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許佳
在不少小學生的習作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內容有些“假大空”,盲目追求一些華麗字詞句以及套路式的寫作方式,脫離了現實生活,也脫離了內心的世界,作文變成了“胡編亂造”,從一位老奶奶被扶過馬路到很多個老奶奶被扶過馬路的作文群像寫意,令人啼笑皆非,這一作文偏離教學軌道的現象讓很多教育學家不禁大聲疾呼,呼吁讓學生說真話、寫真事、表真情。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寫真作文呢?筆者認為,引領學生學會用心認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積累情感經驗,從而真實寫作,真正起到教育的“潤物細無聲”的功能滲透,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水平。
一、變“骨感”為“豐滿”——細微體察生活原型
生活就是小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擷取素材是最為真實也是為最容易的事情。例如,母親節來臨,教師讓學生寫寫自己的媽媽。為了讓學生從“媽媽一天很辛苦,我愛媽媽”這樣“骨感”的簡單表達中走出來。教師在學生寫作前,進行了獨具匠心的引導:“同學們,我們都愛自己的媽媽,你的媽媽的性格、長相、聲音、喜好等等都是與別的同學的媽媽不一樣的,你能寫出媽媽的具體的樣子嗎?”并布置作業,回家后認真觀察自己媽媽的一舉一動,回憶和媽媽最為記憶深刻的事情,然后動筆寫作。再來看看學生聽到要寫自己的媽媽的反應,有的人喜笑顏開,有的人凝神細思,有的人愁云密布,什么樣的表情都有,可見對于每一個人的媽媽都會有不一樣的話題。果不其然,教師就本次作文又專門利用課堂時間,讓大家分享彼此的作文,有的學生這樣寫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個子不高,但是嗓門很大,心眼很好……”有的寫“媽媽可愛斤斤計較了,一到菜市場就開始精打細算,其實,我知道,媽媽是個會過日子的好媽媽。”……因為教師的點撥,加上媽媽這一話題的確能夠調動學生的情感,將日常觀察、相處的細節真實再現出來,真實流露出對媽媽的熱愛和敬佩。如此,同樣要寫到人物,則可以提示和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抓細節,讓人物的形象豐滿起來。
二、變陌生為熟悉——親身體驗生活實際
與其讓小學生冥思苦想一棵小草的成長記,不如引領學生去親自種植花草,如何觀察生活,發掘生活中的真實價值,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知識與閱歷尚淺,缺乏親身體驗與日常觀察的積累,是無法感受其中的樂趣以及對生命成長的密切關注。有的時候,教師的說教不如來一次實實在在的參與體驗,從具體的可感可知中,學生的觀察自然會格外用心和專注。因此說,實際上有些寫作的主題的擬定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為他還沒有親身實踐過,怎么可能說出真話,表出真意呢,模仿式的寫作最終會讓學生對真實生活反而產生疏離感,只有構建起從陌生到熟悉的體驗橋梁,學生才能夠從體驗中學會觀察,從觀察中儲存經驗閱歷,深化于心,可借助筆端自由書寫。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又為了讓學生參與到體驗之中,教師在教室特意擺放了幾盆含苞待放的杜鵑,要求學生分組對每一盆杜鵑擔起澆水、施肥的責任,然后還要讓小組成員做好杜鵑開花的實時記錄。具體什么時間記錄則由小組成員自己商議決定。這個任務充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為了養好杜鵑,學生們腦洞大開,有的請教自己的家長,怎么才能讓杜鵑早開花,有的上網查看養杜鵑花的秘訣,如何施肥,肥料怎么配比兌水,根據土壤濕度如何判斷缺水,是否可以進行澆水,澆多少水適中等等,儼然學生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花農,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掌握了養杜鵑的方法,教師再讓學生寫寫杜鵑花,這些內容就變得精彩起來,有的寫的是養花經歷,從不喜歡、不想按時澆水到不自然產生呵護的情感;有的寫花開帶來的愉悅心情,因為勞動的精心付出,所以杜鵑花開也是對自己一種獎賞和回饋。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親身體驗,勢必讓其觀察力也變得越來越強,從表象到內在體會,從動手到動腦再到動心,學生的寫作素材就在日日觀察中獲得了最為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教師的教授提供了觀察的平臺,其中含蘊藏著一種生活態度。
三、變被動為主動——善于觀察多彩生活
讓學生愛上寫作,就要積極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從生活中發現趣味,感受多彩,喚醒情感認知。學生的主動性催發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教師在日常講課中總是只關注書本,卻不關注書本與生活的聯系,自然會無形中讓學生感到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是兩個世界,如果教師在上語文課時,就文本內容與生活有機聯系起來,學生自然也會積極從生活中尋找與之相對應的原型,這需要教師改變授課方式,為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預先造勢。教師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看天空,望遠山,摸粗糙的石頭,聽悅耳的鳥鳴,把學生的心門打開,使其能夠潛移默化地產生愉悅心理,從熱愛眼前之景,到訴諸筆端,這些都是仔細觀察的結果。教師授之于觀察的方法,讓學生有目的有目標地觀察,為寫作積累豐富素材和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多動眼、多動腦、多動筆的良好習慣。
總之,小學生習作教學實際上就是教師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多去觀察,再將觀察的心得寫出來。其實,寫作就是學生內心世界的一種藝術體現,是一種生活方法,理解了這一點,教師和學生都會愛上作文課,學生愛說愛寫,教師愛講愛教,學生的作文能力則會不斷提升,從而成為影響終身的一種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