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之蝶


1000元
據6月5日中國金融網消息,銀聯發布的公告稱,自2018年6月1日起,中國銀聯將與各成員機構聯合對“小額免密免簽”功能進行優化,屆時銀聯芯片借記卡、信用卡的小額免密免簽單筆限額將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也就是說,只要消費額在1000元以內的,你直接刷卡就可以,不需要輸入密碼,也不需要簽字。
點評:很多人并不知道銀行“默認”開通了小額免密免簽的功能。小額免密免簽是一種“一揮即付”的支付體驗,在一定額度內,不需要輸入密碼和簽名,就能完成支付。銀聯小額免密免簽是中國銀聯聯合各家成員機構于2015年推出的,具有便捷和高效的特點。
無需密碼就能刷卡支付,這讓很多人擔心銀行卡的安全問題。那么,在開通這一功能時,銀行有沒有征得持卡人的同意呢?據銀聯官網的信息顯示,小額免密免簽是國際上成熟的支付方式,也是銀行卡默認開通的基礎功能,讓持卡人支付更加方便快捷。另據媒體此前報道,當前多數銀行新發的銀聯芯片卡多默認開通了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業務,但該項業務的開通卻不需征得持卡人事先同意。銀聯官網公開的信息顯示,如果持卡人希望關閉該功能,可以聯系發卡行進行關閉,目前大部分發卡銀行已支持關閉功能。
在追求便捷的同時,如何保證用卡安全,成為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銀聯在公告中指出,對于因卡片失竊、遺失等原因造成的盜刷損失,在滿足補償條件的情況下,持卡人掛失前72小時內被盜刷消費金額在一定額度內可獲得補償。300元及以內銀聯手機閃付和IC卡閃付小額免密免簽交易(不含電子現金),如發生移動設備或IC卡失竊,將對持卡人掛失前72小時內被盜刷消費金額提供賠付;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累計賠付10000元。公告中的“在一定額度內可獲得補償”比較模糊,建議改為“足額補償”,這是增強持卡人信心的關鍵,可以解除用戶對用卡安全的后顧之憂。
7次
據新華社消息,北京時間6月14日,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機構(FOMC)公布貨幣政策聲明,決定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1.75%到2.00%的目標區間。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的第二次加息,也是自2015年12月啟動本輪加息周期以來的第七次加息。
點評:面對美聯儲加息預期,新興經濟體國家紛紛提前上調官方利率,印度、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新興市場也都提高了官方利率,以抵御美國加息帶來的沖擊。阿根廷央行更是在5月初的短短八天時間內連續三次絕望式加息。新興經濟市場之所以要對美聯儲加息如此敏感呢,主要是自美聯儲2015年12月開始加息以來,新興市場風暴不斷,先有阿根廷和土耳其開啟了一輪猛烈的拋售潮,股市、債市、匯市陷入劇烈震蕩,后有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國股市和貨幣齊跌,這讓新興市場遭受嚴峻考驗。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市場影響如何?首先,人民幣表現相對穩定。針對美聯儲加息,中國貨幣政策很可能跟進,加快去杠桿過程,股市承壓,人民幣則穩定。其次,對A股的影響不大。如果美聯儲宣布加息,將對全球股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目前A股較海外市場走勢仍偏弱,國內因素仍是影響A股未來走勢的主因。如果后期沒有新的利空因素出現,目前大盤點位和估值價格水平,已將風險因素反應得比較充分,投資者對后市無需過度擔憂。再次,對買房者不利。美聯儲一而再再而三地加息,意味著中國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增加(雖然目前中國央行無加息壓力,但加息的壓力會不斷增加),對于已經貸款買房的居民來說,這個可不是什么好事。因為,每年大家還貸的利率是根據年初的基準利率浮動的,一旦基準利率上調了,每個月需要還房貸的金額也就會上升。
對于美聯儲的加息對中國市場造成的影響,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不必太過擔心,中國政府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之前,央行就已經完善了人民幣中間價的報價,為美聯儲加息做了緩沖。再加上中國強大的外匯儲備,是完全有能力應對的。
84萬
北京時間2018年6月1日,由國家發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信用中國”網站公示了首批因嚴重失信人名單。被列入“黑名單”的人,不能有任何高檔消費的記錄 ,出門坐不了飛機、高鐵,出入不了高檔場所。據統計,截至去年6月,全國已公布老賴761萬人,限制733萬人購買飛機票;限制276萬人購買火車軟臥、高鐵動車。84萬名老賴已主動履行義務,懸崖勒馬。
點評:過去幾年,創新金融、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眾多負面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是因為在信用體制不完善的情況下造成的。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運轉有賴于良好的社會信用。欠錢不還,不講信用,已成為當今阻礙社會發展的毒瘤。沒有信用,金融難言創新。
所以推進信用社會,建設信用體制,已是當務之急??上驳氖牵瑖缿屠腺?,打擊欠錢不還等失信行為,已經不只是一句口號,中國已經動起真格。 5月23日,百行征信宣布正式掛牌。這就是市場期盼已久的“信聯”。
百行征信是在央行主導下,由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華道征信等8家市場機構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共同發起組建的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是國家級網絡金融個人信用基礎數據庫,其主要目的是把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實現行業的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風險成本。對金融市場來說,有了百行征信,銀行或者民間金融機構的信貸信息將會被監管層全面掌握,有助于監管層實施更精準的政策調控。
17家
中國金融新聞網6月25日消息,新業態的孕育與催生過程,正是銀行業積極參與改革開放進程的最佳寫照。從2014年底微眾銀行的誕生至今,現在已有17家民營銀行投入運營。
點評:2014年12月28日,由騰訊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官網正式上線,國內首家民營銀行正式步入落地階段。在不到4年的時間里,這一新業態發展迅猛。加上華瑞銀行和網商銀行,原銀監會在2014年5家試點發展經驗基礎上,后續又批籌12家,目前,分布于京浙滬粵川等全國各地的17家民營銀行均已全部開業。資產負債快速增長、盈利狀況良好、整體風險較低是當前民營銀行在運營中呈現出來的三個總體特征。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民營銀行總資產3381.4億元,同比增長85.22%,其中各項貸款余額1444.17億元,增長76.38%??傆媽崿F凈利潤19.67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資本利潤率和資產利潤率分別為5.06%、0.76%,同比分別提高0.3和0.0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民營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53%,低于商業銀行平均水平1.22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24.25%,流動性比例98.17%,遠高于監管標準值。
目前,17家民營銀行業務定位都是圍繞著普惠金融發展方向,比如說普惠個存小貸品牌,還有網商銀行致力于服務小微和科創企業。同時,互聯網銀行也是當前民營銀行的一個重要定位方向,除了背靠騰訊和阿里兩大互聯網巨頭的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蘇寧銀行、億聯銀行、中關村銀行同樣定位于此。
不僅擁有強大股東資源,微眾和網商還分別定位于個人金融和小微企業,避免了同質化競爭。截至2017年底,微眾銀行的無擔保消費貸款業務“微粒貸”管理的貸款余額逾1000億元,主動授信客戶超1.3億人,累計借款客戶超過1100萬人。而網商銀行依托阿里生態體系開發了“網商貸”“旺農貸”等產品。截至2017年底,網商銀行資產規模超過了700億元,小微客戶數量為350萬。有專業人士預測,這兩家銀行或將有望繼續持續壯大,會成為民營銀行中的兩個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