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俊
摘 要:變電檢修工作是變電站的穩定運行的有效保障。本文首先從隨機檢修以及狀態檢修等方面對變電檢修進行了分析,其次從檢修管理的智能化、檢修人員培訓以及檢修投入力度等方面對提升變電檢修質量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35kV;變電站;變電檢修質量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8-0171-02
變電站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電力企業發展以及用戶用電質量等具有重要影響。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極可能會受到人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的影響而出現一些故障,如果不對這些故障進行及時消除,那么就會對供電效果產生影響,甚至發生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對于電力企業來說,應該增強對變電檢修工作的重視,對潛在的隱患以及故障等進行及時消除,進而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供電服務。
1 變電檢修分析
1.1 隨機檢修
隨機檢修也被稱為預防性檢修,是一種傳統的變電檢修模式。對于35kV以下的變電站來說,在對其變電進行檢修時,通常都會受到周圍環境以及相關設備等的影響,最終導致變電檢修實際情況與預測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在過去,檢修人員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隨機檢修方法對變電進行檢修,對潛在的問題進行檢查、試驗以及修復等。利用這種檢修方法,可以從人、財、物等方面對檢修資源進行節約,同時也可以對材料的利用率進行有效保障,但是其在檢修效果以及檢修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對變電站進行設計時,為了確保經濟效益,應該在滿足變電站正常運行要求的基礎上,對配電系統進行優化,對線損率進行有效降低,進而實現變電站“降本增效”的目的。
1.2 狀態檢修
對于狀態檢修來說,是由設備評估、設備檢測以及設備監測等工作演變而來的,通過準確分析電力設備的工作狀態,再將其和之前的故障問題進行對比分析,最后再對異常情況進行檢測及維修。
變電狀態檢修所涵蓋的內容比較廣,從技術的角度來分析,主要體現在設備狀態監測以及設備故障診斷兩個方面。其中,設備狀態監測包括定期解體檢測、遠程監測以及在線監測等,對于定期解體檢測來說,是停止變電設備運行,并對其進行解體,之后再對其內部零件以及結構等進行逐一檢測,進而對故障進行準確判斷。在線監測指的是利用在線監測設備對變電設備的運行參數以及運行狀態等進行監測,并在分析的基礎上,對潛在故障進行判斷,最終再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變電檢修。運程監測是指通過遠程控制設備來實現變電設備的狀態監測,這種監測方式雖然效果比較好,但是成本卻比較高。而對于設備故障診斷來說,主要體現在比較法診斷以及綜合法診斷等方面。其中,綜合法診斷主要是對設備進行系統性診斷,在數據收集、數據對比、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獲得變電診斷結果。而比較法診斷則是利用各種診斷技術,比如振動診斷技術、噪音診斷技術以及射線診斷技術等,對診斷結果進行獲得,再將其和設備正常運行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如果差異不明顯,那么設備則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反之,設備則存在較大的故障[1]。
35kV以下的變電站在進行運行時,會受到設備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的影響,再加上技術水平較低、操作能力有限等等,導致在運行過程中很可能出現各種失誤,進而降低變電站的運行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增加變電站檢修成本,同時也很可能會導致大范圍停電,進而影響用戶的正常用電。而對于狀態檢修來說,有利于對變電站進行精細化管理,可以實現對電力設備的有效維護,確保電力設備一直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既可以降低變電檢修成本、減輕檢修人員負擔,又能夠確保變電站可以穩定運行,因此,變電人員需要增強對這種檢修方式的重視,并對其進行靈活運用。圖1為某變電站變電檢修現場。
2 提升變電檢修質量的策略
筆者認為,要想對變電檢修質量進行有效保障,除了要對各種檢修方式進行靈活運用之外,也需要應用一些變電檢修策略,具體來說,可以從下述幾方面入手:
2.1 提高檢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要想減少變電事故,實現變電站安全、穩定地運行,就必須提高變電檢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對變電進行檢修管理時,檢修人員可以對智能斷路器進行有效運用,以確保電力系統可以正常運行。同時,在進行變電檢修管理時,也可以對智能開關設備進行靈活運用,在開關設備選擇方面,需要選擇智能化的、成套的開關柜,并且需要為其配置相應的智能控制裝置。對于智能控制裝置來說,不僅能夠對交流量進行自動采集,同時也可以對斷路器的工作狀態進行監視,能夠對線路的安全性進行確保,同時還可以利用相關標準和其他變電站進行IED通信。另外,除了可以選擇智能化開關柜之外,還可以使用一些常規的開關柜,在對其進行使用時,需要為其安裝一個操作箱,對于操作箱來說,可以對變電進行測控一體化管理,具有極強的保護性與自動化性。
提高變電檢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不僅可以對采樣值以及GOOSE信息等的相關要求進行有效滿足,對變電檢修的質量以及效率等進行有效確保,同時還具有抗干擾功能、抗振動功能以及抗腐蝕功能,最大程度提高了變電檢修的合理性與可靠性[2]。圖2為一種變電智能開關柜,使得變電檢修工作更加便捷、智能。
2.2 注重檢修人員的素質培訓
從目前變電檢修的實際情況來看,檢修人員在綜合素質以及技術水平等方面都比較低,在實際檢修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操作,為電力設備的運行效果帶來了眾多不利影響。同時,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出現了很多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變電檢修的自動化與現代化水平。然而對于變電檢修人員來說,還缺少對這些先進技術以及設備等的全面認識,因此對其的應用能力較低,限制了這些技術以及設備等對變電檢修的重要作用。因此筆者認為,要想對變電檢修質量進行有效保障,就必須對檢修人員進行素質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與培訓。一方面,需要從變電檢修規范、變電檢修標準、變電檢修技術、設備操作規范等方面對檢修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變電檢修能力以及對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的應用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對檢修人員進行安全以及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端正他們的檢修態度,增強他們變電檢修的安全意識,通過職業道德以及綜合素質等的提升,對操作失誤問題進行有效避免,進而提高變電檢修水平。
2.3 加大變電檢修投入力度
一方面,電力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先進的變電設備、檢修設備以及檢修技術等進行引進,并督促檢修人員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對變電設備進行檢測、維修,做好設備的維護與更換工作。另一方面,電力企業需要加大對新技術以及新設備等的研發力度,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相關科研院所以及院校等進行緊密合作,進而為后續變電檢修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對變電檢修質量進行有效保障。
3 結語
確保變電檢修質量不僅是保障變電站穩定運行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新時期用戶對電力企業的全新要求。因此,對于電力企業來說,應該意識到變電檢修對自身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對各種變電檢修方式進行靈活運用,同時也要提高檢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注重檢修人員的素質培訓、加大變電檢修投入力度,進而減少變電事故發生,增強供電效果。
參考文獻
[1]阮偉兵.關于35kv以下變電檢修的若干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4):127.
[2]唐義兵.35kV以下變電站運行中的變電檢修及質量提升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6,(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