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云
【關鍵詞】 初中;美術教學;快樂教學;內涵;作用;必要性;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9—0076—01
一、快樂教學的內涵和作用
關于“快樂教學”,古今中外不少有見識的教育理論家都有過許多精辟的論述,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過:“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所說的“好”與“樂”就是一種興趣,一種愉悅的心理,一種力求認識和創造的傾向。古羅馬文藝理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寓教于樂”理論,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與“樂”的辯證關系:教寓樂中,樂為教存。它不但對文學創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文化教育乃至其他工作都有很大的啟迪。周恩來在談到關于文化教育時,就曾強調“寓教于樂”,要求在無窮的樂趣中蘊入深刻的教益,以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可見,有關快樂教學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導的一種教學藝術。
二、美術課的特點及實施快樂教學的必要性
通過美術教學,可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培養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快樂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教師的教態應親切自然, 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
教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的形象反映,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好的教態,學生會感到親切、輕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面帶微笑,和顏悅色,會給學生愉快的暗示,學生會從中受到感染。許多優秀的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他們即使在十分疲憊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也總是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因為他們懂得學生會從教師的微笑里感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友誼 。同時學生也會從教師的笑容里受到鼓勵,激發起愛教師、愛這門課的相應情感,所以,在學生面前,教師應永遠是親切自然的。即使是對待差生,教師的真誠的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話,一個暗示的動作,有時比嚴厲的批評更能讓學生接受,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愛護和關懷,從而自覺改正缺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始終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師生在認識與情感兩方面的溝通,變一切消極狀態為積極狀態,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教師自始至終貫徹積極主動性原則,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2.運用電教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
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這就必須強化直觀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教學陷于枯燥乏味,如將現代化的電教化教學引入美術課堂,可使教學媒體多樣化,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快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3.重視導課和結課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的一節課,從開始就應引人入勝,讓學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對新課產生興趣,因此對新課的導入應作精心的設計。導課是一種教學藝術,它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教師應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創造性的設計。
例如,在上“學習服裝的色彩搭配”一課時,我從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因穿衣服的顏色而左右她一天情緒的幾個生動例子導入,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為新課的展開作好了輔墊。一堂完美的課,不僅開始要引人入勝,而且結尾也要精彩,余味無窮,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回憶,激起對下一次課的強烈欲望。教學藝術是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創造性和審美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處理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和運用教學方法時應有獨特的創造性,這樣教學才會成功,才能形成一種活躍、生動的教學氣氛,給學生一種真正的藝術審美愉悅的感受。
4.重視輔導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輔導是教師對每個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過程中的具體指導,輔導在美術課堂教學各環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美術課一般要求教師在15~20分鐘之內作少而精的講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鐘是學生作業。所以,輔導在美術課堂中所占的時間最多,教師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師應根據本節課所授內容,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練習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融進自己的審美情趣;對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給予點撥 ;對個別作業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啟發提示;對好的作業,要給予鼓勵,從而達到培養學生作畫興趣和愉悅心理的目的。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