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韶東 史蘇靜
摘 要:信息化的建設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需要。為了提高這項工作的實效,我們需要做好信息資源的規劃工作,編制總體數據規劃,建立主題數據庫,并以此為憑借實現業務流程的重組。
關鍵詞:信息資源規劃 總體數據規劃 主題數據庫 業務流程重組
一、前言
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組織整體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整體管理能力的重要保證。從它的構成要素上來講,一個企業要提高它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不外乎做好信息資源規劃和業務流程重組這兩方面的工作。其中資源規劃工作為業務流程的重組與再造的順利展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條件,而業務流程的重組則是我們在信息化工作中想要達成的最終目標。
正如大家所認知的那樣,資源作為一種客觀的存在物并不具備價值屬性。因此,要使資源具備價值就要經歷一個開發利用的過程。信息雖然在形式上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它也具有資源的通用屬性,也即信息要經過處理、加工和規劃才能產生價值,從而成為企業生產要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對企業的信息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是實現其價值的第一步,也便于實現重組和優化業務流程的既定目標。
對信息資源進行整體性、前瞻性的規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有利于企業摸清本組織所擁有的信息資源的家底、分類、屬性和用途等,從而實現最富效率的使用。更為重要的是,信息資源的整體規劃能夠為企業管理層的戰略經營決策提供輔助工具和手段,讓企業決策者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迅速地抓住關鍵信息和決策關鍵點,去蕪存菁,在最短的時間里把企業的資源投向最優的決策選擇和工作流程的重組安排。
二、信息資源規劃
美國戰略數據規劃學家詹姆斯.馬丁高度評價了計算機化信息的價值性。他同時認為這種信息資源需要得到頂層規劃,并且有一套規范、程序化、與數據庫相聯系的方法相匹配。這也就是說,企業的信息資源是一種企業戰略層級的總體規劃,它需要隨后建立數據管理標準、主題數據庫并以此開發特有的業務處理系統。
(一)總體數據規劃
總體數據規劃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獲取與處理信息資源的全過程。上世紀八十年代,西方的數據環境相當混亂。在此背景之下,“計算機化企業”理論應運而生,作為一種對應的治理之策。為此,總體數據規劃開始在數據管理標準的保駕護航下進行。實際上,總體數據規劃與數據管理標準化工作相輔相成。總體數據規劃需要在數據管理標準確定的規定上運行,并以數據管理標準作為行動的指南和基礎,從而使總體數據規劃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反過來,數據管理標準的建立也離不開總體規劃的保證。
(二)主題數據庫的建立
這也是詹姆斯.馬丁率先提出的重要概念。它面向業務主題,實現信息共享。在各種資源的投入數量上來看,建設主題數據庫的前期無法避免巨額的資金和資源的投入,但是此后的維護費用會逐漸減少,直至極少。
通常而言,主題數據庫的數據結構是對各類單證、報表、票證等數據化處理的結果,而非這些財務文件和資料本身的再現。數據庫具有原子性、演繹性和規范性等特征,在形式上由多個數據實體組成。此外,數據的結構與它的處理方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一方面,數據的結構可以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相對的穩定;另一方面,數據的處理方式可以根據實際的數據需要而表動和增加各種功能。
主題數據庫是共建共享式的數據庫,它克服了因為開發團隊不同而帶來的“信息孤島”效應。更為重要的是,在面向業務主題時,主題數據庫的內部數據建立起共享的通道,從而避免了數據項和內容的重疊、重復。
三、業務流程重組
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加速的情況下,業務流程重組是對原有的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的顛覆,它解決了傳統的業務職能交接時造成的不必要的拖沓和失誤,使整個工作周期成為一個運轉流暢、無縫對接、面向價值流的整體。以客戶服務為導向的業務流程重組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循環周期,使其能在主題數據庫的支持下尋找到最短的工作路徑,從而實現業務價值。
四、結束語
總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兩條腿走路,缺乏信息資源規劃,抑或業務流程重組,都不是最理性的選擇。
參考文獻:
[1]李翔,初文鏑.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問題——信息資源規劃與業務流程重組[J].計算機時代,2002(12):42-43.
[2]李翔.企業信息資源規劃與業務流程重組[J].中國信息導報,2003(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