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春梅
摘 要:近期上交所發布了新修訂的五項臨時公告格式指引,包括業績預告、業績快報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上市公司業績變動的具體原因被明確要求進行區分并披露。這使得,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再一次展現在社會公眾面前。近幾年來,“獐子島扇貝事件”、“沃森生物業績變臉事件”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事件頻發,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嚴重的損失。本文對目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究,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對策
一、引言
(一)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概念
所謂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將會計信息向社會進行披露,以便投資者或其他利益相關者根據此披露信息進行相關決策。會計信息披露的格式分為標準格式和非標準格式兩種,其信息披露的作用取決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是否有及時性和真實性。目前在學術界,對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起源,公認的觀點是其源于委托代理關系。
(二)會計信息披露的意義
1、為監管者提供監督的便利
作為可在金融市場發行證券增發股票且具有較多利益相關者的法人主體,上市公司經營好壞及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與否,關系著眾多方面的利益。為了更好地監督上市公司的運營情況,掌握上市公司的合規情況、財務狀況,監管部門需要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
2、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需要的信息
上市公司的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通常是較為宏觀或整體的信息,是上市公司通過從基層的數據層層匯總得來的信息。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做出經營戰略決策時,需要以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作為參考。企業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是企業經營財務狀況的真實反應,能夠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需要的信息。
3、為廣大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投資者在對上市公司首次發行或增發股票進行購買之前,需要事先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通常經過上市公司的第三方審計。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對上市公司各方面作出客觀評價,有利于增進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運營情況的了解,確保其資金安全,為其創造更優越的投資環境。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及現存問題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現狀
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從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步發展起來,因此相較于西方資本主義市場,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時間較短,許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需要不斷地被完善,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也不斷出現。前幾年的獐子島財務造假事件,以及近期的樂視危機事件,都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問題存在很大關系,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急需解決。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存問題
1、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問題
在我國快速而又短暫發展的30年,出現一大批類似于“藍田股份”等事件的財務造假事件,這些披露出來的會計信息是虛假編造,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這些上市公司會計造假的手段非常多樣,有的是虛構企業的營業收入,有的是通過買通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機構,私分相關的利益。這些虛假的會計披露信息,一方面嚴重影響了上市公司的名聲,另一方面給廣大的投資者帶來了極其重大的損失。
2、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及時
我國法律條文中有明確的規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具有時效性。這就要求信息披露的時間要及時,但在我國的上市公司中,有一些上市公司為了牟取自身更多的利益,就利用這一時間差,讓一些內幕人員來進行交易。這些公司對其公司的某些重要的財務信息故意不進行及時披露,從而從中獲利。這種行為給其投資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造成了巨大損失的同時,也降低了這些信息的使用價值。
3、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充分
上市公司在對外披露企業的會計信息時,通常是有選擇性的。對于一些對企業發展有利的、較為積極地信息,企業通常選擇主動向外披露。然而,對于那些對企業發展不利卻真實存在的情況,企業通常選擇隱瞞相關的信息,以避免對企業股價或聲譽的影響。
4、會計信息披露不夠規范
針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如何進行披露,我國法律法規有著明確的規定,然而事實落實的情況卻并不樂觀。我國許多上市公司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時,經常是不夠規范的。例如,對于一些需要披露的會計信息,部分上市公司卻并沒有進行披露,而是選擇性的進行遺漏。對于上市公司需要在規定時限內需要進行披露的會計信息,上市公司選擇拖延或推遲,這些情況都是不夠規范的體現。
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進措施
(一)完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
雖然我國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已經發展多年,但仍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制度的缺陷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利用相關制度的體系漏洞,虛假的披露企業的會計信息。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彌補當前會計信息披露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就需要更進一步地完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同時對于一些披露的會計信息,例如會計環境質量、少數股東權益變動的情況等,也應當在接下來的規范體系中增加并及時的向外部進行披露。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司治理結構決定的,因此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應當建立董事會來負責較為重大的決策,而經理層則負責日常運營,監事會負責監督,股東及股東會參與機制的監督和決策。從公司治理結構角度,這就是完善的治理結構。但真正發揮作用,還需健全和科學的管理制度。就好比僅有公、檢、法的三權分立結構不一定能保證完善的法制社會。
(三)增強證券市場的監管力度
目前上市公司對外虛假披露會計信息的行為,已經十分常見和嚴重。如果要正本清源,防止上市公司這種財務舞弊行為,就必須繼續加大處罰力度,讓市場上的公司都產生足夠的敬畏之心。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需要提高財務造假行為的違法成本。應加大對于公司財報審計機構的責任追究力度,嚴禁行賄受賄,對財務舞弊行為應全面地徹查打擊。
(四)加強中介機構的相應職能
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財務報表等會計信息,需要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審計。中介結構(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作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最直接的監督者和保證者,其在確保會計信息披露內容真實有效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以往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例中,不乏上市公司買通中介機構合作造假的現象。為了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確保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符合真實性原則,需要進一步加強中介機構的監督職能。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未來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會逐漸增多,向外披露的會計信息也會日益增加。雖然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體系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通過不斷加強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建設,增強政府及中介等機構的監督作用,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將會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陳雪輝.完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10).
[2]張鈺.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前沿,2013.
[3]桑淑琴.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及治理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