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卓
(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醫院,重慶 400084)
胃潰瘍為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疾病發生率與復發率均相對較高,如果未能得到有效處理,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為了全面了解奧美拉唑聯合鋁碳酸鎂治療胃潰瘍的作用效果,筆者將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8例胃潰瘍患者視為分析對象,將其隨機納入聯合組與參照組,結合數據比較的結果加以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8例胃潰瘍患者視為分析對象,將其隨機納入聯合組與參照組(n=39)。聯合組患者中男20例,女19例,患者年齡22~56歲,平均(38.71±4.11)歲。參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18例,患者年齡23~56歲,平均(38.45±4.04)歲。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實施分組討論,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為患者均應用奧美拉唑治療,口服奧美拉唑膠囊(國藥準字H53021955,生產企業: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20 mg/次,2次/d,早晚兩次服用[1]。聯合組在此基礎上應用鋁碳酸鎂(國藥準字H20013410,生產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治療,鋁碳酸鎂咀嚼片,嚼碎后吞咽,2片/次,3次/d,飯后1.5 h服用[2]。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
1.3評價標準:比較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及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胃部潰瘍活動期轉變為瘢痕期;好轉: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胃部潰瘍逐步好轉;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癥狀改善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3]。
1.4統計學分析: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實施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應用卡方予以χ2值檢驗,差異性比較應用P值予以評價,P<0.05則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率對比:聯合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率為97.44%,數值比較顯著高于參照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率(84.62%),組間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聯合組與參照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率對比(例)

組別患者顯效好轉無效癥狀改善聯合組3928(71.79)10(25.64))1(2.56)38(97.44)參照組3918(46.15)15(38.46)6(15.38)33(84.62)χ2值7.44P值0.000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聯合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6%,參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9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聯合組與參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例(%)]

組別患者失眠胃脹氣頭暈發生率聯合組391(2.56)00(2.56)參照組392(5.13)2(5.13)3(7.69)7(17.95)χ2值7.53P值0.000
近年來我國人群生活節奏逐步加快,年輕人缺乏合理的飲食規劃,胃部損傷性疾病發生率逐年遞增[4]。胃潰瘍作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會產生較大影響。
現代醫學認為胃潰瘍的發生與侵襲因素、防御因素等均具有密切關聯,在自身抵抗能力下降的情況下,更加易于受到細菌與病毒的侵襲,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抑酸藥物予以治療[5]。奧美拉唑作為常用的胃潰瘍治療性藥物,其作用機制在于抑制胃酸分泌,保護患者的消化道黏膜,降低黏膜內的纖維蛋白溶解性,縮短患者的胃部潰瘍面愈合速度。但是單獨應用奧美拉唑治療的方式下,其藥物作用效果不夠顯著,且患者易于出現各類不良反應。
鋁碳酸鎂作為水化碳酸氫氧化鋁鎂,其作用機制在于修補胃黏膜,促進潰瘍面表皮因子的生長。將奧美拉唑與鋁碳酸鎂聯合應用,能夠更快的發揮藥物作用效果,增強患者的胃部功能。
基于本次臨床治療研究結果來看,聯合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率為97.44%,數值比較顯著高于參照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率(84.62%),聯合應用奧美拉唑與鋁碳酸鎂治療的患者,其臨床癥狀改善率更高,治療無效的患者數量相對較少。且治療期間,聯合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6%,參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95%,數值對比證實了聯合應用鋁碳酸鎂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癥狀的基礎上,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藥物應用安全、有效,推廣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鋁碳酸鎂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胃潰瘍,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藥物應用安全性價值突出,建議廣泛應用到胃潰瘍患者治療期間,為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