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翔
摘 要:城鎮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廣大人民的普遍愿望,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只有不斷擴大內需才能保持我國經濟健康平穩較快發展,而城鎮化無疑是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城鎮化既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統籌城鄉一體化的載體,更是關系到“三農”的重大戰略問題。新型城鎮化重點在農村,而難點更是在山區農村。那么,山區農村城鎮化進展如何?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對地處秦嶺腹地的商南縣試馬鎮的小城鎮化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試馬鎮圍繞“小城鎮化、移民搬遷、現代農業”的“三位一體”發展目標,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關鍵詞:“三位一體” 小城鎮化 新型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一、“三位一體”小城鎮化成績喜人
試馬鎮地處商南縣縣城以西12公里處,“312”國道和“西合”鐵路穿境而過,全鎮轄12個行政村,158個村民小組。試馬鎮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按照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一體發展的戰略要求,圍繞“小城鎮化、移民搬遷、現代農業”的“三位一體”發展目標,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全力推動小城鎮建設,鎮區從雜亂無章到現在的“四縱七橫”的基本格局,從窄小的街道到現在寬25米3條3公里的主街道,從低矮瓦房到高樓大廈和鱗次櫛比的商業區小城鎮雛形基本形成。使鄉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前進步伐不斷加快,小城鎮發展活力不斷涌現,目前城鎮化率已達66%,新型小城鎮化成績喜人。
1.高標準規劃,引領城鎮發展
試馬鎮“三位一體”小城鎮建設示范工程是商南縣搶抓陜南移民搬遷機遇,按照“小城鎮建設、移民搬遷和現代農業”的“三位一體”思想啟動的重大項目。圍繞打造“商洛市一流”、“陜西省領先”的小城鎮建設目標,聘請陜西遠見規劃設計院編制了五年發展規劃,規劃投資6.5億元,建設“四縱七橫”總長6868米的“井”字道路網;完成集中供水、五級客運站、垃圾填埋場、鎮初級中學西遷等項目建設。結合移民搬遷工程,五年內在試馬鎮規劃區安置移民1000戶4000余人。并配套發展現代農業,計劃投資3億元,規劃發展萬頭豬、百萬只雞、千畝設施蔬菜、千畝蓮菜、千畝核桃、五千畝油茶、千畝無性系茶,引導企業和居民培育發展主導產業,走產業致富之路。根據城鎮建設的現狀,進一步修訂完善《試馬鎮2011—2020年城鎮建設總體規劃》試馬鎮規劃建設范圍以鎮政府所在地試馬街村為中心,輻射周邊荊家河、郭埡和觀音堂3個村,共涉及4個村1451戶5400人,總面積約為480.7公頃,規劃用地120公頃,將鎮區面積從現在的1.5平方公里擴大到6平方公里,使城鎮人口增加到2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66%。
2.經濟發展拉動消費效益明顯
試馬鎮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山區生存條件惡劣的農村居民進住小城鎮,隨著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民蓋樓房,這些建設作為一種投資行為,直接拉動建筑、建材、裝潢、餐飲等服務業的發展,直接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促進了消費。經濟條件變了,環境變了,小城鎮居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改變。農民入住小城鎮后,消費觀念和水平向前邁了一大步。現代家具、電器、家用小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全鎮現擁有各類專業市場5個,消費品銷售總額6000多萬元,其中新型城鎮化居民消費1700多萬元,新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近5000元。經濟發展消費效益明顯,反過來消費又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3.高效能管理,改善城鎮環境
試馬鎮針對改善城鎮環境和管理方面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強化城鎮管理,落實專人,加強規劃和執法管理工作;聘請環衛工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建成無害化垃圾處理場一座,垃圾實行集中清運、集中填埋,促進了城鎮規范化管理,使小城鎮居民生活在干凈、整潔、衛生、舒心的生活環境。
4.移民搬遷工程順利實施,城鎮聚集吸納能力凸顯
試馬鎮緊緊抓住陜南大移民這個歷史機遇,幾年來累計移民500戶2356人。由于規劃區的移民小區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功能配套設施,搬遷戶報名踴躍,限于地塊面積,遠遠不能滿足想移民戶的移民愿望。隨著移民搬遷工程的實施,城鎮化水平大幅提高,對試馬小城鎮經濟總量的擴張、地方財力的充實、農民收入的增長和社會事業的進步都發揮了較大推動作用。
二、試馬鎮小城鎮化存在的問題
試馬鎮的小城鎮建設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從整體上看,還存在建設水平不高,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管理服務跟不上、產業支撐力不強等問題。
1.部分干部群眾城鎮化意識淡薄,城鎮化觀念落后
試馬鎮小城鎮建設雖有總體規劃,但在小城鎮建設中缺乏長遠考慮,短期行為突出,資源整合不夠,未能很好地將小城鎮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鄉鎮企業有機結合起來。規劃區內大部分小城鎮的居民和農民有改善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迫切愿望,但往往依賴政府的多,主動參與的少,沒有樹立用市場的辦法建設配套設施和改善人居環境的觀念。
2.小城鎮規模不大,集聚效益較低
小城鎮鎮區人口少則在1—3萬人左右,才能正常發揮集聚功能,而試馬鎮小城鎮建設,因政府投入資金有限,再加上土地征收和拆遷問題,小城鎮建設還在剛剛起步中,試馬鎮鎮區6000多人,由于規模偏小,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口和產業的集聚效益十分低下,本地就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效益不明顯。
3.產業結構不合理,對經濟發展帶動力弱
試馬鎮規劃區內以發展農業產業為主;第二產業中農產品加工業所占比重小,與農業關聯度低,工業企業更是少之又少;第三產業主要以傳統的批零貿易、餐飲業為主。一、二、三產業結構不合理,制約小城鎮經濟實力的增強,因而缺乏足夠的輻射帶動和支撐作用,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力仍在靠外出搞勞務輸出致富。真正的城鎮化應該是合理工業化的城鎮化,而工業化是試馬小城鎮化的一個短板。
4.投資渠道單一,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目前,財政投資在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中雖占絕對份額,但財政資金畢竟有限,特別是山區農村是完全靠吃財政飯的。城鎮化建設的資金完全是靠項目資金,地方財力十分有限,幾乎沒有能力自己拿出配套資金,這導致往往政府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基礎建設龐大的資金需求,不能保證和滿足日益的發展城鎮化需要的資金支持,資金投入制約也是嚴重影響山區農村新型城鎮化健康快速發展一個主要因素。
三、對山區農村小城鎮化的思考
建設和發展小城鎮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農村城鎮化的核心是實現人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建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更高水平的物質文化要求,提升生活在城鎮和新農村社區等不同地域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小城鎮化理念,立足當地實際,科學編制規劃、建設特色小城鎮。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業支撐、社會保障和社會管理,積極穩妥推進小城鎮建設,使小城鎮真正成為宜業宜居、農民市民化的城鎮化。只有這樣,新型城鎮化才能穩步健康快速發展。
1.因地制宜,科學編制規劃
小城鎮的科學規劃是小城鎮建設的指導藍圖,規劃決定小城鎮發展的水平、速度和質量,高起點、可持續的規劃可以促進城鎮健康有序發展。要建設好小城鎮首先要搞好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要立足當地實際,用先進的理念,確定小城鎮的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突出自己的特色,兼顧鄉土風情民俗文化,達到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產業發達、特色鮮明的要求,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努力做到少占耕地,切實保護生態環境,把小城鎮建設建立在科學合理的規劃之上。
2.建設具有特色的小城鎮
山區農村小城鎮建設一定立足當地實際情況,建設具有自己獨特區域特色、生態特色和鮮明的產業特色新型小城鎮。一是小城鎮建筑特色是一個城鎮個性的反映,有特色和個性的城鎮才具有吸引力,我們要借鑒和吸收其它小城鎮建筑特色,而不是一味照抄照搬,否則就會失去自己的本色和魅力,我們要建設具有獨特區域特色的小城鎮。二是立足當地的人文歷史、水資源、森林植被、自然景觀和田園風光等生態特色基礎,建設具有鮮活的生態特色小城鎮。三是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資源優勢等,因地制宜發展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產業,產業是基礎支撐,經濟是動力。只有這樣農村小城鎮化才會富有特色,才會具有吸引力,才會有活力和凝聚力。
3.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投資機制
小城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現階段國家財政投入有限,因此必須大膽改革創新,廣辟資金投入渠道,走出一條在政府指導下運用市場機制加快小城鎮發展的路子。要采取政府投資、農民帶資、招商引資等多渠道融資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城鎮基礎設施投入機制,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使投資者得到實惠,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4.加強城鎮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要做到依法嚴格管理,努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小城鎮的任何建設都會對城鎮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和資源帶來一定的浪費,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護好生態環境、處理好生活垃圾和污水,創造舒適的人居環境和城鎮創業環境。要切實保護耕地和人文資源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小城鎮;另一方面,要切實統籌搞好社會服務,要充分考慮生產生活設施、均等化公共服務、社保障等相關的配套服務,將之作為推進新型小城鎮化建設的必要條件,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讓小城鎮居民人人都享有社會福利事業帶來的實惠,使小城鎮成為廣大人民宜業宜居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