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健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發展的經濟環境日益復雜,競爭愈加激烈,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引入項目管理,只有將項目管理引入戰略管理才能保證企業戰略管理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項目管理 企業 科技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02
一、現代項目管理概念
項目管理是一種項目管理方案,通過掌握特定的知識、技能以及方法,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完成或超過預先設定的目標期望的過程。在對項目進行全面監督和管控的過程中,項目計劃、進度安排和實施調整是主要的手段。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現代項目管理逐步拓展到各個行業,項目管理者也逐漸的超越了項目執行者的身份限制,在項目的管理過程中涉及到了更加廣泛且復雜的工作。綜合管理、范圍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是現代項目管理所包含的九大知識范疇,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與其他知識領域之間有著密切的影響和聯系。
二、科技項目運用現代項目管理的可行性
如何在企業科技項目管理過程中引入現代項目管理的概念,首先要根據科技項目所屬的行業進行分類,不僅僅局限于項目的研究領域、研究難度、成果類別等等,同時也要對科技項目是否能夠創造具有不可復制性的成果,結合其整體研究目標、實施計劃曲線、全生命周期以及局限條件等等特性,對其科技創新項目進行分析與甄別。科技創新具有以下的特點,與現代項目管理的范疇基本一致。
1.獨特性
企業內部項目在同領域、同技術范疇內往往都是基于特定的技術背景以及關鍵的階段要求而進行立項的,而在研究過程中,項目目標會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進行調整,所以每個項目都具有獨特的研究過程及成果內容。
2.目標性
科技項目會在立項審查期就制定明確的研究目標,不僅是促進企業核心驅動力的發展,有時甚至是明確到具體的某項技術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強的目標性。
3.計劃性
由于科技項目研究過程伴隨著企業發展,使得其研究目標需要根據需求隨時調整。在立項初期會指定項目實施計劃,實施過程中,再通過分階段對比具體執行情況和預期目標進行調整,最終實現研究目標。
4.周期性
科技項目管理依照立項、實施、驗收為一個管理周期,各個階段的管理重點不同,管理內容也有所差異。
5.風險性
每個科技項目都是一個對未知探索研究的過程,是創新性很強的管理過程,具有一定的管理風險以及技術風險,這一點在很多科技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了證實。
6.局限性
科技項目的概念就是通過一定的組織計劃,利用有限的時間、成本以及資源等,達到既有的研究目標。
三、企業科技項目管理存在的不足
科技創新作為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重要業務區塊,逐漸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體現。通過對以往科技創新項目管理流程進行梳理,不難看出對于大型企業的科技創新課題管理而言,往往存在一些問題。
1.忽略了項目管理全流程的系統整體性
根據項目周期理論應按照項目的各實施階段的具體情況建立詳細的實施計劃,并按計劃檢查和評估每個階段與計劃目標的偏差。項目實施過程應當嚴格對照項目立項條件、驗收指標進行,充分結合實施進程合理統一項目研究內容以及研究思路,避免出現研究目標偏離的情況。科技項目的整體管理過程涉及到企業的眾多部門以及多層級的項目管理人員,在項目管理流程較為復雜、同時又受制于項目研究時限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立項目的與研究實施,甚至是與項目驗收的結果出現較大偏差。企業科技項目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把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放在項目的立項評審和可實施性論證等工作上,盡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了節點控制等方式來把握整體研究方向和進度,但是其意義已經與監督與調整的初衷出現了偏離,使整個項目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導致項目管理撕裂分層,系統整體性被破壞。
2.缺乏對項目實施后過程的合理調整機制
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研究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管理復雜性,每一個科技項目在達到預期目標后,應當及時完結并投入下一步推廣應用或深入研究階段,即便是長期滾動研發的項目,在研究工作逐步進入成熟穩定階段后也應當及時脫離研發,轉而通過推廣變為持續性、常規性的工作,或轉移給專門推廣應用的部門接手。但是在目前的企業管理體系中,科技項目的研究、推廣與應用職責往往全部集中在一個部門,并沒有根據階段進行劃分。這樣的結果就導致多項目滾動管理流程大大加長,管理部門難以從項目立項、研究的工作中抽身出來,科研成果難以得到及時的推廣應用,面臨擱置、失效的風險。所以對于企業科技項目管理而言,如何將后管理過程全面納入既有項目管理體系之中是一個重要的管理課題。
3.缺少基于既有成果的深入研究與應用
企業知識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實踐中積累的相關知識與成果的綜合,也涵蓋了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科技實踐成果。大型企業的產業鏈長、技術領域寬、生產環節多,相關的科技創新知識多數呈分散式、專業類、個體化的方式存在,。單個科技項目一般受限于研究時限、經費以及課題驗收考核指標,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情況下,研究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科技項目往往是在既有技術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立項研究,對于新成果而言,其應用范圍未得到充分擴展,相對制約了其再立項滾動研發,導致既有成果難以得到及時開發與延伸,而同領域同類型基于同種技術的項目又難以獲得立項,導致成果鏈條的中斷,對企業形成完整、全面的科技樹造成了制約。
四、利用現代項目管理思想提升科技項目管理水平
1.多維度完善科技項目評價體系
科技項目常規管理評價一般都嚴格追溯立項目標以及驗收指標,科技項目績效評價與項目常規管理評價在評價方法、評價角度和內容方面有所不同。在圖1中可以看到科技項目績效評價所關注的與常規管理評價是不同的。對于項目常規管理流程中,項目管理部門會采用專家評議的方式對項目的立項、研究和驗收等工作進行評審,也就是同行評價原則,這種評價方式主要是對“是否在正確的做事”進行評價。即,項目是否按照既定目標和技術路線開展工作,總體進展如何,是否取得了預期成果等等。而項目績效評價管理流程主要考察“是否在做正確的事”。項目績效評價是由項目下達單位和和管理機構在常規管理評價的基礎上實施的第三方評價,除了要看項目完成情況,還重點關注項目各項節點設置的合理性、項目計劃的可實施性、項目研究成果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程度等等。
如圖1所示,科技項目績效評價在項目目標設置出現偏差時,即使項目實施過程準確無誤,也要考慮及時終止項目研究。這在常規管理評價中是不會發生的,因為常規管理評價完全是對既定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執行情況完成度的評價。另外,項目績效評價對項目資金的使用合理性、充分性也有著全面的評價和管理,這種評價方式直接將研究目的導向了是否能夠合理、高效的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完成既定方案。
2.強化科技項目動態監督管理機制
科技項目監督機制是科技項目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建立合理、高效的科技項目監督機制,能夠使項目管理部門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項目運作、資金分配、人員職責等問題,為項目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從而對項目的實施方案和研究方向做出合理的調整。
一是要不斷提升科技人員素質。科技項目成果質量取決于所有項目組成員的能力和素質,要充分調動研發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二是建立科技項目責任制。通過項目責任制的建立,將項目組成員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所承擔的具體職責和權利進行明確,從而保證質量管理要求能夠具體落實到項目的每一個細枝末節,保證科技項目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轉變項目組織形式。科技項目與企業不同領域內的業務相關性極強,所涉及的技術種類復雜,需要各個組織部門通力協調配合,面對變化能夠以一個整體迅速做出合理的反應。建立圍繞特定任務完成決策的組織,由多種專業、多部門的專業人員共同組成,有較高的職能行使權和資源調配權。
3.擴展科技項目管理的覆蓋范圍
對于企業來說,開展科技項目研究是提升創造力、增強前沿技術能力、拓展公司業務領域范圍的重要渠道,所以科技項目管理的范圍應當從科技項目立項一直到成果獲得應用并取得效益,甚至應當是沒有終點的持續性科技研究活動。對于完整的科技項目管理流程而言,不僅包括項目研究過程,還應當包括成果應用推廣過程、成果再研究過程。
成果應用推廣過程主要是對科技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與水平提升,有針對性的進行應用與轉化,這部分管理過程對于一個企業的成果管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成果研發與成果推廣根據其目標導向就決定了其隸屬于不同的范疇,一個是以技術目標為導向,一個是以現場應用為導向。所以應當由不同的管理人員來負責相應的工作,便于工作思維的連續性。
成果再研究過程是一種專門建立在既有成果研究基礎上開展的科技項目研究管理工作。不同于傳統的項目研發,成果在研究的時效性非常強,需要及時立項,其目的與工程應用有一些分離,主要是在某一技術領域更加深入的探索,或者是完善性的研究。
結語
科技項目管理主體還是圍繞項目管理的九大知識域開展各項管理工作,科技創新項目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結合企業特點和可持續發展要求,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項目管理運行機制,創建有利于項目實施和調動各方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環境,提高企業科技創新項目的實施效率與效果,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