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桃梅
戰略資產是一組資源和能力的組合,該組合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戰略性資產沒有實物形態,但與財務會計中無形資產不相同,其涵蓋范圍遠大于無形資產。它包含整合企業資產的技術和方法、對外關系、品牌形象、顧客忠誠、融資能力、組織資源的能力和手段,研發能力創新能力,也包含環境、地理位置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戰略資產具有不可復制性、獨特性、長期性和稀缺性等特點,往往很難通過市場交易取得。
截至2018年8月31日,全國19家上市白酒企業發布2018年半年報。白酒行業總體營收超過1050.17億元,超越以前年度,創歷史新高。從半年報的整體數據來看,盡管茅臺上半年157.64億元的利潤額幾乎占據了同期上市白酒企業總利潤的近一半,但以五糧液、瀘州老窖領軍的川酒企業的也不容小覷。從規模而言,4家上市川酒企業(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舍得)半年總營業收入達到301.95億元;從利潤而言,舍得利潤增長高達166.05%,川酒企業全部進入行業利潤率前十。川酒企業的強勢新高,其戰略資產的貢獻不容忽視。
以下簡要闡述特色濃郁的戰略資產,對外關系、品牌形象、顧客忠誠、融資能力、組織資源的能力和手段等不作贅述。

四川位于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在東經97°21′~108°31′,北緯26°03′~34°19′之間,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溫差較小,日照量較少,適合釀酒微生物的繁衍條件;產自四川的酒曲皮薄,菌絲分布均衡,有益微生物種類多;四川地處盆地,盛產質優的高梁、玉米、小麥、大米、小米及各種豆類;四川水質優良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的繁殖生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四川原酒的品質提供了保障,原酒是酒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優秀白酒的精華資源。成熟的條件為釀酒提供豐富的資源,為生產濃香型優質白酒提供優良的環境和基礎。
濃香型白酒以瀘州老窖為典型代表,所以濃香型又稱瀘香型。2018年,五家川酒企業參與濃香型白酒國標起草,足見川酒企業在濃香型白酒市場不可撼動的地位。
川酒釀造技藝源起何時無從考究。有記載的《四川名酒史志叢書》顯示,宋時瀘州等地的釀造技藝不凡。瀘州老窖傳統釀造技藝始于秦漢,經元、明、清三朝創制、定型、成熟,歷二十三代傳人,持續傳承690余年。五糧液不僅傳承 “利川永”“長發升”“德盛福”等古老作坊的老窖,不斷升華的釀造技藝也一并流傳。
獨特的地理位置,凝聚千百年的技藝精華,均具有不可復制性、獨特性、長期性和稀缺性的特點,是川酒區別于其他酒類的具有重要地位的戰略資產。
針對上述川酒企業的戰略資產,川酒企業應積極采取保護措施,才能使川酒企業科學地可持續發展。
獨特的地理位置為川酒企業提供環境和原料,川酒坐擁名酒名產區的頂級資源,名酒名產區的頂級資源支撐著川酒品牌高端化、差異性,是川酒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為川酒企業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資源和條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作為一個不可回避且產生廣泛影響的重要問題被提上了日程。保護環境,減輕環境污染,遏制生態惡化趨勢,成為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的重要任務。政府、企業也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緩解環境問題。
2018年6月5日,四川省環保廳發布《2017年四川省環境狀況公報》,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82.2%,平均優良天數為300天,土壤環境保持穩定,酸雨狀況繼續好轉,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五糧液作為川酒企業的領軍,也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治環境污染。五糧液成立了能源環保管理部,制定《環境保護考核管理辦法》、《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釀酒廢水排放標準》等文件,投入15億元建成等一大批環保項目,堅持開展基層單位日常檢查,通過夯實基礎、完善制度、狠抓項目、強化督查等措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維護名酒名產區頂級資源生態鏈的平衡有序,為企業的持續、科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針對釀酒技術,川酒企業在傳承古老文化的同時也崇尚科學的發展。四川濃香型白酒傳統工藝為固態混蒸續糟發酵法釀制。瀘州老窖傳統釀造技藝始于秦漢,經元、明、清三朝創制、定型、成熟,歷二十三代傳人,持續傳承690余年。2006年5月,瀘州老窖作為濃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與“1573國寶窖池群”并稱為瀘州老窖的文化遺產雙國寶。
瀘州老窖在傳承古老文化的同時,也進行生產自動化建設。自動化建設并非否定傳統,而是以傳統釀造工藝為基礎,將先進生產技術與傳統工藝相結合,解決傳統釀造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
上世紀90年代,瀘州老窖開始應用微機控制架式制曲、微機勾調輔助調味。新世紀初,瀘州老窖建立了基酒輸送計量管網及管板集中控制系統,率先在白酒行業基酒輸送中采用質量流量計和管板集中控制技術,引領白酒釀造生產設備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在白酒基礎酒生產管理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該科研項目獲得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優秀成果二等獎。2012年,瀘州老窖雙床熱解氣化規模化生產生物質燃氣設備研發與示范,獲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支撐。2016年,瀘州老窖投資釀酒工程技改項目,項目將以自動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為切入點,對釀酒生產布局、生產設備設施、配套功能進行優化技改。未來,瀘州老窖還將在智能化上甑機器人、包裝自動碼垛機等。古老文化的現代氣息的交融定能捍衛川酒企業龍頭地位。
川酒文化源遠流長,但川酒文化旅游的打造并非易事,早在2007年9月,沿海與中西部縣市區第21次聯席會議就決定:利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條件,整合遵義市、瀘州市和宜賓市的酒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開辟和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國際旅游專線”。川酒文化旅游品牌效應需要政府的規劃、引導、組織、支持。
政府和行業應完善川酒企業的標準建設。2017年,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簡稱:協會)參與修訂了《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等重要政策法規;國務院辦公廳制定了《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在該項目中,瀘州老窖計劃構建白酒產業鏈新型標準體系發展規劃和標準體系框架,形成中國白酒和白酒標準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政府和行業應積極督導川酒企業轉型發展,在2017年四川白酒行業年會上,協會輪值主席李曙光強調要大力推動川酒產業發展模式轉變,在2018年將盡力推動智能釀造、整合原酒資源、強化品牌建設、培育新生代、重視人才培育,尋求川酒企業的轉型升級。
川酒企業的傳承和發展是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是歷代川酒人精心經營的成果,川酒戰略資產支撐其核心競爭力,川酒企業戰略資產的開發和保護就是保護其核心競爭力,是維護川酒地位的重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