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維妍
【摘要】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育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為社會各界所關注。而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關系著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但目前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閱讀教學效果尚未滿足新時期學生發展的需求。針對這一現狀,剖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廣大語文教師的親身實踐與經驗,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語文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基礎性課程,對于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道德品質等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分為閱讀與寫作兩個方面,就閱讀教學而言,目的為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自主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乃至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是學生接受知識、吸收理解知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忽略了對學生閱讀思考能力的培養
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語文教師只是針對課文內容以及相關習題進行詳細講解,而忽略了閱讀方法的講解,缺乏對學生閱讀應用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師在對課文講解之前往往會把課文內容背景、文章結構、課文內涵等隱藏信息直接講給學生識記,而不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去自己體會,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和自主閱讀的興趣,不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的培養。
2.教學方法不夠豐富
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時間不長,教學方法并不豐富,具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更是如此。當前,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中不分情況、不分教學內容、不分學生特點的一律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這就造成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下降,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學習興趣缺乏,學生閱讀能力下降。
3.教學內容單一
作為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因為教材篇幅限制、課堂教學時長等原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的問題。內容的單一,一方面,限制了學生的自主選擇空間,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另一方面,內容單一也是造成課堂教學氣氛沉悶與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此一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了。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具體解決策略
1.完善教學計劃
高質高效的教學活動有賴于完善的教學計劃。教師必須制定合理完善的教學計劃,設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輕松的教學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特點以及閱讀教學任務進度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學生的性格、興趣等特點,因材施教,真正達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2.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閱讀興趣培養還不夠重視,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動畫、圖片等材料,用豐富的課外信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打破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多組織課堂活動、課堂分組合作以及課外游戲,來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領悟閱讀的魅力。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便會在課上課下主動去閱讀文章,鍛煉閱讀能力,潛移默化中,學生閱讀能力會得到真正的提升。
3.創造閱讀學習情境
要想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就必須摒棄傳統的閱讀教學說教式的教學方式,運用創造閱讀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傳統的閱讀教學過分注重學生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缺乏了思維能力的學生猶如機器一般,喪失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嚴重阻礙著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創造一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培養學生除分數之外的語文素養和思維能力。
三、結論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不只是教會學生讀懂文章,更多的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與培養思維能力。閱讀作為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對于學生思維的啟迪、思想的啟發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學生閱讀領路人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閱讀之于學生的重要性,必須仔細研究教材內容,認真分析學生特點,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針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出最佳的教學方法,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宋小云,龔海,汪鳳,陳德鵬.努力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初探[J].科學咨詢,2008,(S1).
[2]于艷杰.運用多媒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6).
[3]梅秀波.情為靈魂,讀為載體——小學語文閱讀淺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