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利華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如果教師只布置一些形式單一、陳舊、缺乏應用意識的題目,就談不上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達不到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因此,積極探索并實施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突破點,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一個關鍵。那么如何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呢?下面我以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學習體會,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觀察體驗型作業
觀察是人們獲得經驗知識的重要方法。達爾文曾經說過:“我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他們進行精細觀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見,觀察力是十分重要的。
觀察力的培養,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譬如學習《找春天》一課,我先讓孩子們說說現在跟冬天相比有哪些變化。孩子們說:“天氣沒冬天那么冷了,地上的冰雪融化了,我們的衣服換薄了,孩子們到外面放風箏了。”然后我讓孩子們走進春天,去發現春天的特點,去探索春天的奧秘。由于我們家鄉的春天來得晚,我便提醒孩子們一定要多留心事物的點滴變化,看看誰的發現最多。結果每天我剛走進教室,都有孩子跑到我跟前告訴我他(她)的發現:“老師,今天我家屋子里有蒼蠅了。”“老師,校園的樹溝里草芽兒冒出來了。”“老師,今天我看到了一只小蜜蜂。”“老師,柳樹已經發芽兒了。”……看著孩子們那快樂、天真的表情,我的心里暖暖的,我敢肯定由他們的親身體驗和觀察所得的知識比我反復講述多少遍印象都深。同樣,對于其他季節、不同的景物特點以及動、植物等的描寫,也可以先布置學生觀察、體驗,再讓他們把觀察所得及親身體驗與同伴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收獲,最后動筆寫出來。那樣孩子們的描寫會更逼真,也更真切。孩子們從中感受到發現的快樂,當然更愿意去完成這樣的作業。
二、游戲活動型作業
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如果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游戲中作業,定會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在玩中求知、樂中求學。如孩子們都知道影子,但僅僅知道影子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在前有時在后,對于影子具體的一些現象和知識卻未曾涉足過。所以當學完《影子》之后,我布置孩子們玩“踩影子”“畫影子”的游戲,讓他們觀察影子方向與光源方向的關系,影子的長短有什么變化規律,影子的明暗與什么有關等問題。孩子們在這種感興趣的游戲中熱情高漲,人人積極主動參與,從而加深對影子的理解,對司空見慣的現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三、實踐展示型作業
孩子們的特點就是爭強好勝,富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學中多處為孩子們搭建了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平臺。如學習主題為“春天里的發現”這一單元時,我布置學生觀察、體驗,準備展示交流“語文園地”中有關春天內容的作品。結果孩子們的作品豐富多彩,有關于春天的照片、圖片、繪畫,有關于春天的詩歌、句段,還有以書法形式寫的春聯,更賞心悅目的是邊唱邊跳表演春天的歌曲,有的自己寫了描寫春景的片段,還有的竟然用瓶子、盒子帶來了小蜜蜂、小螞蟻等。同樣,在學習其他內容時,亦可布置學生收集資料、做小制作、編寫小廣告、仿寫句段、兒歌、為課文配畫、編寫課本劇、繪畫或描述自己的奇思妙想……這樣,孩子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學習成果,既能相互學習,資源共享,又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表現自我,樹立自信。
四、自主選擇、差異型作業
老師統一布置的、機械重復的作業,學生不一定愿意做。因此教師可以想辦法,巧妙地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孩子們自主選擇、按照各自的能力與意愿去完成。如生字詞的鞏固,如果只是一遍遍地抄寫識記,顯然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從而應付了事。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要求會寫的字你幾遍能識會就寫幾遍,已經在課堂上記牢的字不必再寫;之后可以和家長、同伴互相考查,尤其是讓孩子考家長,既能讓孩子充當家長的“小老師”,滿足孩子的表現欲,又能激發孩子的求勝心,激勵他們搶先去學。要求會認的字,可讓學生與同伴或家長合作,自制生字卡,玩一玩“認字”“猜字”“抽字卡”“拆分、組合字”等游戲,孩子們會在游戲、比賽中掌握知識,鞏固、積累字詞。還有如下作業:1.認讀所給詞語(9~12個),并選擇其中三個詞語寫句子;2.從下面的練習中選擇6個填一填,可填一種答案,也可填寫好幾種答案:美麗的( )、
( )的小溪、( )的蘋果 、明亮的( )、晶瑩的( )、
( )的地方、高大的( )、健壯的( )、( )的身體、
( )的孩子;3.寫出幾組反義詞(至少寫6組)……這樣的作業存在著彈性與開放性,既有數量的多少,又有難易的差異,孩子們根據他們的水平選擇不同數量的作業,心理上便沒有了課業負擔。同時大多數學生又愿意在匯報與展示中過多地表現自己,因而會想辦法尋找更多的答案,這樣學生相互學習,知識儲備會更豐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
做自己喜歡的作業,激發了學生做作業的內驅力;做自己真正需要的作業,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自我需求;做自己能夠勝任的作業,讓學生體驗到了久違的成功。新課程背景下,多樣化的作業已成為學生成長的履歷,激發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每一次作業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為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