學業管理,學生涉世未深,多數學生對將來是迷茫的,急切需要良師益友的導師指導,能夠更有效利用時間,規劃好大學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培養哪些能力,每學期該做什么,每年做什么,大學四年做什么;及早了解興趣、愛好,將來希望從事什么工作,導師可以提供指導建議,不至于荒廢大學四年大好青春。
1.4 也有利于導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根據調查,部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師,在科研層次,為評職稱發表一些論文,做課題,評完職稱,除了完成學校規定科研工作量之外,較少有教師再去做科研,科研水平停滯不前;教學層次上,部分高校沒有嚴格激勵、懲罰措施,教好教壞都一樣;教學評價機制不健全,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限于系統對教師的評價,往往教學嚴格、認真的教師,教師評分處于中下游;同行評教、教研室評價教學,參考價值也不大;通過實行導師制,學生觀摩、學習導師課程,促使導師提高教學水平,給所帶學生做好示范作用;在科研上,導師不去了解最新研究動態,指導學生出現力不從心的局面。所以,實行導師制迫使導師提高自身教學、科研水平。
1.5 本科生導師是對輔導員的有力補充
現行學生管理現狀是一個年級配置一二個輔導員,一個輔導員管理學生超過一百多人,管理難度大,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生;而推行本科生導師制,一個導師帶幾個學生,能夠更地好因材施教,針對性輔導;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心理、生活,而導師主要以教學、科研為重點,側重點不同,本科生導師制是對輔導員的補充,兩者相互配合,更好完成人才培養。
2 體育教育專業實施導師制存在的問題
2.1 導師待遇缺乏保障
根據調查,本科生導師沒有額外報酬或者補償微薄課時費,部分高校全校性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學校專項經費支持,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積極性;而有些則不是全校性行為,二級學院單獨施行,缺乏經費支持,教師表現出積極性不高;體育教育專業在全國處于剛起步階段,許多高校難以取得校級層面支持,推行起來困難重重,因此,待遇經費問題是制約本科生導師制的重要因素。
2.2 導師師資力量不足
現在高校擴招現象普遍,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學生,教師數量增長相對緩慢,體育教育專業在擴招洪流中學生人數也急劇增加,教師不僅需要承擔全校公共體育課教學,還要承擔體育專業教學,教學工作量較大;而且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后,一位導師所帶人數過多,指導效果無法保障。
3 體育教育專業實施導師制“導”的主要內容
3.1 思想意識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活潑好動,喝酒、打架、沉迷游戲、無所事事較為普遍;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未定型,父母也在身邊,如果有導師正確對其的世界觀、價值觀引導,對學生思想意識不斷強化;如人生目標、大學目標、奮斗、吃苦耐勞、公平、正義、孝順等核心價值觀,勢必對學生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3.2 專業知識
導師可能在某一門專業理論課及專業技術課熟知,并非所有體育專業知識都懂,但是,導師一般經歷系統大學四年及研究生三年學習、工作的領悟,作為體育教師需要掌握哪些專業知識(基本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以及掌握這些專業知識方法技能,使學生專業知識掌握更為透徹。
3.3 教育見習
體育教育專業主要培養中小體育教師,從事中小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導師在教大學公共體育課時,可以讓學生觀摩學習兩個學期,或者帶學生去中小學觀摩優質課,指導學生如何寫教案,如何教學組織,讓學生親自參與教學實踐,點評其存在的問題,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學生能初步掌握怎么教;當然,大學公共課教學和中小學教學存在區別,對象不同,對象身心特點不同,教學組織、負荷強度都有所差異;導師帶著學生參與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教學基本功。
3.4 科學素養
體育教育專業畢業需撰寫畢業論文,一般安排第七、八學期,學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知從何下手,之前類似訓練太少,調查方法(問卷、觀察、實驗)不知如何操作,數據不知如何處理,文本撰寫口語化嚴重等;學生入校,就可以著手培養,讓學生收集資料,撰寫文獻綜述,做小論文,經過四年訓練,科研素養自然會提升,畢業時完成畢業論文也不會那么費勁。
3.5 生活指導
學生就讀大學期間,可能會遇到困難,心理上遭受重大創傷,如家庭變故、失戀、考試、寢室同學之間矛盾等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學生和許多優秀大學生過不了這個坎可,走向極端。例如,每年許多名校大學生跳樓,殺害同寢室同學,都屬于極端表現,導師善于了解學生心理變化,做學生的心靈導師,幫助學生度過難關。
3.6 就業指導
雖然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中小體育教師,據調查統計,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從事體育教師職業不超過50%,公務員、考研、其他事業單位、企業、自主創業等分別占有一定比例;導師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將來希望從事什么職業等等,給予恰當指導;例如,大學畢業后,希望進一步提升學歷,那么,導師了解學生基礎,指導報考學校,專業課復習、面試技巧;如果想當教師,指導學生筆試的專業知識,面試的說課、上課、片段教學技能等;現在各行各業競爭較大,就業競爭壓力大,學生如不能盡早做好準備,就可能面臨畢業就失業,導師在就業指導方面不斷收集新信息,提供給學生能夠更好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4 體育教育專業實施導師制的舉措
4.1 選聘德才兼備導師
盡管現階段本科生人數較多,導師數量存在不足;但是,如果安排給學生的導師,對學生漠不關心、教學與科研也不予指導,經常安排個人私事給學生,這樣的導師對學生不僅無意義,反而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選拔出優秀導師擔任學生指導,“德”字是關鍵,較強責任心、關愛學生,“能”突出導師教學科研水平,如果教師自己本身對教學、科研都屬忽悠了是,或者是導師自身教學科研水平低下,又如何能指導學生,學生又能從導師身上學到什么呢?選拔出教學、科研有一定實力的導師,是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的前提。
4.2 實行雙選擇
體育教育專業推行雙向選擇制,導師選學生,同時學生也可以選擇導師,體育學院將遴選導師信息提供給學生選擇,包括導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改革情況、教學成果;學術水平(申報課題的數量、層次;撰寫論文質量與數量;編寫教學數量與質量);導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研究方向等);學生依據自身的興趣,選擇導師的研究方向。學院將學生高考成績、運動專項、運動成績、外語水平、興趣愛好等信息提供給導師,學生選擇導師后,導師再對學生進行資料審查,是否同意學生進入自己團隊;雙方都達成意向之后,試用一年后,如果都滿意,繼續完成四年指導,如果出現不滿意,可以調整。
4.3 激勵機制
本科生導師制推行,提高導師積極性很重要,如何來提高導師積極性,需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強調以“激勵為主”,對于部分導師在指導學生方面效果顯著,認真負責,學生歡迎,給予適當物質和精神獎勵(如在年度評優、職稱推薦予以傾斜);建立一套與本科生導師制工作量匹配體系,嚴格抑制干多干少都一樣,干好干壞都一樣,這樣會嚴重損害積極認真做事的人的積極性。
4.4 考核、評價、監督機制
建立一套考核、評價、監督機制主要目標,評價導師工作成效,激勵導師更好的指導學生,通過建立考核指標體系,能客觀反映導師工作成效,如(學生考研率、論文發表、課題、創新創業成效、指導學生情況、時間、形式、閱讀數量、科研計劃等);評價主要對考核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監督是為了保障考核與評價;導師可以通過考核、評價結果反饋給導師,導師發現自身存在問題,也能夠及時予以糾正;建立導師退出機制,對于考核存在問題嚴重,整改效果不好的導師,嚴格予以退出導師隊伍。
5 結語
本科生導師制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培養質量提升是有益之舉,盡管在實踐當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只要尊重人才培養內在規律,不斷完善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優越性就能凸顯出來,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導師制實施關鍵在導師,因此,導師的選聘、考核、激勵、評價的科學性,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為體育教育專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杜智萍.“以學生為中心”——牛津大學本科生導師制的一個質量保障因素[J].河北大學學報,2014(1):25-27.
[2] 張曉東,蔡書凱.大學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效果的比較分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16(8):95-98.
[3] 王宏坤,高洪杰.黑龍江省冰雪體育項目本科生導師制人才培養構架與關鍵因素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12):27-29.
[4] 王宏坤,趙文艷.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背景下社會體育專業本科生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7(6):111-113.
[5] 陳力祥.實施本科生導師制之長效機制探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