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輝
摘 要:社會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投資水平和投資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復雜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銀行信貸和國民生產總值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趨勢,保持著較為一致的增長速度。銀行信貸對于社會經濟的增長具有積極影響,從信貸的角度出發,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切實提升經濟增長的整體發展水平,為推進社會生產進步發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本文主要是從經濟增長的原因分析入手,針對銀行信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全面改進和優化銀行信貸結構,推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策略。
關鍵詞:銀行信貸 經濟增長 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01
前言
金融和經濟之間的關系,將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銀行信貸在經濟增長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始終是經濟學家們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切實分析銀行信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并采用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強化銀行信貸在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將能夠為更好推動經濟增長提供前提條件。
一、經濟增長的原因分析
現階段,國內社會經濟顯著增長,究其原因,能夠發現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金融業迅速崛起。金融業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其有效增加了國家信貸總量。當前大部分的經濟增長,都表現出了一定的粗放型特征,相應的國內生產科技水平還不夠高,投資增長表現出了較多擴張狀態,金融投資總量不斷上升,相應的注入到市場流通的資金量增長。第二,信貸金額出現了顯著增長。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來,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信貸金額總數都呈現出了大幅度的增長,其在推動社會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銀行信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銀行信貸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針對銀行信貸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從以下理論出發:首先,按照貨幣理論的角度分析兩者關系。貨幣是經濟社會中的商品交換的重要媒介,其能夠影響到社會物價水平,存在著十分明顯的經濟意義。而信用是資產的重要調節劑,只能夠針對相關資本進行傳遞,而無法發揮實質性的影響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銀行信貸和經濟增長之間并無直接性聯系。其次,從經濟發展理論角度分析銀行信貸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在這個視角下,其認為兩者關系會真正影響到金融機構的發展。貨幣是合理的價值貯藏手段,當貨幣的經濟收益率越高,相應的其將能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方式,從而良好推動社會發展[1]。
2.信貸活動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
銀行的信貸活動,是其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重點業務,是保持經濟運行活力,維持正常周轉的重要支撐。信貸活動將會對于經濟增長產生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貸活動會嚴重制約著商業銀行的發展。通常情況下,一些良好的信貸結構,將能有效促進商業銀行的經濟增長,比如說資金投放階段中,商業銀行資金總量在產品、客戶、期限、地區體積貨幣等方面呈現著較為均衡的效果。銀行信貸結構之中,對于數量特征和質量特征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第二,商業銀行信貸結構中最為直接的數量特征,是指內部客戶所占據的份額和比重,通過有效分析信貸結構數量特征,將能夠判斷出信貸資金總量的各類關系,并從產業結構發展情況的實際內容出發,強化處理工作效果。信貸結構本身是客觀存在的主體,不會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商業銀行需要具備較高的風險防范意識,有效控制經濟利益,實現最大化的經濟利潤[2]。第三,信貸活動本身的結構變化,將會和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同時其還會受到眾多因素以及資金來源的影響。從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出發,全面研究資金來源情況,推進各項資金保持著正常運轉的態勢,不僅能針對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進行有效控制,推進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能有良好維持信貸收支的基本平衡,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第四,盡管現階段銀行信貸能夠為社會經濟的增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其自身的信貸結構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總體方面的運行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和健全,相應的管理手段不夠科學和豐富,沒有長期、科學的整體性規劃作為支撐,缺乏著銀行信貸結構穩定發展的經營戰略,容易導致信貸結構出現局部失衡的情況,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埋下了一定的隱患[3]。
三、全面改進和優化銀行信貸結構,推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面對現階段銀行信貸結構的實際運行情況,需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不斷優化和改進實際結構之中存在著的問題,為全面推進社會經濟的健康增長,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
1.建立健全金融信用評價體系
充分發揮銀行信貸的優勢和作用,需要為其創造出更為優良健康的外部環境,這是信用渠道良好發展和正常運行的傳導主體。首先,國家相關部門和政府需要充分重視到金融信用評價的積極性,從銀行信貸結構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為金融信用評價方面相關工作的良好開展設定具體可行的法律法規,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減少一些不合理情況的出現。通常情況下,非國有中小型企業在貸款方面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其影響到了銀行信貸資金的總體使用效率。對此,相關部門以及金融機構需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針對制約和限制這一情況出現的因素進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處理,切實降低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給中小企業的風險,切實提升非國有中小型企業在信用傳導渠道中的積極作用[4]。其次,建立健全金融信用評價體系,需要充分重視到信用信息方面的積極意義。全國各地金融機構可以將自身經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信用度較低的客戶進行聯網通報,提升風險防范的總體意識,減少當前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出現,盡可能的改變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和金融機構貸款風險的局面[5]。
2.不斷優化和調整信貸結構
面對現階段銀行信貸結構中出現的一些不合理之處,需要積極采用切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進行調整,全面提升其整體的優勢和作用。需要注意到的是,具體調整和優化工作進行過程中,需要開展長期性、全方位的工作,采用整體性發展戰略,從全局觀念出發,不僅針對當前信貸資產產業、行業分布之中所出現的問題予以控制,同時還要有效處理和解決信貸資源區域配置不夠均衡的情況,如此,才能夠起到積極的效果[6]。
四、結束語
銀行信貸會對于社會經濟增長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需要引起社會公眾的足夠重視。全面改進和優化銀行信貸結構,推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通過建立健全金融信用評價體系,不斷優化和調整信貸結構,將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琳琪.我國銀行信貸對房地產投資的影響——基于VECM模型的實證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7, 33(12):00125-00126.
[2]李世杰,校亞楠.財政支持、銀行信貸與城市經濟增長——基于中國247個城市的經驗研究[J].經濟管理,2016(7):14-23.
[3]胡浩,王海燕.社會融資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上海經濟, 2017(6):91-105.
[4]連素蘭,何東進,紀志榮,等.福建省房地產價格、銀行信貸與經濟增長動態關系研究——基于VCE模型的實證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6, 16(6):122-127.
[5]閆昆鋒,許學軍.銀行信貸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影響的現狀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12):160-161.
[6]魏彧.商業銀行稅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新疆社會科學,2017(3):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