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鴻鵠
摘 要:新時代的學生代表著國家的未來,所以教育必須受到重視。農村的教學亦是如此,新型的教學模式可幫助學生更全面的投身于學習,語文的學習十分重要,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也是推動這個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為“師友互助”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的有效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有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1
引言
相較于城市的教育來說,農村的教育比較欠缺,而且在語文教學上并不能很好的帶動學生學習。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較差,有的甚至因為老師“填鴨式”教學,對學習興趣大大降低。有的因為學習上遇到阻力,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生對學習的渴求逐漸沒有那么強烈,而且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對學生產生了一種惡性的影響。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出現了“師友互助”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幫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一、引導學習培養習慣
對于小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十分重要。語文學習,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進行針對化的學習,這樣同學能夠對自己的不足有一個很好的認識。語文是積累性的學科,這樣的科目需要學生的積累,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十分重要。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對于學習并不能有清醒的認識。老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大因素,如果老師能夠針對學生進行興趣化的學習,肯定能夠帶動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當然,小學生因為很多層面達不到要求,所以體會不到語文所蘊含的魅力[1]。如何引導學生對于語文的認識以及興趣愛好是教師們面臨的一大重要的難題。這里有一些教師采用的方法,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習慣,比如,1、教師督促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以及課后的復習,這樣潛意識里就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種遵守的習慣,當然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2、培養學生問問題的習慣,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學生就更能感覺到一種滿足感。3、老師課上可以詢問學生都有哪些不認識的字,以及哪些學生都查過自己不認識的字,對那些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
二、自由分組學習
學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能力培養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自由的分組,分組學習對于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將有很大的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很多的問題都不能自己解決,而且這些問題都是自己經常犯錯的問題,或者不了解的東西,如果學生自己進行解決的話,進程非常艱難,有的學生直接就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說學生對于那些要解決的問題可以與自己認識的同學進行交流,多一個人就多一種思考方向,對于學習也是十分有好處,還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習分組也可以鍛煉到學生的交際能力[2]。有的同學的能力比較高,有著很強的學習能力,在分組上就對自己組隊的同學要求較高,甚至可能會看不起其他的學生,這會對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可能達不到學生間的亦師亦友的情況。所以對于前期的自由分組學習的內容難度要相對低一些,這樣對于學生的發展比較有益。較為簡單的問題難度,同學應該會比較容易適應。另外為了促進同學間的友誼,教師可以舉行一些比賽,比如:1、舉行詩詞朗誦比賽,根據學生朗讀的投入程度對學生打分,這樣促進了學生對語文語感的培養。2、成語接龍比賽,成語首尾相接,對規定時間內答不出來的同學實行懲罰制度。3、老師提出一個論點,由不同小組進行辯論,論據多的一方獲勝。分組學習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默契程度。
三、按照成績分組學習
“師友互助”教學模式就是學生間的關系,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學生彼此間可以學習交流,相互請教。經過了一段的時間培養后,學生應該會產生一定的責任感,然后對分組學習的同學進行考試,按照成績,再次對學生進行分組,和上一過程相比,這需要教師的介入。不能自由分組,老師要將同學們進行合理分配,對于成績高的同學和成績低的進行組合,讓學習成績高的同學帶動成績低的同學,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師友關系要確定好,學習好的同學指導帶動那些學習差的同學。這樣一來作為老師的學生肯定會努力的去帶動他們學習,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為老師一方的責任心。同時學生的積極會高漲。這樣同學的興趣也會被帶動。這里所說的成績并不是單純的語文成績,而是一些比賽的成績。老師們可以這樣做,1、將詩詞朗誦成績好的同學進行分組,由學習好的帶動學習差的同學,分享經驗。2、讓書法好的同學教導那些寫字不好的同學書寫的方法。3、小組間進行比賽,對于獲勝方將會有獎勵。
四、老師介入指導方向
由學生帶動學生的措施,即“師友互助”的模式,固然這種模式比較不錯,但學生的能力畢竟有限,尤其是小學生,這種措施的實施還并不能起到很明顯的作用,所以老師進行參與是必須的。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與不足,然后糾正,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具體措施可以這樣,比如:1、學生討論時,老師要注意學生討論的內容,出現錯誤及時更正。2、講解一些用到的生詞。3、對于“成語接龍”,老師要將內容寫下來,將詞語的含義給大家進行講解。通過這種干預的方式逐漸的去幫助學生培養語文的能力。
五、結束語
新型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初期并不會產生很明顯的結果,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學生思維的培養就是這樣,拉長戰線,可能要到好幾年之后才能看到成果。對于學生的影響將會是積極的,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讓學生形成這種觀念對學生將非常有利。這其中老師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畢竟小學生的能力不足,從分組方面可以充分的體現“師友”的重要性,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形成良好的習慣,是有效性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靈莉. “師友互助”在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 教育, 2016(1):00307-00307.
[2]杜菊萍.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互助模式研究[J]. 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 2016(2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