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瑋 張小軍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第104頁內容。
二、教材分析
重疊問題,學生對它的掌握程度允許有差異性,通過學習使每個學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樂,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又由于重疊問題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較復雜和抽象,所以設計讓學生在操作學具中領會重疊問題的基本結構,并讓他們借助實物圖等幫助思考。
三、學情分析
學生從一開始學習數學,其實就已經在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學習數數時,把2個三角形用一條封閉的曲線圈起來。而以后學習的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應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后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簡單的集合知識,初步感受它的意義。
2.使學生學會借助韋恩圖,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來解決較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相互聯系。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學習的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集合圖的各部分意義,能用集合圖分析生活中簡單的有重復部分的問題。
教學難點:借助直觀圖解決集合問題。
六、教學準備
呼啦圈兩個、蘿卜頭飾5個、板凳3把、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游戲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來做兩個小游戲,需要同學們來幫忙。其他同學可要認真觀察呀!
1.搶板凳游戲
教師提出玩搶板凳游戲,學生踴躍參加。(找4名同學,3把椅子進行游戲。)
課件出示游戲規則:這個游戲邀請4人參加,這4人圍著板凳站成一個圈。老師和同學一起喊口令。口令開始, 4人圍著板凳向同一方向轉,老師隨時喊停,這時4人搶坐板凳,沒有坐上板凳的一人淘汰,同時撤下一個板凳,進行第二輪游戲。
學生喊口令,老師隨時喊停,決出冠軍。
2.蘿卜蹲
師:接下來,我們繼續玩一個游戲,叫蘿卜蹲。
教師讓奪得冠軍的學生繼續參加下輪比賽。
課件出示游戲規則: “X蘿卜蹲,X蘿卜蹲,X蘿卜蹲完Y蘿卜蹲,接著往后傳,并且要做出蹲的姿勢,臺下的觀眾一起擊掌打節拍,并逐漸加快節拍的速度,不允許回傳,反應慢的玩家和傳錯的玩家被淘汰。”
學生爭先恐后舉手參加游戲。
游戲結束,教師對參加游戲的學生提出表揚。
師:非常感謝參加這兩個游戲的9名同學。(師板書:5+4=9)
學生質疑:只有8人。
產生師生對抗。
重點提問參加“這兩個游戲的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學生回答。關注不同的答案,抓住“沖突”,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3.呼啦圈解釋集合
(學生活動,體會集合圈)
師:到底是8還是9,問題出在哪里了呢?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老師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拿出兩個呼啦圈。
師:請參加搶板凳的同學站到左邊呼啦圈里。請參加蘿卜蹲的同學站到右邊呼啦圈里。(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分別站在兩個呼啦圈里)
出現沖突,有一位同學從第一個圈里又跑到第二個圈里,但第一個圈又把他套進來。
師趁機提問:這位同學是怎么回事呢?
臺下的學生想辦法,有學生提議讓那一個學生站在了兩個呼啦圈的中間部分。
師:原來這個重合的部分引起了學生人數的變化。重合在數學中也叫重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重疊問題。(板書)
教師課件展示出剛參加兩個活動的集合圖,提出集合思想。根據學生在呼啦圈中站的位置,結合課件,教師和大家一起說出各個部分所表示的意義。并讓學生都說一說呼啦圈里各部分學生所表示的意義。
(二)觀看微課,探究新知
播放視頻微課,讓學生帶著2個問題去觀看學習。
微課內容:
1.韋恩圖產生的背景和概念。
2.課本例1:三1班參加跳繩、踢毽課外小組的學生情況表。
看完視頻,提出兩個問題:
1.韋恩圖是誰發明的?
2.圖中參加比賽的一共有多少人?
學生小組合作,自主繪圖。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交流。
師:觀察圖表,你們能快速地算出參加跳繩和踢毽的一共有多少人嗎?怎樣列式。
生1: 8+9-3=14(人)
生2:8-3+9=14(人)
生3:9-3+8=14(人)
生4:5+6+3=14(人)
學生說出列的算式,并要說明算理。
(三)練習鞏固,內化新知
智力大沖浪。
第一關:動物問題。
師:動物王國舉行運動會,看看都有哪些動物來參加,這些動物有的會飛,有的會游,有的既會飛也會游,把下面動物的序號填在合適的位置。
第二關:排隊問題。
張老師到超市去買東西,在付款的時候,從前往后數我排在第3,從后往前數,我排在第4。這時,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付款?
第三關: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三(1)班同學課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其中有25名同學參加了軍營。有30名同學去摘草莓。有10名同學兩項活動都參加了。有2名同學因病請假,兩項活動都沒參加。問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四)總結提升,反思拓展。
說說這節課的收獲。(理解集合圖中每部分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有重復部分的問題。)
八、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集合
重疊 既……又……
8+9-3=14(人)
8-3+9=14(人)
9-3+8=14(人)
5+6+3=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