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雪艷
【摘 要】目的: 對剖宮產術后的綜合護理方法進行總結與探討,觀察其對于降低術后并發癥的作用影響。方法:將在院行剖宮產術分娩的86例產婦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隨機的方式將其分別劃分為綜合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各組產婦43例,兩組間可比性充分。對常規護理組產婦實施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措施,對綜合護理組產婦實施剖宮產術后綜合護理措施,對比兩組產婦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在不同護理措施的干預下,兩組產婦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呈現出了明顯的差異,綜合護理組產婦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產婦。結論:對剖宮產產婦實施術后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減少和預防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加強臨床推廣與實踐。
【關鍵詞】剖宮產;綜合護理;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33-01
剖宮產是解決高危、難產的重要手術方式,對于保障母嬰的生命健康安全來說意義重大,但是在產后產婦卻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這同樣危害她們的健康與安全,為此我們必須要對剖宮產產婦做好術后護理工作,以更好的保障其健康、促進其術后康復。本研究通過對43例剖宮產產婦實施術后綜合護理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下為具體的研究情況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在院行剖宮產術分娩的86例產婦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時間為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所有產婦均具有明確的剖宮產指征,且均為單胎,按照隨機的方式將86例產婦分別劃分為綜合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各組產婦43例。綜合護理組產婦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39歲,平均(31.25±2.24)歲,最短孕周35周,最長孕周43周,平均(39.87±0.69)周,初產24例,經產19例。常規護理組產婦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38歲,平均(31.08±2.17)歲,最短孕周36周,最長孕周43周,平均(39.52±0.58)周,初產25例,經產18例。兩組產婦各項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進行臨床對比研究的可行性充分。
1.2 方法 對常規護理組產婦實施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措施,按常規程序實施護理,做好對產婦的術后情況觀察,遵醫給藥,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實施對癥護理,對綜合護理組產婦實施干預范圍更加全面的綜合護理措施,其主要的護理內容與方法如下。
1.2.1 為產婦營造良好的術后康復環境 經歷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劇烈變化和起伏,產婦在術后身心的非常的虛弱,良好的環境才有利于其身心的調整,更有利于對并發癥的預防。為此,除了要定時清潔、打掃病房,及時清除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外,更要適當的裝飾病房,豐富病房的配色,給產婦一種家的感覺,減少她們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焦慮感。同時控制好室內光照、通風,保持舒適的溫度、濕度,控制好病房噪音,讓產婦能夠充分的休息[1]。
1.2.2 飲食護理 在飲食方面,早期要予以產婦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減輕其胃腸負擔,然后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食物、正常食物,尤其要注意飲食的搭配,要考慮到產婦的個人身體需求和泌乳需求,營養均衡、少吃多餐是基本原則,可用砂鍋熬制豬蹄湯、烏雞湯飲食前去掉湯表層漂浮的油,這一方面可促進產婦的恢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泌乳。
1.2.3 心理護理 加強和產婦的術后溝通交流,予以她們贊賞和鼓勵,幫助她們適應產后的人生角色、社會角色、家庭角色轉變,多傾聽她們,以更好的了解她們的心理活動,對應的予以疏導,消除她們可能存在的產后抑郁等消極情緒,引導她們樹立起對今后生活的樂觀、積極態度。
1.2.4 乳房護理 在產婦身心許可的情況下,盡量讓母嬰早接觸,向產婦宣教母乳喂養的好處,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科學的母乳喂養方法,如怎樣按摩、清潔乳房,哺乳前如何熱敷、軟化乳頭,重視哺乳后的乳頭、乳房清潔,防止龜裂、感染,及時幫助產婦排空乳汁,避免淤積,促進分泌,預防急性乳腺炎。
1.2.5 其他并發癥預防護理 產后出血、切口感染、尿潴留、下肢靜脈血栓等,均是剖宮產術后的常見并發癥,對此必須要加強產婦情況觀察,尤其是術后2h至24h這段時間,要嚴密監測、記錄產婦的出血情況,有出血不止、出血量過大等異常情況立即上報醫生,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指導產婦做好個人衛生、幫助產婦排尿,輔助產婦進行適當的活動、鍛煉等等,預防相關并發癥發生[2]。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產婦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文的臨床研究過程當中,所有數據的統計學分析均采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 17.0,以X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數據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不同護理措施的干預下,兩組產婦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呈現出了明顯
3 討論
剖宮產的出現,為我們解決了諸多的產科臨床難題,保障了高危、難產的母嬰健康。但剖宮產術后,產婦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下肢靜脈血栓、切口感染、產后抑郁、尿潴留、急性乳腺炎等等,這對產婦的健康同樣具有很大的危害[3]。所以我們在剖宮產術后,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產婦的護理,通過干預范圍更加全面、優質的護理措施,來預防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更好的保障其產后健康、安全,促進其更快的恢復。
從本文的臨床研究結果來看,和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措施相比,對剖宮產產婦實施術后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減少和預防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玉珍.人性化護理在降低剖宮產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中的作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6):105-106.
[2] 秦小香.循證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術后并發癥發生及負面情緒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04):102-103.
[3] 王晶.優質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06):122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