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澤鋒

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國際教育展近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作為中國留學市場的風向標,已連續舉辦18年的中國國際教育展,今年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逾500所海外院校參展。在北京的展會中,《環球時報》記者發現,一方面美、英、加等留學熱門國家的展臺人潮涌動,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東南亞、西亞和中東歐地區的高校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大有異軍突起之勢。
“赴俄羅斯留學的時機到了”
“在提到留學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把目光投向英美高校。相比之下,赴俄羅斯留學看上去并不那么‘時髦,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盡管我們學校目前只有5名中國學生,但我想明年這個數字會有明顯的增長。”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立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執行院長克謝尼婭告訴《環球時報》,這是他們首次來華參展,現場有許多中國學生來詢問學校的情況讓他們喜出望外。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外事副校長葉夫列莫娃·伊萬諾夫娜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這次參展來的20多個類型不同的俄羅斯大學在國際上都非常有競爭力。“我們兩國政府制定了2020年互派留學生規模達到10萬人的目標。作為今年的主賓國,俄羅斯為自己喊出“赴俄羅斯留學的時機到了”的口號,而“赴中國留學的時機到了”反過來說同樣可以,因為我們兩國都應全力創造條件,增加雙邊留學生的數量。”據伊萬諾夫娜介紹,2017年有超過3.5萬中國公民前往俄羅斯高校攻讀學位、同時也有近2萬名俄羅斯學生到中國高校就讀。“這個數字在2018年將有明顯的上升。”
“留學俄羅斯絕對是一個好的選擇。”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大中華區校友會會長劉新博士告訴《環球時報》,“在過去,大部分有出國想法的人并不了解俄語以及接受俄高等教育的優勢,但隨著更多“一帶一路”項目在海外落地,對俄語人才的需求已經到了急迫的境界,因此赴俄留學對未來就業將有極大幫助。”此外,俄羅斯將于2019年把中文納入“國家統一考試”,這將進一步消除兩國學生的語言障礙。
搶生源,西法德各有新招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頻頻放話要限制中國留學生赴美簽證之際,歐洲各國的高校在展會上紛紛寄出新招拉攏中國學生和家長。
來到法國高校的展區,《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一座迷你版埃菲爾鐵塔十分有趣(如圖)、而數家法國院校也為看展學生和家長提供免費的法式羊角面包。“作為浪漫與時尚的國度,文化是我們吸引中國學生的法寶。”巴黎高等藝術設計學院的招生官對記者表示,隨著中國的奢侈品和服裝市場快速增長,設計類人才十分稀缺,這讓法國藝術類院校成為留學生的好選擇。據法國高等教育署的資料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留學生已成為法國最大的留學生群體,目前約有4萬名中國學子在法深造。
“準備托福或雅思太麻煩?用高考成績就能申請西班牙高校。”西班牙駐華使館教育參贊莫蘭西婭女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高中教育已受到世界認可,高考成績非常有說服力。“無論是足球比賽、各類美食還是開放的校園,在西班牙的留學和生活體驗是我們的制勝法寶。當然,減少學生的申請程序也將幫助我們吸引到更多的中國學生。”
“留學不僅可以獲得學位,還能收獲職場經驗。”德國學術交流中心中國首席代表薄涵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有3.7萬名中國學生在德國就讀,而且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德國院校在STEAM領域都非常有吸引力。同時,德國政府對留學生有推出(在畢業后)18個月的工作簽證。大量的數據表明在德國的工作經歷會幫助中國學生回國就業,我們的很多高校也都和企業對接,幫助學生收獲工作經歷。”
“一帶一路”倡議帶來新目的地
據悉,“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西亞和中東歐地區共有14個國家的100余所院校進駐展覽,包括阿聯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環球時報》記者發現,這些國家的展區雖然參觀人數不如熱門國家展區,但他們推出的許多項目卻讓不少教育界人士非常看重。
阿聯酋阿吉曼城市大學的招生主任塞娜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他們首次來華參展,正是中國的對外開放和留學生人數的激增讓他們產生了要進軍中國市場的念頭。“迪拜是一個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新興城市,與中國很多城市的現況非常類似。不少中國的高校都很看重學生的國際視野,所以我們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現場一位中國高校官員告訴記者,“未來的中國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像阿聯酋、泰國這些國家都有突出的產業優勢,比如勘探、酒店管理、旅游等。也許現在稱不上熱門留學目的地,但絕對是潛力股。”▲
環球時報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