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董冉冉
摘 要:文物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記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文物考古工作以及文物保護作為與文物相關的兩項重要工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從文物考古的角度出發,能夠更好的分析文物保護的有效方式。本文通過從文化保護意義出發,分析文物考古與文物保護之間的密切聯系,基于文物考古角度對文物的保護方式進行分析。
關鍵詞:文物考古 文物保護 方式分析
中圖分類號:K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一、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偉大中華人民用驚人的智慧和辛苦的汗水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震驚中外的奇跡。大到巍峨壯美的萬里長城,小到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各種工作、器皿,都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不論是在現在還是未來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可以更好的了解歷史
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可以將古人的智慧更好的展現在現代觀眾的面前,讓人們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發展歷史。每一件文物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承載著歷史發展中的文明。在現在的考古挖掘過程以及后續的研究工作中,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可以向更多的人進行文物的展示。讓人們更好的了解歷史,同時通過專業的研究對文獻資料中的記載進行認證和補充。
2.文物保護工作有效開展是對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文物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僅可以讓人們了解歷史,也是對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在考古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總會出現新的事物,來拓展人們對歷史文明的了解。很多優秀的文化也是在考古的過程中發掘出來的。對文物進行有效的保護工作,可以讓人們更好的認識到歷史的發展,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到優秀文化的魅力,促進對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3.文物保護工作有利于文化的多樣,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我國地大物博、悠久的歷史造就了文化的多樣性,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工作,有利于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在不斷的發掘和研究過程中,專家學者們總是能發現新鮮的文化內容,這對于促進我國歷史文化的完整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在不斷的豐富我國文化的多樣性。
二、文物考古與文物保護
文物考古與文物保護是文物工作整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1.文物考古是文物保護的基礎
文物考古中有一部分的工作是對文物的探索和挖掘,在考古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文物是對其開展保護的基礎。隨著保護意識的提高,文物的保護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在現階段不僅僅對挖掘出來的文物要進行科學的保護,對還沒有挖掘的文物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等待更佳的挖掘時機。
2.文物保護是文物考古的原則
隨著人們文物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更加具有科學性,這不僅僅表現在保護方式的進步,還表現在保護工作范圍的擴大。在文物考古的過程中,也已經滲透了文物保護的工作,在現階段不僅僅單純的進行文物的考古,而是堅持以保護為主,在能進行有效保護的基礎上,才進行考古挖掘工作的開展。在考古的過程中,堅持以文物保護為基本原則是考古界的進步,同時也是文物保護工作的發展。
3.文物保護與文物考古工作互相促進
文物保護與文物考古是密切相連的,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在考古挖掘的過程中,注重對文物的保護,可以減少對文物的傷害保留更有價值的信息,這對后續開展的考古研究工作有積極的作用。考古研究工作的開展,可以為文物保護方式的選擇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意見,促進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基于文物考古角度的文物保護方式分析
文物保護是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文物保護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的豐富,這對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效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從文物考古的角度進行文物保護方式的分析,可以將目前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促進我國文物事業的不斷發展。
1.處理好文物考古與文物保護之間存在的矛盾
從文物考古角度選擇的文物保護方式可以有效的緩解考古與保護之間存在的矛盾。在現階段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由于很多文物都有一定的表層覆蓋,有的是天然巖層、有的是后封+土層還有的是深埋在海底,這都增加了文物考古的難度。在進行挖掘的過程中,會使用到部分的機械設備,可能會對文物造成一定的損害。但是基于文物考古角度進行的文物保護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在眾多的文物保護方式中,通過結合實際的環境,選擇一種效果最佳的方式進行文物的保護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比如對竹簡的保護,就要選擇不損害竹簡表面記載內容的處理方式,為考古研究做好準備工作。
2.做好考古挖掘與文物保護的銜接工作
文物考古與文物保護雖然同屬于文物工作的范疇,并且具有緊密的聯系,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銜接不到位的情況。從文物考古角度選擇文物保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在進行文物挖掘的前期,就要根據考古研究的判斷,對可能出土的文物準備好保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這樣,在文物出土后,就可以及時的做好保護工作,避免因為環境改變給文物帶來的破壞性影響。
3.采取有效方式,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從考古的角度出發,文物保護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對文物保存的環境進行仔細研究,分析環境因素對文物造成的影響和損害,并以此為根據做好保護準備工作,有效的控制文物出土后可能受到的損害;第二,做好適度控制,關照處理。在文物保存環境中的濕度會對文物造成較大的影響,對于表面有漆膜的一些文物,關照也會產生較強的破壞。所以要做好文物的濕度控制及避光處理工作。第三,對于剛出土的文物要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比如通過黑色塑料袋做好避光工作、通過氮氣進行基礎的防護工作以及對蟲害及微生物的防治。
結語
文物考古與文物保護都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文物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文物考古工作是對我國五千年文明的不斷探索,文物保護工作是對我國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雖然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實踐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困難和未知,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家支持力度的提高,我國的文物考古與保護工作都將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做好中國文物的考古與保護工作,不僅僅有利于我國文物產業的發展,也能夠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這是一項“功在當代,立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參考文獻
[1]陳建立.略論田野考古與文物保護的信息提取問題[J].中國文物報,2017(3).
[2]王培娟.關于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探討[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7(1).
[3]陳璐.淺論基建考古工作中實施文物保護的相關問題[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