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韓 森 杜衛慶
“尋心梁家河·傳承延安魂”,全面推進企業黨建高質量發展
黨建是國有企業之“根”和“魂”。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建設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深入踐行習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全力推進新時代國企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旗幟領航·三年登高”發展計劃,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開創了企業黨建工作新局面。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對標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新部署新要求;落實國網公司黨建“旗幟領航·三年登高”計劃要求,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形成完整的黨建責任鏈條。通過建體系、夯基礎,強專業、全對標,再登高、爭先鋒,全面推進思想登高、組織登高、作風登高、黨性登高和管理登高,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努力構建“大黨建”體系。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著力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黨建工作融入安全生產、電網建設、經營管理、優質服務等重點工作中。以基層黨委班子建設、組織建設、黨員建設、黨內生活、工作體系、基礎保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基層黨委運行更規范、管理更嚴細、履責更到位,使各級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隊伍充滿活力。
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全力推進國網公司建立了梁家河黨性教育基地,簽訂了國網公司與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把思想建設做精做實,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公司十九大精神宣講團赴基層單位開展宣講50場,省市縣三級領導干部累計宣講394次,現場受教育13900人次,收到十九大主題論文40篇。大力開展“樹典型,學模范”活動,涌現出了“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周紅亮、“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寧啟水、“最美志愿者”蔡瑞杰等一大批優秀黨員和杰出代表,帶動黨建工作扎實推向深入。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壯大,是因為其內在的紅色基因。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與文化的象征,是紅色基因的有機載體。要讓舊居舊址成為激活紅色基因的生動課堂,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國網公司領導強調“學習《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重點是要深刻感悟‘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的梁家河大學問”。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充分利用延安紅色教育資源,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從延安精神中鑄牢信仰之魂,從梁家河的大學問中尋初心、悟初心,全力打造具有陜西電力特色的黨建品牌。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通過大力弘揚延安精神,踐行梁家河大學問,推進“黨旗紅·國企興”黨建提升工程。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校開發6條紅色教育線路、18處紅色教育基地,打造集革命傳統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黨史國情教育為一體的培訓基地,形成以“尋心梁家河·傳承延安魂”為主題的涵蓋多方面的12類243門黨校課程體系,并綜合運用現場體驗式、參與研究式、案例式教學方法,運用視頻、直播等新載體,建立具有時代特征、國網特點、陜西特色的黨校教學體系,將90%的培訓課程安排在了現場,以“小馬扎流動課堂”特色教學讓紅色教育資源“活”起來。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在基層單位建強31支陜西特色“紅色堡壘”——“張思德共產黨員服務隊”,當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架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深化“五心”特色服務,積極開展為民服務活動,在安全生產、搶險救災、精準脫貧等重大任務和重點項目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打造服務型黨組織紅色名片。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在國有企業貫徹執行;全面從嚴治黨要在國有企業落實落地,必須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嚴起。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創新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培育紅色細胞、建設紅色陣地、建強紅色堡壘、弘揚紅色文化5項行動,部署推進黨建高質量發展100項重點工作,創建100個標準化黨員活動室,選樹100個黨員示范崗、100個黨員責任區,創建100個黨支部標準化示范點,選立100個“黨建+”項目,促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的深度融合。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全面創建黨建工作管理新格局,創新構建黨建專業化管理模式。實施“黨建+”模式,為黨建工作服務公司發展、融入中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實踐,實現了公司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雙量”提升。將延安精神和梁家河大學問植入企業定位、使命、宗旨、核心價值理念體系,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黨委制定、修訂56項黨建及干部管理制度,“大黨建”全面納入制度化軌道;差異化實施45個省級“黨建+”項目,開展“六個十佳”評選;建立黨建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建立49個指標監測分析,通過應用運營監測平臺可視化系統,全面構建“六位一體”數據模型;開展黨建工作績效綜合考評,細化評價標準44項,考核結果納入負責人業績考核;規范設置黨委80個、黨總支63個、黨支部693個,在重點工作、重點項目中成立臨時黨支部,實現業務工作上黨組織的全覆蓋。