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坤 溫杰
摘 要: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板凳龍在當代高校體育教學中深受學生喜愛,板凳龍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具有文化價值、娛樂價值、健身價值和競技價值。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揮著人才培養、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科學和服務社會的作用。通過深刻剖析板凳龍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策略方法。
關鍵詞:民間傳統體育 板凳龍 高校體育教學 方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c)-0219-02
板凳龍運動是我國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又名梅竹燈。起源于漢代的江蘇、浙江一帶,流傳于江南大部分地區,最早的板凳龍運動是作為宗教祭祀求雨的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每逢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年節、元宵節尤為隆重,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舞板凳龍的身影,民眾手持板凳飾以彩龍,依次組成長龍狀,他們盛裝表演,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氛,寄托了人民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04年,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為了弘揚與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辦特色體育文化校園,一大批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引進到當代高校體育教程中,標志了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的新開端。板凳龍作為民族傳統體育中極具特色的運動項目,深受學生喜歡。在高校開展板凳龍運動,可以學習民族傳統技藝、娛樂身心、強身健體、培養團結協作能力。學生在掌握技術動作的同時,弘揚和傳承了板凳龍文化。
1 板凳龍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價值
1.1 文化價值
板凳龍運動最早作為宗教活動中的“舞龍求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舞板凳龍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體現。板凳龍的文化價值具體表現在舞龍道具的文化性和舞龍技術動作的文化性。板凳龍道具中的龍頭的制作、龍身的花紋以及龍尾的造型展現了中華民族高超的技藝和民族文化。舞龍技術動作的順序性、節奏性、規范性體現了人民追求民族技藝和美的完美統一。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板凳龍運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民族技藝的同時,樹立文化自信。
1.2 娛樂價值
板凳龍運動體現了體育與舞蹈的完美融合,由于技術動作簡單,一人可獨凳舞,兩人前后舞,三人舞時兩人在前各持一腿,第三人持后面兩腿,根據音樂鼓點按照規定套路動作[1]。板凳龍所到之處,必然吸引人民群眾駐足觀看。由于板凳龍自身項目特點,舞動者積極、樂觀,為觀眾傳達喜慶,高校是青春和激情的聚集地,在高校開展板凳龍教學,可以陶冶情操,激發學生奮斗和創新熱情。
1.3 健身價值
在高校開展板凳龍具有較高的健身價值。板凳龍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運動項目,其自身的體育特征是其健身價值的文化載體和技術載體[2]。舞板凳龍要求較高的身體素質,如力量、速度、靈敏、爆發力。長時間舞動對舞動者的體能有明顯要求。練習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舞板凳龍有效身體負荷強度訓練,各項運動能力明顯提升。
1.4 競技價值
在競技體育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龍獅運動協會每年都會舉行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舞龍競賽,在舞龍競賽中,板凳龍運動是傳統舞龍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作為各大舞龍賽事的主力軍,在運動員選材、板凳龍技術動作創新上可謂是精益求精,以競賽帶動體育教學,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在高校開展板凳龍運動,培養學生競技意識,真正意義上促進了高校體育競技化的發展。
2 板凳龍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2.1 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是高等院校的核心職能,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提出:高等院校要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和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板凳龍運動作為高校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作為龍獅運動課程的具體內容對民族傳統體育人才培養有更高的要求,在熟練掌握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2.2 文化傳承與創新
文化傳承與創新是高等院校教育的基本內涵。高校師生在高等院校的教與學實現了各學科、各專業項目文化傳承的引領示范。板凳龍運動這項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當代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注重其本身蘊含的文化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民間板凳龍技藝加以創新,使之更加規范化,符合高校學生成才成長的教育要求。
2.3 發展科學
發展科學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社會職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高等院校作為科學文化、技術理論與方法研究的中心,發展科學是基本任務。如板凳龍運動進校園可以提供策略引領和技術支持,社會體育方面可以提供動作指導。高校板凳龍運動科研人才層出不窮,主要集中在對板凳龍運動的理論文化研究和運動技術創新。
2.4 服務社會
服務社會是高等院校最直接的社會職能。板凳龍運動自從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以來,每年都要向社會輸送一大批板凳龍運動人才。這些人才到地方政府、社會社區、中小學提供板凳龍技術指導和策劃安排。日常生活中的校際交流、晚會表演和各大商業演出和政府重大活動都會邀請高等院校學生進行板凳龍的表演,營造氣氛。高等院校以實際行動來服務社會,對板凳龍運動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3 板凳龍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古法今用
3.1 文化傳承視域下轉變教學理念
在當代高校體育教學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學同其他課程一樣,重視學生體育技術能力培養,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向更高、更快、更強的要求發展,卻忽略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地位。高等院校開展板凳龍運動教學應高度重視其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轉變教學理念,要與其他課程項目區別開來。重視文化傳承高于技術傳承,重視創新高于傳統。板凳龍教學內容應增加理論學習部分,了解其起源、發展、道具制作等文化方面知識,拓寬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理解,使當代大學生應充分認識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板凳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3.2 多元化教學方法
事實證明,在高校板凳龍運動教學中,沿用同高校常規運動項目相同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很難激發學生學習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進而導致學生不能較好的了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內涵和掌握運動技術。高校體育教師應根據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板凳龍運動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板凳龍教學內容,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技術、體育游戲、體育競賽等,使學生清晰直觀的接受教學任務,主動學習,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3.3 編寫教材、構建課程體系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板凳龍運動自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還沒有較為完備的指導性教材,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教材中雖能找到舞龍的部分,但只是簡單的介紹,缺少板凳龍運動具體的理論訓練、技術方法和文化內涵。高校應積極發揮其發展科學的職能,組織科研能力較高和板凳龍研究方向的教師編寫板凳龍教材,教材要求要適合當代大學生成才成長和社會的發展,注重文化內涵,彰顯民族特色。構建在課程性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有明確規定的高校板凳龍教學課程體系。
3.4 建立教學評價體系和考核方法
建立科學的和可操作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習評價考核體系,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入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體系及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4]。高校教學評價體系和考核方法是檢驗高校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是高校辦學水平的體現。板凳龍教學評價體系要科學有效,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和實際需要,從板凳龍教學過程中師資隊伍、學生培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硬件資源等因素進行客觀評價。考核方法應明確考核的內容,綜合考慮考慮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項目的認知、技術掌握、團結合作能力和情感表達等。
4 結語
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板凳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要在文化傳承視域下轉變教學理念,注重文化傳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在編寫教材、構建課程體系方面要適合當代大學生成才成長和社會的發展,注重文化內涵,彰顯民族特色。建立科學的和可操作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習評價考核體系,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學習和掌握板凳龍民族技藝,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參考文獻
[1] 陳素雅.基于文化傳承角度談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反思與構建[J].外語與翻譯,2014(4):305-306.
[2] 胡昌領.板凳龍的體育文化傳承價值與發展路徑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7,37(3):120-123.
[3] 王南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納入貴州高校體育課程資源體系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
[4] 李永剛.文化傳承視野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J].體育教學,200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