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煥新
摘 要:交通是國家經濟發展、社會交流的命脈。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綠色理念在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建設交通網,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不足之處,本文主要是從綠色理念的角度來探討路政執法、交通運輸管理、養護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實施策略。
關鍵詞:綠色理念 高速公路建設 管理
中圖分類號:U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c)-0145-02
在建設中,綠色理念是指,再不破壞當代人的居住環境的基礎上,既滿足當代人類的使用要求,還能為后代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綠色理念的表現形式主要為發展經濟不易破壞環境為代價,其實質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本文主要是從綠色理念的角度出發分析建設管理高速公路的策略。
1 綠色理念引導下建設管理高速公路的意義
公路建設綠色管理的和欣賞在公路建設管理中,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公路建設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高度和諧[1]。有這么一句俗語“要想富先修路”可見公路建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之重。在盲目追尋經濟快速增長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經濟增長都是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直到我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并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綠色理念”、“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而今我國的交通業發展迅猛,高速公路建設成為重點,那么如何在管理建設高速公路的時刻還能做好環境保護呢?如何在其中尋找一個平衡?就需要我們在綠色理念的引導下建設管理高速公路,實現“建設管理高速公路”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完美平衡。
2 目前高速公路建設管理上的不足之處
2.1 社會環境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在路政執法方面,規劃建設高速公路時一定會遇見的一個問題是“拆遷”。這對于其規劃路徑中的居民房、電力網、旅游建筑、景點等都有一定的影響。這不只是影響到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還會破壞他們的現有資源,最嚴重的是有可能會占據居民賴以生存的土地[2]。另外就是對沿途的歷史資源的破壞,如果是一些名勝古跡,那么距離不遠處的高速架橋對周圍景色的破壞力是極大的。因為高速公路是極其富有現代感的建筑,與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格格不入。
2.2 生態環境方面的不足
首先高速公路的修建一定會破壞當地的生態,有的時候還會對河流進行改道或者人工挖掘泥土填平一些小的河道等等,這本質上就是一種破壞;再次對周圍環境的更改會影響到周面生物的生存,特別是對一些野生生物而言影響更大;最后施工的過程中還會制造大量的垃圾,造成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降低土壤質量等等。
2.3 交通運輸方面的不足
高速公路修建完成之后的交通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大氣污染;運輸沙土等物品時有可能造成的垃圾難以清理;車輛行駛過程中對沿途水資源的破壞;車輛過載對道路造成的壓力過大等等。另外就是政策方面也有一些不足,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保證執法真正做到交通運輸道路的安全高效。
3 建設管理綠色高速公路的實施策略
問題出現就要進行解決,而且不是一般的暫時性的解決,是要有針對性進行規劃整改。
上面分析到不足之處其實有一些是可以在道路規劃建設之處就能夠有效避免的。
3.1 規劃建設道路時要增強綠色設計、綠色施工
道路的規劃建設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如果在對高速公路進行規劃設計的時候就有意識避開一些河流、古跡建筑、野生動物集聚區,將綠色理念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地緩解各方矛盾,給出一個安全舒適又美觀的公路規劃設計,這將會給后續的管理建設減輕不少阻力。
建設高速公路的施工過程中,要注意綠色施工。要合理安排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嚴格要求材料,最好使用一些可以重復使用的材料,盡可能減少人為原因制造的垃圾;對一些不可能避免的垃圾要采用合理的方式集中處理,盡量減少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對一些能夠廢物回收的材料,一定要回收處理;
3.2 路政執法安全高效
高速公路,顧名思義“高速行駛的公共道路”。高速行駛就意味著車輛的行駛速度極快,公共道路意味著非常多的車輛會同時在上面行駛,那么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高速公路上那么非常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所以,為了司機和乘客們的安全健康出行,路政執法是一個要抓緊看顧的重點。
路政執法還要注重效率,高效分配各方工作,有針對性進行管理,分工明確,不浪費時間在爭執誰的工作范圍內。當然執法過程中一定會遇見不愉快的爭執,意見相左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只是在安全方面的問題絕對不能退讓,要嚴格執法;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加強責任意識,認真執法,為司機乘客們的安全負責。
3.3 加強交通運輸管理
交通運輸方面的主要壓力來自于大量運輸貨物的貨車,特別是運輸沙土的大型卡車,一旦遇見大風的天氣,高速公路上有可能會出現滿目黃沙的情形。所以,一定要加強交通運輸方面的管理,制定相關的政策去約束那些不綠色不環保的運輸方式,必要時可以采取一些懲戒手段,吊銷車牌號或者罰現金等等。
路建設出來就是為了方便人民的出行的,但是公共道路也是社會共同的財富,應該予以愛護。任何故意損害公路衛生、安全的行為都應該受到處罰。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政策,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發展經濟、建設道路不易損壞環境為代價,在綠色理念中穩步前進。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實現協調、安全、高效的交通運輸管理模式。
3.4 綠色美觀的公路養護
道路修建完成之后并不意味著工作結束,還有對于公路的養護。一旦工程之中的某一小段路途出現故障都要及時維修,避免出現交通事故。對于道路的養護施工其實和道路的建設施工方面有很多類似之處,比如;要注重視覺美觀、生態環境保護、盡可能使用可循環材料、減少不可避免的垃圾污染、盡可能處理能夠二次利用的材料、避免二次污染等等。
公路是人民的共有財富,它為人民的出行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要先富先修路,可以說公路是通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道路。不只是給人民出行提供方便那么簡單,對于偏遠地區的人民而言,這就是他們通往遠方的希望之路。所以要團結各方力量盡可能愛護道路,雖然可以進行后期維修,但是有的時候維修會對環境造成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傷害。
綜上所述,關于在綠色理念下高速公路的建設管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綠色設計、綠色施工;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堅持團結協作;遵循相關的政策建設一個安全高效的交通運輸管理模式;加強對公路的綠色養護。
參考文獻
[1] 林才奎,方建勤.綠色理念指導下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實現途徑的研究[J].公路,2010(1):98-101.
[2] 程文哲.綠色理念指導下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實現的途徑[J].工程技術研究,2017(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