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
摘 要: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綜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該精心設計聽、說、讀、寫的訓練方法,在教學中不斷地整合教材教法,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小學生入門階段應以聽、說訓練為主,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的聽、說能力,并在聽、說的基礎上逐步開展讀和寫的訓練。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聽、說、讀、寫
我們都知道,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綜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我們應該精心設計聽、說、讀、寫的訓練方法,在教學中不斷地整合教材教法,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小學生入門階段應以聽、說訓練為主,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的聽、說能力,并在聽、說的基礎上逐步開展讀和寫的訓練。下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對聽、說、讀、寫能力整合教學的應用與實施。
一、聽
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有必要創造一個讓學生感覺到輕松、安全且愉悅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我們可以概括出這樣的方法:聽是學生接觸語言的第一種方式,小學生學習語言總是從聽開始入手,進行模仿。這就是說,低階段的學生更側重于聽、說的訓練。所以在平時的課堂中,我會采用以下方法來讓孩子們去聽。
1.每天在上課前首先播放簡單的英文歌曲,通過孩子們喜歡的簡單英文歌曲來刺激他們的聽覺,并教授這些英文歌曲,然后盡量用實物展示,來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
2.課堂上及時使用所學的語言,再通過孩子們喜歡看的一些動畫人物輔以英語對話刺激他們的視覺與聽覺,給孩子營造一個英語氛圍。同時,這也是訓練學生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3.聽和指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聽單詞或者句子,準確地進行辨認指向,從而給后面的讀打好基礎。同時識別的過程也是對單詞和語句的一種無意識的記憶過程,這為以后的單詞書寫奠定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三、四年級的英語知識時應盡量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則應該進行相對系統的聽、說、讀、寫訓練,如指導學生閱讀一些簡單的純英語讀物,讓學生看一些有一定情節的英文微電影等。
二、說
1.在每天上課前安排一個小小匯報員,匯報一下星期幾、天氣狀況以及學生的出勤情況。剛開始孩子們不敢說,也不會說。我首先示范,接著告訴孩子們主要的句型結構,讓孩子們慢慢去說,慢慢去模仿,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敢說了、敢表現了,而且這個環節做得非常好。
2.有時課前五分鐘,我會給孩子們一個Free Talk的時間,讓孩子們用簡單的英語說,同桌之間交流說,這都是訓練孩子們說的好方法。
3.用指讀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認讀,要求學生逐個指讀單詞,從三年級起,嚴格要求學生準確指讀,這無疑是一個幫助學生識別單詞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
4.在課堂中盡量用英語授課,同桌間用英語做對話練習,其他同學認真聽,然后轉述別人的回答。這無疑都是練習聽說的好方法。通過以上幾個環節的訓練可以對起始階段的聽、說、讀的能力進行初步的培養。
三、讀
1.老師需要從語音方面對孩子們進行循序漸進的指導。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聽標準的錄音,并做模仿。
2.教師標準的示范朗讀以及大量聽錄音,學生在反復地聽音訓練進行模仿跟讀甚至能背誦一些語句,會對學生聽、說、讀的綜合能力有一個較大的提升,而這樣的提升又是在一種潛意識的狀態中進行的,這就比較符合小學生接受語言的規律。
四、寫
1.應該盡量按照課標的要求,放慢速度。對低段學生從要求正確抄寫字母和單詞開始。
2.采用正確規范的板書指導學生。并使用不同顏色的粉筆來圈出重點,美觀醒目的板書會給學生帶來濃厚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這樣也能夠使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得到重視。
3.對于單詞的拼寫,三年級第一學期不對學生做強制要求,而是通過認讀和平時的單詞拼讀訓練逐步灌輸單詞的發音和拼寫。對發音規律做歸納總結法,而不采用演繹法。
4.有了前面大量的鋪墊,學生對單詞有了較深的印象,在能準確識別的基礎上,才要求學生嘗試拼寫,這樣學生很容易拼寫,就品嘗到了成功的樂趣,有利于形成自信,培養學習興趣,從而有效遏制學生的畏懼情緒,也避免了使用大量重復作業對學生的興趣傷害。
5.一些常用的簡單語句,可以采用在單詞能夠準確識別的前提下進行整體抄寫,強化語感。
6.高階段的書寫要求能根據提示書寫出語句。我采用以背誦為手段,讓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從而使語言的輸出效率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要想使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綜合性的提高,教師必須有耐心、有恒心,能有步驟地堅持下去,及時使用所學語言,在具體的語境下訓練學生。使學生的語言學習符合其年齡特點,在有效培養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進行知識的落實和擴展。最后,學習英語還要樹立自信心,告訴學生一定要相信自己,別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別人能學會英語,我也一定會經過努力學會英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